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1章 玉壁

作者:底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到声音的方从,扭头便看见坑底,有一群人在拼命逃窜。


    “怎么回事?”


    这次高喝的是董国邦。


    他为官的架子不大,一直和四营一起待在坑底。


    “大人,那边!那边!”


    慌乱的人见他高喝,立刻指了一处方位。


    哪里有红圈的一角遮挡视线。


    董国邦看不到,只能逆着慌乱的人群上前查看。


    方从想了想,也跳进了坑里。


    他动用的是宗师手段,因此几乎和董国邦一起越过方角。


    然后他们就看到,赵詹所画的红线崩了。


    贴着白石,整块整块得塌陷下来。


    有兵卒河工来不及跑路的,转眼便被埋进了土里。


    “这……”


    董国邦被惊得,一时失去了思考能力,只能机械问:“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方从道:“是因为挖得太深。”


    原来,沿白石四周的泥土,因为常年水泡的原因,十分松软。


    开始还好,四周被挖得不多,再加上泥土湿润,比较容易抱成一团。


    但随着开掘渐深,它们来自底部的支撑,已经不足以抵挡侧力,再加上石泥本不同质,本身也在相互排斥,于是便出现了塌方的一幕。


    并且还在相互影响,形成了连锁反应。


    “大人!塌到这边了,快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一个逃难的河工,见董国邦他们不躲,急忙提醒。


    老董听后,下意识地看向方从。


    方从却道:“你看我作甚?跑啊!”


    说完,拔腿便溜。


    老董一见,急忙跟上。


    但方从却不是沿着即将塌陷的方向逃窜,而是反其道而行,跑去已经塌陷的区域。


    那里虽然烟尘滚滚,哭爹喊娘,但实际却是最安全的。


    果然,当两人赶到中心,看到的就是一派尘埃落定。


    不仅河工民夫们不慌,就连驴马都停止了惊厥。


    “卑职见过两位大人!”


    一个负责施工的小管事,见方从他们到来,急忙行礼。


    方从摆手道:“起来吧。”


    “谢大人!”


    那人刚起身,董国邦就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好好的就塌了方?”


    “这……这……”那人听后犹犹豫豫地说不出话。


    董国邦见他有顾虑,便道:“务须担心,你只管直说。”


    那人这才道:“回大人,是咱们想岔了。以为仙师画的红圈必定稳妥无比,所以就不管不顾的往下挖……实际施工,似这种地段,都必须挖成上小下大的形状,才能保证不塌……”


    董国邦听后彻底愣住。


    他早就不是官场小白,自然清楚,那句“咱们想岔了”其实是在替上官遮掩。


    作为总揽一切的方面大员,连这点小事都想不到,还当什么方面大员?


    当然,也不是说中下层的小吏就没问题。


    最起码,常识错误应该提醒上面一声吧?


    说到底,不过是从上到下,都太过相信仙师,下意识的认为仙师所画就绝无问题。


    但其实,人家赵詹画线,只告诉众人,挖到这属于安全区域,不会触及白石。


    “唉!”半晌后,董国邦一声长叹,然后又问:“死了多少人?”


    那人道:“回大人,别处不明,光卑职负责的这段,被埋在


    董国邦道:“那还等什么,赶快组织人手去救!”


    “是是!”


    得了命的他,很快将剩余手下组织起来。


    原来,大宋立国已久,很多规矩就显得相对死板。


    就像这次,哪怕是塌方了,没有上峰命令,他也不能随便组织人手救援。


    董国邦左右看了片刻,又吩咐道:“给我牵匹驴来。”


    有人被小管事指派着伺候两位上官,听后立刻便去找驴。


    等人走了,他这才对着方从抱拳道:“陡遭大难,安抚。”


    方从道:“大人请便。待你走后,我也四处看看。”


    “唉!也不知闹出这么个乱子,圣皇要拿我等如何开刀……”


    方从安慰他道:“你且宽心,此事有赵真人参与,圣皇必然不会太过得罪,否则颜面上不好看……”


    说话间,驴便被牵了过来。


    董国帮上驴而去,方从正准备去别处,就听扒土救援的那人,再次高叫起来。


    “鸟,那上面有鸟!”


    “还有兽,天呐,那么大一只神兽,长了七个脑袋!”


    “还有水,还有字……”


    “发光了,字发光了!”


    “大人!大人!快来看,快来看!”


    ……


    大惊小怪的人全都看向方从。


    方从无奈,只能走近。


    然后,他便透过塌陷的泥尘,到了一块洁白的巨大玉壁。


    其上,流光溢彩,雕刻精深。


    无论什么生物,看来都像活着的一般。


    “大……大人,这是何物?为何看起来像狐狸,却长了七个头,还有它的眼睛,每个头上三只眼睛,中间那只还是竖的……”


    “大人,这是水纹吗?刻得好自然,看起来就像真的有滔天巨浪一样……”


    “哎呀不好,它在看我,那只独脚的牛在看我,它的眼睛是红色的,血一样的红……”


    “大人,这是字吗?怎么那么复杂,好像画一样……”


    底层河工,天然就对上官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就觉得他们一定是读过很多书,见过很多东西,懂得很多道理的。


    因此,就问得七嘴八舌。


    但也不是没有真知灼见,此刻,就有一个老者,狠狠握住了他的衣袖,急切道:“大人!大人不好!这些是玉,毫无瑕疵的万年美玉!我家制玉匠户出身,决计你可能认错。先前有泥土包裹还好,如今露了出来,如何能够挡住众生贪念?必然会开凿抢夺。如此宝物,决不能放任破坏……”


    谁知,他不说还好,话没落音,就有人大叫道:“什么?万年美玉?!”


    说着,他便猛地扑到了壁上。


    因为常年被淤泥包裹,实际玉壁裸露可见的部分并不多。


    那人着急忙慌地就开始用衣袖擦拭,有坚硬之处,甚至还不忘吐口水软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