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4章 我不问

作者:海冰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坤生有些为难。


    看这俩人的架式,明天就准备开工了。


    说起来。


    他是真喜欢两人的性格,做事不拖泥带水。


    有一说一。


    可这事不行啊。


    张坤生虽然没有去看过丽飞公司示范基地的大棚,但冬天能种出蔬菜那就非常了不得。


    临东的冬天还是相当冷的。


    不考虑别的因素,他当然希望丽飞公司帮搭建几十个大棚。


    除了让战士们吃上新鲜蔬菜,还能有点收入。


    可是能批下来多少资金还不知道呢。


    看易飞的意思,是奔着五十个大棚去的。


    万一批不下多少钱。


    总不能真的上百万都让他们投资。


    张坤生说道:“赵总,易总,就算我明天去省战区,批下来也需要流程,没个十天半月下不来,还是等申批下来再动工。”


    至少得看看战区的意思。


    张坤生属于那种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军官。


    他虽然是军事主官,可很多事比乔一山谨慎得多。


    杨总指挥就多次说过,他们两个人的工作应该换换。


    说他们团长不像团长,政委不像政委。


    易飞问道:“张团长,你是担心省战区不允许建大棚吗?”


    他对部队的政策一知半解。


    虽然知道现在允许部队经商,允许搞三产,搞生产,可具体有什么条件,他却是不清楚的,上面不让建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不过,他也不太担心。


    大不了去省城找杨总指挥。


    易飞觉得,杨总指挥那人还是很好说话的。


    这大棚无论如何得建,不建,他们拿什么拥军,不建,他拿什么打张副总督的脸?


    易飞却没有想到。


    有些人想法和他不一样,他认为打脸的事,说不定别人认为他是傻瓜。


    如果人人都要脸的话。


    社会就安定了许多。


    “建肯定是允许建的。”


    张坤生说道:“只是等上面资金批下来,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了,哪怕让杨林回去找他父亲,该走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


    上面支持大家搞生产,种蔬菜当然也是搞生产。


    有本事,别说种蔬菜,只要法律允话范围内的事,都可以做。


    “张团长说这个啊。”


    易飞笑了,“先建着嘛,这块地这么荒着,我都觉得可惜,资金这块张团长不用操心,回头只要把这次拥军爱民活动做好就成。”


    他们就是去申请,才能申请多少钱。


    二十万顶天了。


    易飞觉得,给驻地投些资很有意义。


    有没有那一二十万,活一定要做。


    张坤生说道:“赵总、易总,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觉得,简单说两句谢谢实在表达不了他现在的心情。


    他和乔一山都是实在人。


    客气话两人都不太会说。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易飞轻轻地说:“我能安安稳稳的开公司,挣钱,正是千千万万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拿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换来的,别人怎么着,怎么想,我不知道,至少我和赵总不会忘本。”


    这是他的真心话。


    易家易平和、易平军爷爷,还有两位他都不知道姓名的奶奶。


    还有谭龙山爷爷。


    他们都牺牲了,为的什么?还不是想天下老百姓都有好日子。


    谢海峰连长,还有四连没能回来的几十名战士,还有和师父一起执行任务的曹军,他们又为的什么?还不是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驻守这里的一千多名年轻人,祖国一旦需要,还不是义无反顾奔向前线。


    自己不能和他们一起,不能像杨林大哥说的去堵枪眼。


    花点钱又算什么。


    没有人比易飞更明白,一支强大军队的重要性。


    正是这千千万万个战士,震慑着四周那些宵小之徒。


    易飞成立费莱电子公司,并准备投下巨资,就是为了对付那些所谓的技术强国的封锁,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被别人卡脖子的滋味。


    他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哪怕解决一个问题也是好的。


    张坤生不由得又打量下易飞。


    怎么看。


    他都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


    可是。


    他的想法、他的觉悟实在是一般人比不上的。


    三人顺着河边向前走。


    干活的战士们看到张团长,都停下手里的活敬礼。


    张团长一丝不苟的回礼。


    易飞就跑上前去和他们探讨一些种菜的问题。


    多数战士说不清蔬菜的种法,反正就是浇水、施肥,菜长啥样是啥样。


    他们都是十六七岁出来当兵,哪怕是农村出来的,对种菜哪有那么多想法。


    易飞就随口教给他如何种植某种蔬菜,如何管理。


    就像种了几十年菜的老农民。


    战士们都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何方神圣。


    团长亲自陪着,他们也不敢多问。


    一直把这一大片地转个遍。


    三人才向驻地南门走去。


    张坤生听杨叶说过,丽飞蔬菜基地的大棚都是易飞设计的。


    他还不太相信。


    现在,他有点信了,易总真的会种菜。


    他对战士们讲的那些,听着是非常道理的。


    回到会议室。


    乔一山、杨林和郑敏已经回来了,屋里还坐着七八名士兵,郑敏的身边还坐着一名女名。


    众人见团长和赵秋城、易飞进来。


    整齐划一的站起来的敬礼。


    大家都坐下来。


    杨林做了简单介绍,“他们几个至少有五年兵龄,都会开大卡车,车子出点小问题也都能修好,都是农村兵,退伍后愿意到丽飞公司。”


    几名士兵都有些忐忑的看着赵秋城和易飞。


    他们回家后,都只能在家种地或出去打零工。


    杨营长说丽飞公司愿意招他们去当货车司机,他们当然愿意。


    但能不能真让他们去,让谁去,还能看这两位老板的。


    易飞问了每个的人的名字,并深深的记在脑子中。


    他现在的记忆力很好,刻意记的东西,基本不会忘记。


    每问到一名战士,战士都先站起敬礼,然后握手再回答自己名字。


    易飞都像模像样的回礼。


    让屋里的人都觉得他也是退伍的老兵。


    可是看到他年轻的面庞,别说退伍,就是新兵都显得年龄小了。


    易飞问完最后一句战士,说道:“等你们正式退伍后,先回家探探亲,然后到丽飞公司直接报道就可以了。你们不会孤单,丽飞公司的大车司机几乎全是退伍的老兵。”


    乔一山低声问赵秋城。“易总接受过军事训练?”


    他的回礼,走路的姿势,都太军事化了。


    比起老兵一点也不差。


    赵秋城说道:“他的师父叫陈一凡,是战斗英雄,这几年,易飞一向以军人要求自己。”


    “原来如此。”


    乔一山说道:“陈一凡同志的事迹我也是知道的,原来他是陈班长的弟子。”


    他还在前线时,就学习过陈一凡的英雄事迹。


    没想到,他就在临东。


    还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弟子。


    难怪杨林说,易飞如果当兵,绝对是一个好兵,就是打仗能堵枪眼的那种好兵。


    杨林说道:“易飞,你不问他们一些其它问题吗?”


    公司招聘,领导总是要先问几句的吧?


    有什么特长啊之类的。


    当然,这种事可能轮不到易飞来问,但现在丽飞公司也没别人在场啊。


    易飞笑道:“有什么好问的,难道我对咱们驻地出去的人还不放心?郑姐现在也是丽飞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有啥问的,她来问就可以。”


    丽飞公司最看重的是人品。


    部队出来的人,还担心这个?


    郑敏说道:“他们是我挑的人,我不问。”


    众人都笑起来。


    包括那七八个将要去丽飞公司的士兵。


    他们十六七岁就参了军。


    在军队一呆就是五年甚至十年。


    杨营长突然和他们说要到一个民营企业上班,心中也难免不安。


    想想郑营长也在,心里就安定来。


    想来,郑营长定会照顾他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