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章司隶校尉曹操

作者:泥蛋不是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辩满意点头,这曹操用起来真是顺手的一批,主要是脑子转的快,又不迂腐,接下来,就是看他的能力了。


    “曹卿,朕欲用你为司隶校尉,全权督办此事,并且替朕监察百官,你可愿意担此重任?”


    刘辩问道。


    司隶校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


    它直属天子,三独坐之一。


    什么叫三独坐?就是除了三公外,另外三位能有自己的席位,坐着和天子上朝的人之一。


    如果有三公被罢官,除了退休,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司隶校尉拉下来的。


    司隶校尉能够监察百官,司隶周边的官吏,也能监察逮捕,上午被他盯上的人,下午就能带着人马把人抓进大牢。


    所以这个职位,想要发挥出作用,需要找一个文武双全,且雷厉风行的人才能担任。


    刘辩立马就相中曹操了,当然,这个位置也只是暂时给曹操放放,以曹操的军事才能,不把他放出去统兵可惜了。


    等他寻到了程昱啊徐庶啊荀攸啊鲁肃啊等等,到时候可以培养一个,来接曹操的班。


    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朝堂如此混乱,他若是接下了担子,任务可是繁重无比。


    这是一个极其极其沉重的担子!


    但他还是应允了下来,恭声道:


    “臣愿领此重任!”


    “好,朕会给张辽下旨,让他这段时间,全权配合你!”


    刘辩大手一挥,等于说羽林军都可以让曹操调动。


    如此魄力,让曹操也铆足了精神气。


    曹操领旨退下,刘辩有些乏了。


    但他还有一堆事要处理,这皇帝不好当。


    董卓虽然死了,但留下的烂摊子不小。


    首先就是洛阳被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们这段时间,都被董卓给欺负怕了。


    其次就是洛阳周边,大片的耕地被荒废,这也是个问题。


    最后,聚集在洛阳的流民也不少,天天都得饿死不少人。


    现在粮价,已经涨到了八百钱一石。


    要知道,朝廷制定的粮价,可是不得超过八十钱的,现在足足翻了十倍。


    刘辩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给荀彧拨了一些粮食,让他先把粥棚搭起来,让司隶地区的流民,先能吃上饭。


    剩下的他也没办法,只能等朝会的时候,再和百官商议。


    不过朝这两天是上不起来了,一是宫中的血腥味没那么容易消散,鲜血也不是三两下就能洗干净的。


    其次就是还有一大批臣子等着处理,不处理肯定不行。


    难不成刘辩上朝的时候,喊一声御史大夫何在,然后乌泱泱的冒出来好几个人,大眼瞪小眼?


    这个乱象也要拨正,这是袁绍和荀彧之间的事。


    朱儁在平定董卓之乱后,好好的当他的北军中侯,训练北军去了。


    尚书台几乎就全交到了荀彧这个左丞的身上,他又要忙赈灾的事,又要忙宫内的事,还得和袁绍对官吏进行新的清理,忙得可谓是脚不沾地。


    不过纵使是这样,各种事务已经被荀彧打理的井井有条,甚至在对一名名官吏进行重新任命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发什么人的不满,光这一条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原本对天子决策有质疑的人,这下全都闭嘴了。


    鲍信也没有闲着,开始大张旗鼓的重整起了羽林军,刘辩给他定了个目标,将羽林军扩充到八千人。


    人数翻了许多倍,鲍信也不敢胡来,作为天子亲军,必须要优中选优。


    如何能尽快的把羽林军打造成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一开始还难住了鲍信。


    但很快他就发现,完全是自己想多了。


    张辽、于禁、高顺三人齐上阵,练起兵来那叫一个优秀,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说张辽、于禁的练兵,是让人赏心悦目大开眼界的话,高顺练兵的方式,就让人有些不忍直视。


    他这不是在练羽林军,倒像是在练敢死队。


    就这么形容,鲍信要是喊一声吃屎,他的兵要是敢迟疑片刻,立马就会被一鞭子抽趴下。


    真是往死里练。


    北军也没闲着,洛阳范围内,两支最庞大的军队当属南军北军。


    其实南军更多的是保卫洛阳城内安全,而北军除了在和平时期拱卫洛阳外,战时要承担起南征北战的作用。


    刘辩也要求北军继续扩张,曾经辉煌时期的北军一共有八个营,现在只剩下五营。


    刘辩给每个营多了一千个人的编制,另外恢复了中垒营,也就是说,现在的北军六营,有着一万八千人的编制。


    其次,还有虎贲军,虎贲军刘辩倒是没怎么动,依旧是一千五百人到两千人的编制,刘辩暂时交到了吕布的手上。


    最后就是南军了,也就是孙坚的军队,他现在还是个虚职呢。


    刘辩考虑再三,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荀彧。


    正常情况下来说,南北军应该有七万人,其中北军占大头。


    南军至少有两万人才是。


    但刘辩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国库虽然有点钱了,但也经不住乱花。


    最后,荀彧给出建议,南军可以暂编五千人,从司隶当中募兵,慢慢发展。


    刘辩采纳了提议,大手一挥,给完孙坚钱粮,让他募兵和练兵去了。


    军队方面如火如荼,京师当中,也是日新月异。


    首先就是各处搭起了粥棚,简单的安置好了流民,其次就是官府频繁出动,遏制了各种乱象。


    但目前能维持住稳定的原因,全靠国库在不断往外支出。


    一旦粮食停了,立马就遍地饿殍,这个问题需要刘辩去解决。


    但想要循环发展,恢复生产,他就必须得选一个靠谱的河南尹,主管司隶的政务。


    目前刘辩并没有什么好的人选,只能再等等,左右他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还有就是,这几天曹操也忙得焦头烂额,到处抓官吏,一抓就是一大家,就没停下来过。


    因为天子特许,曹操连弹劾都懒得弹劾了,通常就是有人刚把这个名字报上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就带人过去。


    大牢都快关不下了。


    因为没钱扩建,只能全挤在一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