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7章 拔营

作者:底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团和气后,结党营私的大臣们各自散去。


    其中笑得最真诚的就是方从。


    因为此行不仅他的职位有利于谋算,就连目的地都恰巧为谋算而生。


    到时候只要见机行事,就有可能一举打通沣晋。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没亮,京外大营便开始埋锅做饭。


    喧闹的声音将劳役营寨也给吵醒,他们这才想起来要随队出征,于是也开始做饭。


    城内则九门洞开。


    羽林金吾等亲军早早排列在御道两侧,充作仪仗兼护卫女帝安全。


    日头升起时,宫门打开。


    女帝龙辇在太监侍卫环拱下缓慢出宫。


    一队传令兵在御道上策马狂奔。


    首先命京营先锋军开拔。


    然后是城外大营五千人充作前军,五千人充作左军,五千人充作右军,同时出发,为女皇护驾。


    城内羽林则分出一部三千人,跟随在前军后面,作为警跸之军。


    然后便是三万中军,前前后后将女皇亲军团团围住,保护的密不透风。


    这么大动静,光是出城都耗费了半日时光。


    等大军彻底北移,民夫,河工们才被催促着运送粮草物资上路。


    “早知道,就不起那么早做饭了……”


    “我肚子都饿了。”


    “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吃下一顿。”


    ……


    随河工前行的方从,听到队伍开始议论抱怨。


    这时,吏员崔昊出声道:“莫慌,再前进一段就能扎营吃饭了。”


    “大人莫不是在哄小的?”有个老者不太相信。


    “就是,哪有刚出发就扎营的?前后不过二三里路,不如不走!”


    “起码营中有搭好的锅灶,还有填平的炕土!”


    “怎么也不可能就挪二三里吧?”


    “闭嘴!”这时,一个老河工听不下去了,大声斥责道:“你们懂什么?这叫军法。前部开拔后,无论何时后营都得立即跟上。等到申初(下午三点),大军就要开始选择营地,造寨做饭,那时我们后营也得跟着驻扎,哪怕只走了二三里……”


    “原来如此!”


    有人恍然大悟。


    有人则道:“那老董,你是个积年的军汉吧,怎么混成了河工?”


    “河工有啥不好?”老董一翻白眼:“跟着大军,每日里不急不慌,不耽误吃饭。就算遇到敌人劫营,那也是先打中军,与我等无碍……”


    有人笑道:“这么一想,还真是。”


    “比当兵的强。”


    “老董,你还没说,你是怎么混成河工的。”


    “对呀,老董说说!”


    七八个人一道开始起哄。


    老董道:“那有甚么不好理解的?我老汉在边军当了三十多年兵,年过五十就退回了老家。老家里就一个侄儿,本该轮到河役,但家中不能没有壮丁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折在外面,一家子人就绝了后。没办法,只能老汉我顶上来。”


    “原来如此!”


    “那你做了几十年边军,就没点积蓄?”


    “怕是舍不得银子吧?要不拿二两出来,有的是人愿意顶役,你也能落得清闲。”


    “你娃顶个球!”老董怒道:“边军哪里有钱?自从圣驾临朝,我大宋边军就一退再退,莫说战利,就连两餐都顾不周全,营寨里到了冬天,饿死冻死的不计其数……”


    “那么惨?”


    “别说了!”崔昊急忙出声打断他们:“圣朝战事,岂是我们可以议论的!”


    众人这才想起脑袋上的刀来,不敢再言。


    不过经此一事,倒是没有人再叫饿。


    又行了大约半个时辰,果然前方传令,安营扎寨。


    “还真就只走了三里多!”一个少年,用手比划着河工老营。


    那老营里的一个个灶坑,居然都能历历在目。


    “唉,没法,赶紧铺草埋锅。”


    “大人,我们在哪扎营?”这时,终于有人想起了身穿红袍的方从。


    毕竟是大宋所有河工的总头目,不请示说不过去。


    方从抬眼看了下地形,指着一块临河的高地道:“就那!”


    于是,众人又开始推车前往。


    “为啥选高处?不如就在路边,平坦好走,推车也不费劲……”


    有人嫌累,忍不住出声抱怨。


    “就是!一路走过来都没那么耽误功夫。”有人附和。


    老董怕他们得罪方从,急忙道:“究竟是少年人,见识短还不自知!你道大人为何选高处?”


    “为何?”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这玩意扎营后下起雨,平地洼地就会积水,到时候,你娃儿还怎么睡觉?不睡熬一夜也能过去,草湿透了可就会被沤烂,莫不成以后你都睡地上?再则,临近河流,取水用水都方便。就算万一遭遇敌袭,背后有河,也不虞被抄后路。”


    “还有这么些道理?!”


    “当然,学问大着呢,以后记得听大人的就没错。”


    众人心悦诚服,开始卖力推车。


    扎营实际很繁琐。


    划定区域,搭帐篷,垒灶,取水……等到忙完,天已经渐渐发黑。


    等吃完饭就彻底黑了。


    所有人各自归位。


    作为现场最大的官员,方从当然不用亲自动手。


    他的指挥帐篷也没有选在中心,而是最边缘的位置。


    没过多久,崔昊便走进帐篷抱拳道:“大人,朝廷派下巡防使前来校点。”


    方从出去,果然见到一个身穿绣袍的太监,带着几十铁骑等在营旁。


    “原来是御马监全公公……”


    方从呵呵一笑。


    他现在是从三品,对方见到他要先行礼。


    “不敢不敢,全德见过赛大人,请恕盔甲在身,不便下马行礼。”全德在马上抱拳说道。


    “你我关系,何须客套?”


    原来,两人都参与了昨晚的结党营私,属于名副其实的自己人:“不知公公此来,可是有女圣旨意?”


    “那倒没有,只是奉旨寻查,二三十万的队伍,可不能出了差池。”


    虽说大宋此次正规军只出动了五万,但配套的辅军,民役,河工却不下二十。所以才有二三十万的说法。


    “自然自然,公公辛苦。”


    “奉命入营巡视,还请大人见谅。”


    “请。”方从命人打开营寨,一骑唤行入内,没过多久便跑了出来。


    全德当先道:“大人治营严谨,深合军理,佩服佩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