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5章 鸿沟运河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以农为本,以手工业,商贸为辅,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朕以为是可取之道!”


    宇文衍借助商业司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洛阳繁华的商业氛围,给在座的官员上了一课。


    杨尚希作为河南道刺史,对洛阳的商贸活动清楚得很。


    听了皇帝的话,不由地陷入沉思当中。


    当晚。


    墨言从洛阳城的“全猪宴”酒楼传膳进宫,宴请了一众官员。


    酒楼自打落地洛阳,就以其独特的风味,新颖的经营方式迅速火爆起来。


    猪肉被视为“贱肉”的刻板印象得以改善。


    “御用膳食”的背书,让一些以猪肉为贱的老古董乖乖闭嘴。


    在宇文衍的授意下。


    酒楼每开到一处,都会招收大量学徒,传授烹饪全猪宴的厨艺。


    只有在民间普及开来,才能促进生猪的养殖,让更多的人有肉吃。


    第二天一早。


    御驾改走水路,从洛阳乘船出发。


    赵王宇文招,刺史杨尚希亲自送到码头,目送皇帝一行登上战船。


    这种船结合了车船和帆船功能。


    底舱装有桨轮,用人力或畜力推动船只前进。


    同时也装有桅杆风帆。


    这是比五牙战舰低一级的战船,可容纳作战军士两百余人,称之为“黄龙战船”。


    旌旗飘扬,鼓声擂动!


    帆影重重,战船顺流而下。


    傍晚时分。


    航行到荥阳郡黄河边上的广武山。


    广武山被一道南北走向的裂谷一分为二,人们称其为广武涧。


    谷底有一条先民开凿的运河——鸿沟。


    楚汉争霸时。


    刘邦和项羽就是利用深涧的这道鸿沟,在广武山上隔河对峙。


    象棋里的楚河汉界,指的就是这里。


    相传这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一条水道。


    战国时期的魏惠王对其进行疏浚、开凿。


    连接济水、汴水、泗水、睢水、颖水、涡水等河流,沟通了黄河、淮河两大水系。


    使得中原地区拥有了便捷的水运通道。


    同时,也灌溉了沿岸大片的农田。


    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近千年,一直都是黄淮之间主要的水运通道。


    战船从黄河转而向南航行,从鸿沟入口进入广武涧。


    深沟巨壑中,苍山绵延,崖壁参差,石峰峥嵘。


    历史上。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其实是在自然河流水道,以及前人开凿的运河基础上进行疏浚、取直、联通、拓宽。


    最终形成一条沟通南北五大水系的运河通道。


    否则,就算死再多的人也不可能短期内完工。


    通过广武涧。


    转而向东,经过荥阳郡治所郑州城,进入圃田泽。


    圃田泽是由黄河水倒灌形成的湖泽,水面方圆数十里。


    荥阳郡本是荥州,撤州设道,合并郡县后,重新设立的行政区划。


    后世郑州名称,出于历史上杨坚“以隋代周”后,改荥州为郑州。


    如今是荥阳郡治所城池的名称。


    驶出圃田泽。


    再往东百余里,就到了汴梁郡治所大梁城(开封)。


    大梁城始建于战国魏惠王从安邑(山西运城夏县)迁都至此。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


    秦兵从鸿沟引黄河水淹大梁城,魏国都城从此被平为丘墟。


    秦朝于大梁故地设开封县。


    两汉,魏晋南北朝均沿袭这一建制。


    大周立国后改为汴州。


    宇文衍没有在郑州城和大梁城上岸逗留,只是传诏两郡太守上船觐见圣驾。


    值此机会,小皇帝正好接见沿途各郡县官员。


    了解当地民生,顺便考察一下这些父母官。


    当下。


    人们把黄河到大梁的这一段鸿沟称为汴水。


    从大梁城至颖水的一段称为蔡水。


    离开大梁城,运河转而向南,进入蔡水河段。


    清风习习,水光粼粼。


    运河两岸,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百姓。


    看到站立船头的士卒,全副武装,身姿笔挺,目不斜视,威武不凡,众人都是交口称赞。


    宇文衍本来还打算到甲板上走走。


    可一想到岸边热情的百姓,想想还是算了。


    只能在船舱里泡下功夫茶,看看书,逗逗银月狼玩。


    之前走陆路时,他全程骑马,小狼则是待在马车里。


    可不敢让他到处乱跑,以免惊到军中马匹。


    “陛下,此去陈郡淮阳城四百余里,顺风顺水,两天就能到,比起陆路那是快多了。”


    王鹰看着舱壁上悬挂的水运路线图,不禁感叹道。


    “那是当然,走陆路,不论是骑马还是坐车,马匹和人都会疲累。”


    郧国公也笑着说了一句。


    在交通落后的古代,航道就相当于后世的高速公路。


    比起跋山涉水的陆路来,确实要省时省力得多。


    而且,水运的成本也比陆路运输要低得多。


    就拿粮食运输来说,陆路所需的成本至少是水运的二十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宇文衍亲政后。


    就诏令都水监对南下的古航道进行了清淤,修缮,保证航线通畅。


    “是的,所以水运航道就是国家的生命线,绝对是重中之重!”


    “若是能开凿一条北起涿郡,经洛阳,扬州,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一直延伸到江南杭州的运河,那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小皇帝盯着水运图,脑子里想着的是历史上隋炀帝打通的隋唐大运河。


    一条让他背负千古骂名,又让其名垂青史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伟大的运河是在无数先人开凿出的古运河基础上实现的。


    隋炀帝开创性地将其南北贯通,功绩是肯定的,但不能全部归结于他一人身上。


    看到宇文衍指着航运图说出心中的设想。


    韦孝宽,王鹰,墨言三人都呆住了。


    “陛下,这…这工程也太大了吧,怕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数十年才能完工!”


    “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这事但凡出点差池,都是劳民伤财,动摇国本……”


    反应过来的王鹰和韦孝宽顿时急了,连忙劝谏。


    “其中利害,朕自然清楚得很,不会莽撞行事!”


    开什么玩笑?


    杨广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结果大好河山便宜了外侄李渊。


    宇文衍好不容易改变杨坚“以隋代周”的历史走向,怎么可能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运河肯定是要修,就看怎么个修法!


    “来,来,来,喝茶!”


    小皇帝笑着给二人面前的茶杯续上热茶。


    “陛下,你和郧国公喝吧,臣去战船各处巡视一下。”


    王鹰说着起身出了船舱。


    “郧国公,陪朕走上一局?”


    “老臣舍命陪君子!”


    墨言取来棋盘。


    摆放在案桌之上。


    君臣二人下起了象棋。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