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22章 完成

作者:海冰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易飞来到工作室,坐到工作台前仔细观察手中的红宝石。


    恐怕任何一个切割师看到这样一块红宝石时都不会轻易下手。


    有的甚至要观察设计几个月。


    即使开了挂还要作弊的易飞也没有轻易开工。


    能多切出一克拉,将来都是上百万美金啊。


    就是不卖,大些总比小些强。


    很快,他的所有精神力都集中在这块红宝石上。


    易飞似乎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除了眼有的红宝石,没有任何东西。


    他不由得感叹,姑姑得到这颗红宝石真的是运气逆天,这么大的红宝石百年难遇不说,而且颜色、净度、饱合度都无可挑剔,没有裂纹,包裹体普通肉眼几乎不可见。


    只所以说普通肉眼。


    他现在几乎都可以看到晶体结构,自然是能看到包裹物的。


    哪有一丝包裹物也不存在的红宝石。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是真的怀疑这颗宝石的真假了。


    仔细观察后。


    易飞觉得这颗红宝最合适的琢型并不是椭圆,而是稍长型的垫形切割。


    姑姑这所以说最适合椭圆切割。


    因为宝石稍长,传统垫型要浪费不少料。


    宝石切割是个综合性的工作,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虽然姑姑和丽丽都认为长方的垫形比较好。


    真正切割的时候,是要考虑整体因素的。


    长宽比,厚度都要考虑在内,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这些都关系着整体的出成率。


    就像这颗如果切成圆形,精切的话出成率顶天40%。


    也就是最多切出个15克拉左右。


    易飞开始模拟出冲胚、围形。


    是的。


    在金光的帮助下,他的脑子中能像以后的电脑一样模拟出冲胚、围形后的形状,可以尽量的不浪费一点原料,将出成比最大化。


    就像这颗宝石,按自己的混合切割。


    把台面稍微倾斜一下,冲胎就几乎不费多少原料。


    它的形状本身就很规则。


    有的宝石出成率低,主要是形状不规则,冲胚时可能就消耗掉一半原料。


    就像下午在加工厂切割的那块粉蓝宝,冲胚就冲掉了一半还多点。


    就是形状不规则,无论用哪种工艺,出成率都不高。


    像红宝石这种贵重的宝石。


    确定琢型非常重要。


    这么大个头的,如今没有电脑帮忙的情况下,光设计这个都要很长时间。


    易飞模拟很久,确认无误后,正准备动工。


    脑子中似乎金光大盛,莫名的犹豫起来。


    总觉得有问题没有解决,不能动工。


    是切割工艺?


    他所采用的切割工艺并不是传统的切割艺。


    而是一种并没有被广泛推广的混和型切割,是覃玉铃偶然间和一位民间宝石切割师学到的,她觉得很有创新性,就为这种切割方法推导出一个数学模型。


    她本人并没有使用过这种工艺,更不会去推广。


    覃玉铃只是爱好,她爱好的不是切割本身,而是理论。


    她可以通过计算,推导出一种新的切割工艺,却一般不会上机切割一块宝石来。


    切割宝石就是她上学期间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


    她的切割宝石水平并高,最多达到好的级别。


    难道是切割工艺有问题?


    易飞下午的时候,已经使用过这种工艺,效果还是杠杠的。


    姑姑做为资深的宝石鉴定师和切割师,都没有发现有问题。


    那有什么犹豫的呢?


    易飞思虑再三,犹豫还是他潜意识的发现了问题。


    问题应该还是出现在切割工艺上。


    冲胚他已经模拟多次,应该没啥问题,何况冲胚没有严格要求,最多是损失点原料,切割出来的宝石轻点,但不是致命问题。


    易飞感沉到,如果自己一意孤行下去。


    会有致命的问题。


    当然是指切割宝石这件事本身。


    就是把这颗宝石扔了,对自己而言也不是致命问题。


    易飞从兜里掏出那枚切割好的粉蓝宝,还好,他装在兜里带了回来,他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很快发现宝石中有暗域,也就是说吸收的光不能全部反射回来。 其实很多切割的宝石有暗域。


    各种原因都有。


    切割工艺的原因最大,不对称、比例不对都有可能出现。


    自己的切割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他有这个自信。


    他切割打磨抛光的时候,几乎是按着画好的线来,虽然这些线并不存在,可在金光的加持下,自己脑子高速运转,这些线就是存在的。


    哪怕刻面有一点问题。


    脑子中都会响警报。


    唯一有可能这种切割工艺本身就存在不平衡,不对称等理论上的问题。


    毕竟并不是主流的切割工艺。


    不完美也是正常的。


    这种花式切割本身很少切割红宝石。


    很多人为了展示,只是切割那些高色散的宝石,在屏幕前能亮瞎人的眼,切割水平高的人很容易就掩盖了一些瑕疵。


    不少花式切割。


    就是随意实验出来的,很少去建立模型。


    大部分的切割师也不会用数学计算。


    现在问题来了,是接着用这个工艺还是改成传统垫形切割或椭圆切割?


    用这种切割也可以。


    暗域并不明显。


    以至于姑姑和自己都没有发现。


    宝石切割无外乎要求闪和亮。


    这种新工艺在这两方面还是做得都非常好。


    但不能说完美。


    一个理论上存在问题的切割工艺,也不能去切割这块红宝石。


    切完后再改切的话,那要损失大量的原材料。


    易飞再次从数学上计算,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不是自己切割的问题,而是在数学模型上本身就有问题。


    有问题就行。


    有问题可以去解决,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难的。


    易飞经过计算,觉得想解决问题就得再加16个刻面,使总刻面达到121个。


    加16个刻面对他来说很简单。


    虽然切割面多确实有利于光线的反射,但也不是宝石的切面越多越好。


    切工的好坏,依赖良好磨光并以精确的几何方式磨切。


    光强调切面多而不考虑切割方式的科学性,同样无法获得璀璨的宝石。


    再加入16个刻面是不是还有别的问题。


    这个是要确定下来。


    易飞反复计算。


    121个切面至少理论上没有问题,唯一坏处就是加大了切磨难度。


    但对拥有金光的他是没有问题的。


    别说这么大的宝石,就是不到一克拉的宝石他也能精确的打磨出来,宝石在他眼中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大就小,就像微雕一样。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在密室找一个普通宝石,先做个实验。


    可是那样一折腾又得不短时间。


    到底如何做呢。


    易飞站起来活动几下,拿起宝石站到工作台前。


    他相信自己的计算没有问题。


    121切面才是他设计的长方垫形最完美的工艺。


    经过几次宝石的切割,他已经完全掌握了覃玉铃的相关宝石的知识,包括那些复杂的数学计算。


    易飞相信,哪怕回到原来那个世界。


    他无论是计算还是切割,水平都远超覃玉铃。


    因为他在金光的加持下,脑子堪比一台大型的计算机,操作堪比最精密的机器,不会出现一点偏差。


    哪怕在冲胎和围形中,都能最大的利用原料。


    他要直接切割那块称得上完美的红宝石。


    如果这点信心都没有。


    还如何做事。


    易飞冲胚、围形、打磨、抛光,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别人可能需要一周,甚至一个月的工作量。


    他三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


    传出去绝对没有人相信。


    这么大的宝石,每一个切面都需要很长时间的打磨、抛光。


    换成普通的切割师,这么长时间也许一个面都没有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