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0章 做不了主

作者:海冰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易飞明白乔一山的顾虑。


    就怕部队这里都准备好了,活动却举行不了。


    那才叫没办法收场。


    更加影响战士们的士气。


    “乔政委,这个你放心,凭我对关副府长的了解,他百分百会支持,活动搞好了,也是他政绩啊,他没有反对的理由。”


    易飞说道:“退一万步讲,就算市府不参与,赵总也会把这个活动办下去,其实最早是我和杨营长谈给咱们驻地建几十个蔬菜大棚的,冬天,战士们也能吃上新鲜蔬菜,没想到几家大型国营企业的领导纷纷表示愿意援助,赵总就建议举办个拥军爱民的活动,援建大棚也是活动的一部分,大家觉得挺好的,就先来和驻军领导通个气,我们回去就和市府协商,具体章程咱们这几天内再敲定。”


    举办活又不用市府出钱。


    最多让关副府长或者贺府长出个面,来驻地慰问下。


    联欢会时,致个辞。


    关副府长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说起来,这是政策支持的,也算他的政绩。


    他何乐而不为。


    关副府长清正廉明,但也不代表他不想升官,不想自己的履历漂亮点。


    再说,别管他怎么做,他身上都贴着赵副总督系的标签。


    有打张副总督的机会,他总不能从中阻挠,难道关副府长希望张副总督升上去?


    张副总督升上去。


    也许不影响他在临东接着当府长,但做事总是有制肘的。


    肯定会遭到排挤的。


    强军,也一直是关副府长的梦想。


    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


    退一万步讲。


    关副府长真不参与,他和小哥也能把这事做的漂漂亮亮的。


    市府不参与。


    总不能阻止那些国营企业参与。


    关副府长绝不会做这傻事。


    这点。


    易飞心里还有把握的。


    如果没把握,他就先去找关副府长,然后找驻地领导了。


    乔一山说道:“易总这么讲我就放心了,我看咱们八月一号也别搞什么座谈会这种形式主义的事,咱们来个军民一齐做点公益活动,哪怕是扫扫大街,也算多少为市民们做点实事,联欢会改成晚上举行。”


    座谈会什么时候都可以举行,组织军民一起劳动才是我军光荣传统。


    一起劳动,才能体现军民鱼水情。


    赵秋城说道:“乔政委这个主意好,具体如何安排我们再商议。”


    组织这种活更容易。


    国营企业都有工会、团组织。


    把人组织起来轻而易举,还没有人捣乱。


    杨林说道:“活动方面没问题,团长、政委,刚才小易总说要给我们建五十个蔬菜大棚,但他们那个大棚造价成本都两万,我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向上级申请点资金或平价物资,也给丽飞公司他们减小点资金压力。” 他昨天晚听赵秋城说只让其它国营企业一家出两万。


    剩下的由丽飞公司、秋城公司、苗记公司出。


    这三家公司和一家也没啥区别。


    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大家一直讨论拥军爱民活动,忽略了这一点。


    赵秋城和易飞是他领来的,项目也是最早跟他谈的,他得提出来啊。


    别到时候。


    人家出了这么多钱,领导还不知道,一点表示没有。


    张坤生和乔一山对望一眼,两人都有点傻眼。


    他们还以为蔬菜大棚就值几千块钱。


    丽飞公司给他们建四五十个,也就花个一二十万块钱。


    一二十万块钱是不少。


    他们想着,部队凑个几万,剩下的丽飞公司出也行。


    丽飞公司去年送来的菜价值都有十万了,省得以后老是麻烦他们。


    团里一千多人呢。


    分出去一二百人去种菜,也不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


    他们夏天就是这么操作的。


    他们也不想部队经商,种菜。


    可是没办法啊,总不能让战士们天天吭咸菜,穿补丁衣服吧。


    他们没想到的是。


    建四五十个大棚得上百万啊。


    就算丽飞公司有钱,他俩也不敢做主接受这么大数额的捐赠啊。


    张坤生说道:“申请些资金和平价物资不是不可以,但肯定远远达不到这数,要不我们少建些,冬季战士们尝尝鲜就可以了。”


    申请资金,顶天能批来二十万。


    估计这个数还得杨林去找杨总指挥。


    上次事件,团里已经赔了不少钱。


    他俩写申请,十万都够呛。


    冬天能吃上新鲜蔬菜的能有多少人?


    偶尔能偿偿鲜就可以了。


    “张团长,我的意思是这样的。”


    易飞说道:“只要咱驻地有合适的地方,先建五十个阴阳棚,和丽飞生物技术公司的示范基地建的一模一样,这样,一个冬季大茬就能生产几十万斤蔬菜、几十万斤蘑菇,一半用于改善战士们生活,一半卖出去,别的不说,起码让咱们驻地自给自足。”


    不说多,一个冬季卖出去二十万斤蔬菜或蘑菇。


    驻地也有几十万的收入,加上上级拨款。


    驻地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我理解赵总,易总的好意。” 张坤生还是有点犹豫,“只是大棚的造价实在太高了,说实话,十万八万我也就接受了,可是上百万的花费,我们接受了实在有愧,还有,我知道你们大棚蔬菜种植,尤其蘑菇的种植是需要技术的,我这都是些大老粗,还真不一定能种出来。”


    上百万的资金,加上种植技术。


    这人情太大了。


    地方驻军和当地警务人员不一样。


    当地警务人员还可以帮他们维持下安全之类的。


    他实在想不出能帮赵秋城、易飞他们什么忙。


    他们缺的,自己不能给。


    自己能给的,他们不缺。


    最多帮他们运输些贵重的物资,至少比他们自己运安全些。


    也只有这些了。


    易飞说道:“张团长不用客气,资金不成问题,就像杨营长所说,你们可以向上级申请,多少都无所谓,剩下的由临东市的一些企业提供,技术,您更不用担心,丽飞公司会派人来教战士们,种子、菌种和化肥第一年丽飞公司免费提供,以后你们可得花钱买。”


    别说他是真心想帮驻地。


    就算是为了打张副总督脸,花一百万都值。


    那些种子、化肥更不在话下,只是驻地赚钱了,免费提供他们也不同意。


    张坤生和乔一山还想说什么。


    郑敏抢着说:“你俩就别挣了,小易总知道我们出了事,也是一片心意,他虽然不是军人,可对军人有着崇高的敬意,他的师父是战斗英雄,他师姐的父亲是烈士,他有情,只要我们别无义就行了。”


    她本来就不怕团长和政委。


    现在转业了,更是说话无所顾忌。


    郑敏虽然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可也不是一点头脑没有。


    和赵丽丽聊了一晚上,又和杨林说了大半宿。


    她也逐渐明白。


    赵秋城和易飞援助驻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对部队有着感情,一方面也是为他们的公司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他们搞这么大,有很大程度上是对阳州相关人员的反击。


    她也听说了,胡来的后台就是张志恒副总督。


    赵丽丽叔叔赵副总督的对手。


    赵总和易总这是向胡来、张副总督宣战来着。


    人家拿钱拿技术来了。


    两个死脑筋一个劲的推诿,反而最后让他们下不来台。


    反正易飞和赵秋城都不缺钱。


    赵丽丽说,易飞有一辆车价值就高达五百万。


    七八十万多吗?


    真的挺多的,可易飞最便宜的一辆车就差不多这个数。


    乔一山搓着手,“郑敏,我明白,去年赵总和小易总就送来十多万的物资,我和团长就是觉得受之有愧,这样,这个事我还得先汇报给省战区,这么大的数目咱团可做不了主。”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