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8章 来到沈阳中街

作者:佘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ヾ(@^▽^@)ノ


    想到各种大长腿,心情就超好。


    从故宫出来,我们俩走路到了中街。


    一路上,各种肤色的人,各种身高的人都在从身边擦肩而过。


    有些20岁左右的男生,一身春秋款的酷飒款式,代替了冬天的棉服羽绒服……


    有些少女们也穿着吸睛的薄款嘻哈风,或者韩风的服装满面笑颜的嘻嘻哈哈而过……


    有的人竟然还穿袒胸露背的服装。


    无语。


    嗯!是很养眼。


    但也很美丽帅气冻人啊!


    我微笑的看着刘春明问她:“感觉刚刚那些人的着装喜欢不?”


    她一脸不屑的答道:“不喜欢,像街头痞子。”


    我:“也不是,就是太薄了。有的衣服还是相当劲爆的。”


    刘春明表情复杂:“欣赏不来,我之前的土黄色外套,那才叫好质量,他们不懂。”


    我想: 是啊!他们不懂你,你也不懂他们。


    各自在各自的世界生活吧!


    毫不相互影响。


    我笑着问她:“你什么时候能喜欢他们的服饰,说明你接受这个世界的潮流了。


    那时候,你就是你自己了,如今你的思想还禁锢在你曾经的世界里。”


    ……


    我们俩正聊的起劲。


    突然一个20多岁男孩跑了过来,就在马上要和我擦肩而过的时候,突然他的脚被什么绊倒了。


    直接从我旁边就要倒下去。


    我一下子回头,一只手抓住他衣服后背的各种颜色的装饰品吊绳,接着他轻轻的倒了下去。


    还好没事。


    我什么时候力气这么大了,哈哈。


    他站起来之后,回头看着我:“我谢谢你姐姐。”


    我回答:“没事。”


    在他准备走的时候,他塞给我一瓶没开封的水。


    然后直接跑开了。


    不过他给我的饮料我肯定是不能喝的陌生人谁敢喝?


    接着我跟刘春明继续往前走。


    在刚刚进入中街的时候会看见一个如大门般的牌匾。


    两边竖着两根红色的四方柱子。


    上面横着两根彩色菱形纹路的横向水泥条。


    又或者是木头还是别的东西做的。


    水泥条的中间是红色牌匾的大字【中街】。


    至于中街的


    沈阳中街文化也是有历史由来的。


    这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沈阳中街】,地址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街路,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有“东北第一街”的美誉。


    中街是全国示范步行街,全国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无假货?


    我个人认为这才是重点啊!


    沈阳中街商业街区,是由中街路、小东路、小西路组成。


    沈阳中街原称四平街。


    建成于1625年,东西两侧原建有钟楼、鼓楼各一座。


    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至崇祯四年(1631年),后金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之说,将原来的“十”字形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形4条街,即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和正阳街。


    其商业功能自清代延续至今。


    比北京王府井(1905年)、上海南京路(1865年)等更早具备现代商业街形态。


    权威认证:多份权威资料都明确记载了沈阳中街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文化价值:中街保留了钟鼓楼遗址、豫亲王府遗迹等历史建筑,融合了满族文化、近代商号旧址等元素。


    .


    话说以前就知道这里,现在应该是第3次来。


    在我通过查资料知道这些信息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中街原来不是泛泛之辈。


    而是大有来头。


    中街是沈阳历史悠久、交易繁华的商业区,自明清开设以来,距今已有四百余年。


    中街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传奇,


    现已成为沈阳繁荣发展的见证。


    这里集传统餐饮、潮牌名吃、民俗体验、休闲娱乐、非遗展示、文创工艺、创意零售、特色展馆、文艺展演于一体,


    感觉走在中街,就像行走于古代呢闹市街区。


    既有现代的潮流趋势,又有古风古韵的历史文化,还有最大的步行街的称号。


    能来这里貌似是我的荣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