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荀彧受诏还都

作者:泥蛋不是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找我们要钱?”


    董卓皱起眉头,这才想起来这回事,他确实是从少府当中搜刮出了寒碜的二十万钱。


    虽然二十万钱不少了,可少府是天子的私库啊。


    还不如朝堂上随便拉出来的一个大臣有钱。


    他挖坟挖了那么多金银财宝,也看不上了。


    于是,董卓便随手一摆,不耐烦的说道:


    “还给他就是了。”


    他现在可是还有大事要商议,哪来的空去管这鸡毛蒜皮的小事。


    李儒面色变得尴尬,小心翼翼的递上账本,说道:


    “明公,你不妨先看看账本的内容。”


    “怎么了?”


    董卓狐疑着翻阅过去,看清之后,他啪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整个人瞬间站起。


    他气的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双目瞬间通红,愤怒的吼道:


    “找我要两百万钱?内城的豪宅十座?还找我要八万亩良田?简直是岂有此理!”


    问题是还要五百万石粮食。


    他上哪弄这么多东西。


    周围的人,也全都被董卓的反应,给惊的都站了起来,心惊胆战的望着他。


    李儒又何尝不是心里没底,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道:


    “杨修一口咬定,少府以前就是有这些东西,还说这是天子的意思。”


    “混账!”


    听到这话,董卓更气了。


    他眼睛都快瞪成铜铃般巨大,咬牙切齿的说道:


    “那小皇帝真以为,本相不能拿他如何了是吗?”


    其余人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他们可知道董卓的脾性。


    而他能说出这话,就是要准备动手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董卓便声色俱厉道:


    “我看我们也别商量了,立刻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杀了他,不然我等最后都死无葬身之地!”


    当初就不该放小皇帝进城。


    还不如他将洛阳让出来,带着太后及朝廷赶紧跑。


    哪怕是跑回凉州,去重新立一个皇帝,都比现在的情况好。


    之前说的挺好,什么小皇帝肯定会听太后的命令。


    结果他连朝都不去上,半点面子都不给。


    尤其是今天,他听到了一些风声。


    司隶当中,已经掀起一股义军潮,而且还在逐渐向周边各州扩散。


    再拖下去,他董卓真要被讨伐了,到时候腹背受敌。


    而且小皇帝还在步步紧逼,若是不早点动手除掉,到时候必然后患无穷!


    董卓决定铤而走险,先发制人。


    众人面面相觑,大部分人没有吭声,李傕郭汜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董卓直接拍板,冷声道:


    “孟德,你现在就去布置,我会让李肃配合你,他的南军又扩充了两千人,择日便用太后诏小皇帝入宫参拜,他若不从,我等直接昭告天下另立新帝!”


    曹操表情严肃,立刻拱手道:


    “操这就安排。”


    接着,董卓又望向李儒,冷哼道:


    “至于那杨修,先给他二十万钱,放松他们的警惕。”


    “是。”


    李儒领命而去。


    大事,就这么被敲定下来。


    ……


    刘辩自己估计都想不到,他迫不及待的等着董卓动手,最后阴差阳错的,杨修帮他助了一把力,成了压死董卓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时间,转眼又过去两日。


    这一日早上,刘辩和臣子们在章德殿商讨政事,钟繇来通传,袁绍回来了,还带回了刘辩最想见到的人。


    卢植腿脚不好,走的没那么快,先到洛阳的是荀彧。


    刘辩当即大喜,让钟繇把人领去偏殿等候,便起身打发众人。


    “诸卿都先回去吧,近日要多加防范,朕料想董卓近期必有一场大动作。”


    说完,刘辩便火急火燎的跑了,看呆了众人。


    王允皱起眉头,望着天子已经走远了,表情稍稍不悦。


    “一个小小的守宫令,居然让陛下如此失态,老夫看来还得抽个时间,再聊聊这事。”


    ……


    刘辩在钟繇的带领下,来到偏殿,见到了其中负手而立的一名男子。


    他正背负着一只手,望着墙上的大汉地图。


    “天子驾到!”


    听到喊声,荀彧回过身,就见到门口背着光的少年天子。


    “臣前守宫令荀彧,拜见陛下。”


    刘辩上下将他打量了一番,此人虽然有些风尘仆仆,但着装却是相当整洁,谈吐间透着一股文雅之风,举手投足清秀通达。


    “文若,朕等你可等候多时了,来,与朕入内说话!”


    刘辩哈哈笑着,上前一把抓住了荀彧的胳膊。


    荀彧受宠若惊,跟着刘辩来到内室,刘辩邀请他入座对席。


    荀彧摇头,微微一礼,道:


    “臣万不敢逾越。”


    “欸,朕让你坐,你就坐!”


    刘辩拉着他坐下,并让钟繇奉上茶水,随后才开始询问他路途辛苦。


    荀彧苦涩一笑,老实道:


    “董贼当道,臣报国无门,本来打算拉着家族,一起前往幽州投靠刘虞,陛下既然有诏,臣又折返回来了。”


    刘辩心神微动,他记得,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原本应该是拖家带口的去投袁绍,后来觉得袁绍不堪大用,又回来投奔曹操。


    没想到这一世居然是想去投奔刘虞?


    荀彧这个人,争议挺多。


    争论的无非就是他到底效忠的是汉室,还是曹操。


    如果是曹操,为什么后期会决裂?


    刘辩不知道,但刘辩清楚,前世人人都在说,荀彧是因为曹操要迁都,不在家族扎根的许昌了,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曹操唱反调。


    刘辩觉得这纯粹瞎扯,人家荀彧拖家带口的来回跑,还会因为不想跟着搬家,就跟曹操闹掰吗?


    至于是不是其他原因,刘辩不想去深究,因为他也没搞懂。


    他身上的争议多是多,但有一点几乎没人去质疑,那就是他的能力!


    “文若,朕欲重新诏你入仕,你可愿意辅佐朕?”


    刘辩目光灼灼的盯着荀彧,似乎想要看穿他的内心。


    荀彧动作一滞,但很快就镇定下来,犹豫一番过后,终于是点了头。。


    “陛下既然有诏,臣莫敢不从,但臣有三问,希望陛下能为臣解惑。”


    “哈哈哈,莫说是三问,就是三十问三百问,朕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辩爽朗一笑,豪气干云。


    荀彧能说出这番话,说明已经愿意效忠他了。


    刘辩又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