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7章 启程,回宫

作者:泥蛋不是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荀攸想说两句,犹豫一阵,最后憋了回去。


    他能想到的应对措施,荀彧必定已经做过。


    诸如寻找更好的郎中、劝卢植保重身体,估计都行不通。


    荀攸叹了口气,“大司农不是个好干的活,估计他是积劳成疾了。”


    去年时还好,国库是一贫如洗,唯一值得操心的就是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随着开春,事情越来越多。


    各地官府都张大嘴巴等着要钱,每日前往卢府的官吏排起长龙。


    大司农虽只是九卿,却掌管着天下钱粮命脉。


    却连杨彪都要登门拜访。


    三条战线都等着要粮要饷!


    加上丁原军,和天子亲征的大军,一共五支在外的军队嗷嗷待哺。


    最要命的是朝廷的经济现在是三套体系。


    旧钱、粮食、新钱。


    一般人早就被绕晕,光算账就能将自己算晕,别说每日去应付那么多官吏了。


    或许卢植早就到达极限,粮食收获时他东奔西跑,一下子身体支撑不住就垮了。


    荀彧更是愁容满面,咬着嘴唇说:


    “天子将朝廷交给我,若他回来时,卢植却不在了,我该如何向天子交代?”


    “这……”荀攸无话可说。


    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荀攸提到另一件事。


    “贾诩还在牢里关着呢,最近关于他的议论声小了不少,趁太师跑到申屠家哭去了,我们不如顺势将他拉出来?”


    司隶校尉部没人主持可不行。


    加上现在北军出了岔子,有人生事可不好。


    荀彧犹豫再三,点头道:“也好,他的职位是天子封的,能帮上点忙。”


    说干就干,荀彧当即准备手敕,往大牢而去。


    ……


    卢府。


    一如往常,没什么像样的家具,简单的卧室里,只有床榻旁摆了张小桌子,这就是卢植的全部。


    这些日子以来,朱儁时常来看望他。


    今日也不例外,朱儁虽染上了些小病,却不至于卧床。


    两人一见面又喝起酒,谁也拦不住。


    前几日他第一次来看望卢植时,还好言好语的相劝不能喝酒,谁知卢植拉着他声泪俱下的输出一段后,内心强大的他也破防了。


    什么诸如老了力不从心了、年轻时的志向、几十年的征战、总算见到希望、生前怕是见不到歌舞升平的那天。


    这些话朱儁全都感触良多,他闷了一口酒,哽咽着说:


    “老家伙,我们都要再坚持十年,十年之后一定能见到,我们也能踏实的去见先帝了。”


    卢植靠在墙上,端着碗小抿一口,眼睛睁开一条缝,仔细的回味着酒的滋味,最后舒服的呼出一口气,摇了摇头。


    “等不到咯,老东西,你说我这一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祖宗了吧?”


    “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说,唉!老家伙你说的对,不服老不行了,还是老匹夫身体好,听说驻防在兖冀边界,保不准什么时候天子就让他打到冀州去了。”


    老匹夫?卢植眼睛稍微睁大,打起精神,高兴的说:


    “那好啊,老匹夫给我们长脸了。”


    见自己说完朱儁许久没动静,卢植望向他,有气无力的嗤笑一声,问道:


    “老东西,你羡慕人家了?”


    朱儁提起酒罐放在腿上,呵呵一声,回讥道:


    “羡慕?是羡慕,不过我还能再跟着天子跟几年,某个老家伙怕是连天子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卢植刚想喝酒,顿时觉得不香了。


    屋内的气氛陷入短暂的沉默,卢植倒没生气,低声说道:


    “我要没扛过去,老东西你帮我盯着些,一切从简,有床草席裹身就够了,只要是汉土,葬在何处都是葬,家中子弟,拜托照顾……”


    朱儁斜睨他一眼,见他不似开玩笑,这才稍稍认真些,点头说道:


    “一定。”


    “困了……”


    “老家伙一日不如一日啊。”


    朱儁嘲讽了一句,又灌自己一口酒,许久没有回声,他停下来看了对方一眼。


    卢植已经歪着头闭上了眼。


    朱儁心里咯噔,上前摸了摸他的鼻息,确认是睡着后,长舒一口气,继续喝酒。


    门口,郎中静静的看着屋内,心里直骂娘。


    两个活爹,你们悠着点吧。


    ……


    徐州,下邳郡。


    刘辩主持着家宴,他端着碗站起身,下方的年轻人们同时举杯站起。


    “大汉内乱由来已久,恢复祖宗江山,需无数人前仆后继。”


    “朕即是天子,也是你们的族弟,身上一样流着高祖的血。”


    “为兴我汉廷,弟,拜托兄长们了!”


    刘辩将碗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擦去嘴边酒水,倒扣以示干了。


    刘姓子弟们面色激动,同样饮尽杯中酒。


    原本他们颇有微词。


    他们来之前以为自己会得到高官厚禄,辅佐天子就行。


    谁知道他们要去到最苦的地方,要跟着军队走南闯北。


    但今日,他们似乎理解了天子的不容易。


    大家再无怨言。


    刘辩对他们很满意,最多两年,就会有一批刘姓子弟展露锋芒。


    举办完家宴,这次是真该走了。


    他身边聚集着不少新面孔。


    得以提拔的豪强,都要跟随前往洛阳。


    刘辩在上龙辇之前,将一封奏疏交到郭嘉手中。


    “这里面所写的人物,帮朕转告皇甫将军,务必抓活的。”


    “喏。”郭嘉躬身领旨。


    说实话,刘辩想亲自去冀州看看。


    五子良将齐聚冀州,乱战在了一起,一定会很有趣。


    可是出来好几个月了,一直不回不是个事。


    在车驾上的时间他也没耽误,程昱、诸葛亮、郭嘉等人侍奉在一旁。


    他将锦衣卫的制度首次提了出来,几乎照搬后世。


    什么这司那司,这都护那都护,写的明明白白。


    其中还提到标配的飞鱼服和绣春刀。


    “诸卿如何看?”


    郭嘉率先拱手,夸赞道:“陛下奇思妙想,令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他人接着连连点头。


    刘辩满意的说道:“既然如此,回宫以后,和三公九卿议一议,就昭告天下吧。”


    “陛下圣明。”


    一路聊着天,路程走的倒快,步入兖州之后,刘辩偶尔掀开车帘看看外面。


    兖州恢复的不错。


    虽大多数地方都寥无人烟,一片荒凉的景象,但只要耐心多走些路,良田村落,应有尽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待徐州富商们涌入兖州开发,马上这里就能换一幅天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