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王佐之才!

作者:泥蛋不是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臣见刘辩兴致缺缺,也只能把苦闷压在心里,询问起了第二件事。


    刘辩终于提起了精神,询问道:


    “这第二件事,就是那些或被贬,或辞官之人,安排的如何了?本初,你可准备了?”


    袁绍当即拱手,回道:


    “臣昨日就已经将名单成册了,交到了尚书台。”


    这里的尚书台,当然是朱儁新搭的草台班子了。


    刘辩的视线,随即落在了朱儁身上。


    朱儁随之说道:“老臣已经替陛下草拟诏书了,只不过没有龙玺……”


    刘辩呵呵一笑,毫不在乎道:


    “无妨,朝野内外皆知朝中之事,他们做的是朕的臣子,又不是董贼的,没有便没有吧,或者回头我借皇后的玉玺给你一用,不愿意回来的,朕也不强求。”


    “陛下圣明。”


    朱儁对这个提议极为赞同。


    说实在的,能在这个时候,宁愿得罪董卓,也要辞官不干的,都是对汉室有理想的。


    当他们听说,天子要诏他们继续效忠,就是没盖章,大多数人估计也会义无反顾的回来。


    刘辩想看看名单当中,都有何人,于是问道:


    “名单可带了,朕想看看。”


    袁绍立即从袖子中取出一份名单,恭敬递给刘辩。


    刘辩接过名单,翻阅了起来,发现人还真不少。


    而且不少都是有名的汉室忠臣,有两人尤其值得刘辩注意。


    卢植!


    汉末三杰之一,同朱儁一样,文武双全。


    两人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都为了汉室倾尽一切。


    朱儁拿出了全部家产来复兴汉室,卢植又何尝不是?


    据说,他死的时候,连棺木都买不起,仅仅穿着一件单衣,被他儿子挖坑简单埋葬。


    最让刘辩不可忽视的是,卢植有弟子。


    一个叫刘备,另一个叫公孙瓒!


    卢植若是被召回来,只要他开口,刘备定然马不停蹄的来投奔朝廷。


    算算时间,刘关张三兄弟,应该也快结拜了吧?


    就是不知道这一世,他们会走怎样的一条路。


    另一个公孙瓒,他愿不愿意买账刘辩不清楚,但卢植开口,应该能从公孙瓒手下,要来一个白袍小将。


    这名白袍小将,比吕布还好使,搞不好一个人就能将太后平安带出来。


    刘辩目光火热,继续往下看,视线又挪不动了。


    谁?他没看错?


    荀彧?


    王佐之才荀文若?!


    他竟然也因为不满董卓,而从朝廷辞官了?


    上天何其垂幸汉室啊!


    原本,刘辩心想着,自己可能要亲政以后,才能想办法找到此人,或者用曹操去找。


    谁能知道,他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刘辩激动的站起身,再也淡定不住,语气急促道:


    “本初,这卢植和荀彧,你要立刻追上他们,让他们还都,朕要召见他们!”


    怕自己的话不足以引起袁绍的重视,刘辩表情变得极为严肃,补充道:


    “朕要亲自召见他们!”


    袁绍顿感压力巨大,他连忙拱手道:


    “臣马上派出轻骑,日夜追赶,请陛下放心!”


    “现在就去。”


    刘辩催促,袁绍应声,先行告退。


    直到袁绍走了,刘辩才平复好心情。


    众人见到天子如此激动,顿时有些疑惑。


    朱儁狐疑的问道:“陛下,这卢植倒是老臣的至交好友,可这荀彧又是何人?”


    他奇怪也是正常的,毕竟荀彧现在才二十多岁吧?


    从年龄上,和朱儁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而刘辩却将他与卢植相提并论,所以才会有此问。


    杨彪倒是知道的比较多,解释道:


    “我倒是有所耳闻,荀彧乃是荀子后人,先帝时因举孝廉入仕,在少府担任守宫令。”


    守宫令就是一个替天子磨墨的官。


    也掌管砚台之类的。


    杨彪知道他完全是因为杨家身份高,也常伴天子左右,以前他被先帝召见的时候,就能见到对方。


    因为觉得这年轻人颇有谈吐,而且行为举止十分文雅,有兴致的时候交谈过几句。


    “陛下,一个守宫令,何至于如此大动干戈?”


    王允皱起眉头,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纠正天子。


    不仅是仪态,这臣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他道:“陛下,袁绍乃光禄勋,今日您让他……”


    “太师说的对。”刘辩立刻点头,打断施法。


    王允还张着嘴呢,左右不是滋味。


    刘辩见他还要说,继续道:


    “朕下次一定注意。”


    “话虽这么说,可是陛下……”王允依旧没放弃。


    刘辩翻了个白眼。


    得,这老头来劲了。


    他只能望向朱儁,朱儁倒是会意了,但他觉得天子今天确实过于失态。


    更何况将一个年轻人,跟卢植并列,他也有些觉得不妥。


    想装作没看见刘辩的眼光吧,内心那关又过不去。


    尤其是刘辩一直在瞅他,忍不了啊忍不了。


    纠结一阵后,朱儁皱眉道:


    “太师,陛下识人的眼光,之前我们都早有见识,这荀彧定然有过人之处,而且陛下已然愿意改过,你哪怕是天子之师,于情于理也不能过多苛责。”


    瞅着朱儁那不善的眼光,王允闭嘴了。


    罢了,待那荀彧回来,他非得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人。


    再说下去,因为一件小事,待会搞不好还得被朱儁揪着胡子骂,不值得。


    这叫什么?这叫一物降一物。


    以后拿捏住朱儁,就不怕王允这老头。


    哦对了,要是能把卢植和皇蒲嵩都找来,三人一起,搞不好能压的王允再也不敢冒头。


    刘辩心情大好。


    这时候,一名宫女从后殿而来,在刘和的面前禀告了什么。


    刘和点头之后,回到了刘辩身上,看样子是有话要说。


    刘辩奇怪的望着他,询问道:


    “何事?”


    刘和凑近了,小声道:


    “陛下,皇后派人来传话,午膳的时间到了,皇后已经吩咐膳房做好了午膳。”


    这是在提醒他,别因为政事,而忘了吃饭。


    刘辩心中的柔软被触动,前世浪荡惯了,倒还是第一享受有人持家和关心的感觉。


    不过这一上午的时间倒是过去的倒是挺快。


    摆手示意刘和退下后,刘辩望向众卿,笑道:


    “今日先到这里,诸卿先回去吧,明日朕会让人再去诏你们。”


    “喏。”


    众臣齐齐恭敬领命,暂时离开了章德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