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3章 不行

作者:海冰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炳海把那几张照片拍在易飞面前。


    他盯着易飞说道:“这是你承包的工厂外部、内部的照片,厂子改造的不错,你是下了精力,也费了不少财力,但标志全是丽飞公司,易飞,你到底怎么想的。”


    承包的公司所有权又不是丽飞公司的。


    他这弄得也太明显了。


    哪怕原厂名字和丽飞公司的名字并列也好说。


    把原厂名字弄得小不说,还立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不注意,根本看不到。


    苏炳海想问的却不是这个。


    这个不问易飞说,他也知道原因。


    无非是宣传丽飞品牌。


    他想知道,五年承包期满后,易飞打算如何处理。


    是不是还要续租。


    “这个简单,原来的工厂太破旧了,让干活的人没激情,所以我重新进行了改造,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能激发潜力。”


    易飞扫了眼照片,说道:“也不只有丽飞公司的标志,苏伯伯,你仔细看,上面还是有原来工厂的名字的。”


    尽管原厂名字的字小了点,放的位置偏僻了点。


    但你不能说没有。


    照片指定是关副府长送来的。


    但易飞并不怪他。


    他不说,也会有人告到省里。


    他先说了,反而能让易飞抢得先机,别人再拿此作文就难。


    易飞来省城一路上,就想到了到省城后,赵副总督会问他什么。


    他都想好了。


    只是没想到,苏总督也在此。


    苏炳海说道:“别打马虎眼,五年承包到期后,你是怎么想的。”


    易飞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改造这些工厂,总不能就为了使用五年。


    但以易飞的性格,他会一直承包?


    根本不可能。


    “我只所以承包这些工厂和车间,主要是为丽飞的总体发展考虑的,我现在没能力把这些配套工厂全建起来,只能选择承包。”


    易飞也不隐瞒,“利用承包这段时间,打造丽飞的技术团队,生产经验,至于五年后,不是我能决定的,如果可以,我将收购这些车间、分厂,如果不可以,我将成立丽飞公司自己的工厂,当然愿意跟我走的人我会带走。”


    这是阳谋,你不说别人也能猜得到。


    倒不如公开诚布的讲一下。


    他不信,苏总督猜不到这一点。


    “你倒是真不客气,你有把握收购这些工厂和车间?”


    苏炳海都无语了。


    让他有啥说啥,他还真是有啥说啥。 这是明确告诉他,这些工厂、车间早晚都是丽飞公司的。


    五年后,丽飞的品牌也宣传出来了,挣的钱也挣了,人才也培养完善了,能把这些工厂给他更好,不给他,他带人走了,给你留下一个空壳子。


    就拿机械厂四分厂来说。


    五年后,还有谁记得那些搪瓷制品是机械厂四分厂生产的?


    可现在一点办法没有。


    工厂不承包给他,估计也是个死。


    承包给他,最后还是死。


    按丽飞的宣传策略,五年后谁还记得原来厂是什么,恐怕都知道丽飞吧。


    易飞的目的也在于此。


    这借鸡下蛋干得好。


    “把握,那我不敢说。”


    易飞说道:“我就是这么打算的,反正这五年我交了承包费,交了该交的税,发了工人的工资,我有把握挣够再建一个规模更大的厂的钱,咋着我都不吃亏。到于改造花的那些钱,更是小钱。”


    他是有把握的。


    反正你不给我,最后啥也没有,真把厂建好了,白给都不要。


    苏炳海觉得这天聊不下去了。


    你委婉一点也好啊,尽管都是心知肚明的事。


    不管咋说,知道了他怎么想的,和自己预计的也差不多。


    这个事就先这样吧。


    说他违规了行,说他不违规也说得过去,反正他最善于的就是在这种边缘忽左忽右,你不说,他就在线外一点,你说了,他就回到线内一点。


    最关键的是,易飞很善长笼络人心。


    真去查封他,估计厂里的工人先不干了。


    苏炳海问道:“青江集团,你是怎么打算的?”


    青江纺织厂算是被丽飞公司收购了。


    别管谁出的钱,反正股份到了丽飞公司名下。


    青江服装厂也归了丽飞公司所有。


    关云涛说过,秋城和易飞下一步的目标就青江其它和秋城有关的企业。


    不知道易飞具体有何打算,如何进行运作。


    “那个好办,青江的企业都是乡镇企业,赵总在每家工厂都占有大股,我准备收购这些工厂,把青江化肥厂、青江饲料厂并入丽飞生物技术公司,以青江水泥厂、青江无缝钢管厂、青江开关厂为中心打造以生产建材为主的青江集团。”


    易飞说道:“如果市府、省府不同意或要价太高,赵总就把股份卖给市府,我们重新成立青江集团,苏伯伯,合者双赢,分者青江镇输。”


    这也是阳谋,没啥隐瞒的。


    反正赵总不原意继续下去,要么让我收购股份,要么收购我股份。


    “如果市府坚持现状呢?”


    苏炳海说道:“青江镇没有能力收购青江那些企业秋城占的股份,也不愿意出售自己的股份,就愿意维持原状。”


    尽管这么说有点耍无赖之嫌,可市府、省府最想这么着。 他和赵强运是改革的急先锋,对新事物比较认可。


    可是,集体所有的企业一下变成完全私有企业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那没关系。”


    易飞说道:“市府非得这么做的话,丽飞公司会成立自己的化肥厂和饲料厂,我和赵总也会成立青江集团,那就公平竞争吧,看谁能搞得过谁。”


    技术、人才、原料、销售网络都掌握在赵总手里。


    他们竞争个屁啊。


    易飞有把握不出三年就把青江的那些企业全搞垮。


    就算他们不去竞争,赵总撒手不管的话,那些企业又能撑几年?


    随着未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乡镇企业没有优惠政策和保护后,本身也开始走向衰落。


    苏炳海苦笑,“易飞,你这是要把东江第一镇搞掉啊,秋城七八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公平竞争?


    没有赵秋城,就那些乡镇企业去跟丽飞公司竞争?


    以丽飞的经营模式,他们两年都撑不下来。


    “苏叔叔,你不能这么说啊。”


    赵丽丽说道:“如果丽飞公司计划顺利的话,丽飞集团和青江集团将加大对那些企业的投入,建更多的工厂,青江镇将更会繁荣,但东江第一镇的名头不一定能保住,余家岭才会成为东江第一镇。”


    青江镇最多建一些工厂。


    哪里比得了余家岭,有农业、有工业、有旅游。


    她没有想到,余家岭还不是一个镇。


    苏炳海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易飞这家伙太有野心了。


    他居然把目标对准了青江镇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甚至国营企业。


    不过,也不能说丽丽说的一点道理没有。


    “苏伯伯,乡镇企业存在的弊端太多。”


    易飞说道:“不久的将来,乡镇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走向衰落,都会逐渐私有化或者关门大吉,青江镇的企业早改革早发展。”


    基本上再过十年,乡镇企业要么完成改制,要么倒闭。


    这是各种原因造成的。


    易飞只所以这么有把握能收购青江的那些企业。


    因为他知道,就在今年,后来发展成一个跨国集团的公司被老板花了两千万收购了集体所的股份。


    他既然能收,自己自然能收。


    哪一年乡镇企业进行改制的,他还真不知道。


    前世也不关心这些。


    “好吧,这个先不讨论。”


    苏炳海说道:“说说,苗记和章氏投资的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