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4章 接见使者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正当藩邦四夷的朝贺使团陆续抵达长安之际。


    新晋工部尚书宇文恺,会同户部尚书于翼,与三省六部大佬通气后,确定了沿官道兴修水泥作坊的计划。


    之所以能够得到诸位大佬的支持,与小皇帝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起初。


    有人还考虑这会不会劳民伤财?


    毕竟,统一之战虽然很顺利,但依然消耗了不少民力、财力。


    可当他们见识了水泥的作用,知道乃陛下力推之事时,全都放下了顾虑。


    这么些年来。


    朝廷中枢大佬已经习惯了宇文衍天马行空地鼓捣新鲜玩意。


    同时也习惯了少年天子的“英明决断”。


    看似无厘头的事情,背后都饱含深意。


    决策确定后。


    工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


    在关中平原,以及长安至洛阳官道沿线为水泥作坊选址。


    此事也就一众高层知晓详情,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倒是入京朝贺的使团,成了各大小衙署官吏,以及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对象。


    大家也开始体会到南北统一后国家的强大。


    京城大街上。


    看到各国使团成员充满新鲜、好奇、震撼的目光。


    作为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子民,自豪感、归属感、优越感油然而起。


    深秋过后。


    冬日渐临,大雁南归。


    鲜红似火,色彩斑斓的枫林肆意展现自我的炫烂风采。


    伴随着萧瑟的凉风。


    枫叶缓缓掉落,左右摇曳,自由欢快,怡然自得。


    最后与大地亲密接触,发出清脆的沙沙声响。


    林间铺满了一层令人迷醉的红妆。


    时间来到腊月。


    天元六年走到了尾声。


    东北库莫奚,契丹,靺鞨,室韦四大少数民族,


    雪域高原大小部落。


    以及东、西突厥,西域、南洋诸国的朝贺使团陆续抵达长安。


    京城街道上随处可见各式奇装异服的藩邦人士,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些使团蒙受鸿胪寺的热情接待,吃住行都做了妥善安排。


    使团成员大多住在鸿胪客馆,这是朝廷接待外来使臣之所。


    此次,四夷皆来,人员众多,根本住不下那么多。


    有一部分安排在了四方馆。


    这些“馆”相当于后世的酒店,为宾客提供餐食、住宿等服务。


    当初。


    小皇帝下诏改造驿站,允许民用,设计图纸就借鉴了后世酒店的模式。


    几年之后。


    其风格和经营方式被一众客栈、酒楼效仿。


    朝廷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后,进京商队逐年见涨。


    商贾云集,极大地促进了客栈行业的发展。


    如今。


    整个京城,大小客栈数上千家,或多或少都受到民用驿站的影响。


    今年的京城格外热闹。


    还只是腊月初。


    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各种民俗活动层出不穷。


    这是在朝廷的刻意推动下呈现出的景象。


    万邦来朝。


    正是展现华夏文化底蕴的最佳时机,小皇帝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做糕点,剪窗花,糊灯笼,写对联,逛大市,变戏法,唱戏,评书,奏乐


    一众使者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一样样地感受别具特色,恢弘深厚的华夏传统文化。


    美轮美奂的“物”。


    令人敬畏的“礼”。


    不可思议的“艺”。


    处处都是灿烂文明的体现。


    腊月十五。


    天元六年最后一次大朝会!


    大周皇帝在金碧辉煌的正武殿接见各方来使。


    宇文衍身着青色黑底十二纹章冕服,头戴通天冠,端坐在纯金打造的金龙宝座上。


    目光炯炯地打量着殿下一众朝臣。


    这种大权大握,居高临下,俯视天下苍生的王者霸气令多少帝王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君臣见礼后。


    鸿胪寺卿长孙晟出列。


    禀报藩邦四夷入京朝贺,觐见天子之事。


    “准!”


    皇帝金口一开。


    按鸿胪寺安排好的顺序,使者开始入殿朝拜天子。


    “突厥使者参见大周皇帝陛下!”


    率先进殿的是东突厥使者。


    右手按于胸前,躬身行礼。


    一身貂皮裘衣,满脸络腮胡子,说话瓮声瓮气,尽显草原汉子的粗犷豪放。


    东突厥与大周和亲,如今两国交好,关系缓和。


    使者满面笑容,言语间也透露出几分亲切。


    说话间。


    从怀中取出国书献上。


    墨言走下台阶接了过去。


    “免礼!”


    “赐座!”


    “大周与突厥乃姻亲,朕的老丈人一切安好否?”


    宇文衍也是面带微笑。


    语气温和,给足了突厥使者面子。


    “谢皇帝陛下!”


    “大汗一切安好,喝酒,吃肉,打阿波,其乐无穷”


    突厥使团月初就已经抵达长安,得到太皇太后阿史那氏和贵妃木兰的接见。


    得见老家来人,两人分外的开心,问长问短,聊了个把时辰。


    不但留他们用膳,末了,还有赏赐发下。


    使团成员受宠若惊。


    心里欢喜得紧,对大周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另外。


    还与朝廷就商贸之事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赢的贸易意向。


    朝臣附和使者欢笑起来,殿内一片轻松祥和的气氛。


    宇文衍嘴角一咧,眉眼带笑地点头说道。


    “那敢情好,回去后代朕问个好”


    “小人谨记!”


    使者拱手应答,被墨言引到一旁入座。


    接下来。


    进殿的是西突厥使者。


    也是草原汉子的装束,一看就知道与东突厥使者是一家人。


    但此时。


    却有那么点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感觉。


    来人是阿波可汗的属下,毕竟明面上他是西突厥的大可汗。


    不过。


    达头可汗也秘密派人送了份贺礼过来,只是无人知晓罢了!


    两人恨意滔天地互瞪了一眼,西突厥使者上前见礼。


    礼节性的问候后,走到东突厥使者旁边入座。


    伴随两声冷哼,互相看不顺眼地把脸扭向一旁。


    看他们剑拔弩张,彼此嫌弃的模样。


    殿内朝臣却是满面笑容,望向宝座上少年天子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这可是陛下亲自布局,命长孙晟远赴大漠突厥王庭,经营数年得来的成果。


    想想。


    若是突厥不分裂,北方盘踞一个虎视眈眈的恶狼,大周绝对不能如此轻松地实现南北统一!


    这都是陛下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精心布局所达成的丰功伟绩。


    如今华夏一统,国力愈加强盛。


    以前觉得突厥乃是心腹大患的忧虑感消失不见了。


    似乎一夜之间。


    凶猛险恶的苍狼成了温顺可爱的小奶狗。


    再也对大周构不成威胁。


    国家统一带来心理上的微妙变化。


    不知不觉间在朝臣的思想观念中体现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