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92章 想不通

作者:海冰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孝军听顾文如此说,就不再问了。


    街道办事处办的小厂,正副厂长突然都跑到丽飞公司了。


    一个被任命为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一个被任命厂长。


    制鞋厂。


    前天听易飞介绍丽飞公司时说过,丽飞服饰公司也有制鞋厂。


    他再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是傻瓜了。


    易飞这是盯上祥和制鞋厂了。


    没啥稀奇。


    青江集团就是他在临东收购集体所有制的几个工厂重组的。


    这小家伙野心有些大啊。


    前两天曲副总督还担心他不愿意在江城建厂。


    岂不知道他早就盯上江城的厂了。


    问他是否愿意在江城建厂时,他居然表现出一副目前不想建厂的样子。


    把顾文和刘桂生挖走,绝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这才是他来江城的主要目的吧。


    刘孝军怎么也想不到。


    易飞把顾文和刘桂生挖走根本就没有用半天。


    刘孝军还有一点想不明白。


    易飞既然盯上了祥和制鞋厂,为什么把正副厂长都派到了其它公司、工厂。


    不管祥和了?


    还是有更合适的人选?


    想不通。


    易飞总是做些令人想不通的事。


    飞灵玻璃厂本来没准备收钱,他却主动拿一百万收购。


    曲副总督和自己是与他父亲关系不错。


    可和易飞本人不熟啊。


    肖振光也刚认识他几个月,他有这么大的面子吗?


    说他完全为了办公楼吧。


    如果他在江城投资额度足够大,不出这一百万,办公要不一样给他?


    想不通就不想,这事不是今天的会谈的目的。


    刘孝军正想再说点什么,几个人走了进来。


    易飞就认识一个人,郭华书。


    郭华书看到易飞已经在座,就冲他点点头,坐到易飞这边。


    其它人则坐到刘副府长那边。


    刘孝军给大家做了介绍,除了曲秋雨外,来的有清河镇长章庆春,工业署协调处刘国富科长,市商业署行政处的王秋军主任和市府办公室的一个叫李新雅的年轻姑娘。


    易飞也把自己这边的人做了介绍。


    介绍刘桂生时,只说是丽飞公司的经理。


    没说是飞灵玻璃厂的厂长。


    飞灵玻璃厂还不是自己的呢。


    刘孝军看到人都到齐了。


    简短的说了几句开场白。


    就青江集团购买飞灵玻璃厂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做了发言。


    然后请大家就这个提案进行讨论,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没啥可讨论的。


    本就是内定的事,来的人也没有傻子。


    别说是一个年年亏损的小厂,就是效益良好的厂子,也没人这种场合提出质疑。


    最后章庆春问了下易飞,青江集团收购后大约投资多少钱来发展飞灵玻璃厂。


    虽然厂被收购后,和清河镇没有多大关系了。


    现在也没关系,飞灵玻璃厂已经属于市府。


    但毕竟厂址还在清河镇。


    投资多少关系到清河的经济发展,所以就多问了一句。


    再说都不说话不是冷场了。


    易飞则是回答一年内包括厂房和生产线至少投入一千五百万以上。


    鬼知道汽车玻璃的生产线及相关工艺从国外买需要多少钱。


    他说的一千五百万,主要包括厂房和浮法玻璃生产线。


    虽然觉得没必要。


    易飞还是把对飞灵玻璃厂的规划做了简单介绍。


    程序嘛,还是要走的。


    其实也没多少人听。


    投多少钱和他们关系不大,厂子归人家了,他愿意投多少钱投多少钱,至于是一千多万还是两千多万也都没多大意义。


    这东西又不写在协议里,就算写在协议里。


    他没钱了,还能怎么着。


    人家把买厂的钱付了,想怎么着怎么着。


    刘孝军也不在意。


    本来就是走个程序。


    他接着读了收购协议,逐条询问大家的意见。


    果不其料,大家仍是没有异议,包括价格。


    易飞也没有异议,又不是买产品,还有售后服务啥的。


    买了厂子归自己了,市府也只有监督的作用。


    还能收回去咋的。


    最后。


    易飞拿过协议,随手翻了几下,便在盖章的话,协议我还得拿到临东,盖了章我再寄回江城。”


    他来的时候也没有准备在江城有啥大动作。


    更不可能走哪带着公章。


    刘孝军说道:“章肯定要盖的,一会再说吧。”


    上面都写着要双方签字盖章后才生效。


    不盖章有个屁用。


    易飞说道:“如果非得盖章,只能盖丽飞公司的章,青江集团正在组建中,还没章,只有各个厂有。”


    青江集团才组建不到半个月。


    手续还没有办远呢。


    刘孝军笑道:“这个倒是无所谓。”


    青江也好,丽飞也转罢,都是他的公司。


    他钱到位,怎么折腾就是他的事了,只要他不违规就成。


    既然都谈好了。


    易飞把名字都签了。


    也就散会了。


    刘孝军、曲秋雨以及易飞这边的人都没有走。


    这个就不需要刚才那些人在场了。


    再招些人开会讨论下就可以确定了。


    劳保一厂已经和二厂合并,办公楼以及地皮自然是归市府的。


    市府不收的时候,劳保一厂可以租出去。


    但市府也有权随时收走。


    刘孝军说道:“易飞,经过市府紧急磋商,过几天将宣布为了支持丽飞公司在江城的投资,将劳保一厂的办公楼以及楼后面的平房划归丽飞公司,做为丽飞公司的办公楼,市府对你没有别的要求,你得加大在江城的投资,起码得投资三千万以上。”


    市府不可能你投资个三五百万,把那么大的一座办公楼给你用。


    就这。


    都可能引起不少非议。


    易飞说道:“是不是我名下的公司哪个投资都算?”


    如果仅仅算丽飞公司的话。


    就算买了祥和制鞋厂,加分公司的建设,还真不容易到三千万。


    丽飞的工厂都在临东。


    光专卖店、药店能花几个钱?


    珠宝店属苗记,大成电器商城名名义上和丽飞也没关系,甚至飞灵玻璃厂、江城铜材厂都和丽飞公司没关系。


    要是有人拿这个做文章那就有麻烦。


    刘孝军说道:“当然都算,而且不是让你一次性投入,两三年之内。”


    收购飞灵玻璃厂的也不是丽飞集团啊,而青江集团。


    这些其实没必要,只是为了堵一些人的嘴。


    省里和市里都相信易飞来江城投资的决心。


    没办法。


    那办公楼扔在那烂掉没问题,你给出去,立即就成了香饽饽。


    “那没问题。”


    易飞说道:“我估计一个玻璃厂就差不多了,如果是两三年,肯定远远超过,我是想在玻璃行业大有作为的,首先厂房、办公楼、研发楼,员工宿舍、厂房、库房这些基础设施就得花不少钱,上次我也说过,标准就按丽飞电器公司的生产基地,刘伯伯见过照片,再加上绿化,就算市里给我些平价物资也得五六百万吧,我还准备上一条日产2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能生产汽车玻璃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这个起码也得六七百万吧,我还想建一条汽车玻璃生产线,准备购买国外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我不知道得多少钱,估计得几百万美金。”


    国内没有的东西,外国人都卖得挺贵。


    你没有,不坑你坑谁啊。


    还别说别的,人家还不愿意卖呢。


    生产线有人卖,工艺有人卖吗,够呛啊。


    只能看妈妈能不能通过关系找到能转让工艺的厂家。


    大厂不卖,有的小厂还是有可能的。


    看运气吧。


    实在不行,就得看老郭的了。


    哪怕就用国内生产线,两三年之内,在江城的总投资肯定远远超过三千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