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1章 终于要来了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 陈朝竟敢接纳西梁臣民,属实不把大周放眼里,战吧!”


    尉迟迥虎目圆睁,铁拳紧握。


    “臣等推演无数,考虑过出兵时,西梁反水,不曾想萧岩、萧瓛二人如此心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老臣还真希望陈叔宝硬气点,收到国书后别怂!”


    李穆和韦孝宽胸有成竹,余生唯一期盼的事或许就是南北统一了。


    自古言战,讲求师出有名。


    国家统一。


    本就占据大义,唯成败论英雄,无人敢有非议。


    陈朝若是不理会国书上的合理正当要求,正好给了大周一个出兵的理由。


    战争的导火索。


    往往是由无关痛痒的小事扮演,有的是突发状况,有的是人为制造。


    “陛下,臣亦力主出兵。”


    “但战争无小事,需做最坏的打算,一旦久战不决,该如何应对?”


    乐运此时说这样的话有些不合时宜,却让亢奋的众人冷静了下来。


    也就他这种抬着棺材上朝也要劝谏周宣帝的主,敢于泼这样的冷水。


    宇文衍听了,开始也有几分不悦。


    实现统一大业。


    就应当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气魄。


    有兵锋所指,摧枯拉朽的必胜信念。


    可转念一想,他说的也没错。


    战争无小事。


    一旦陷入持久战,刚刚喘口气的万千百姓又将回到苦难当中。


    “承业,每次推演你都在场,以我朝实力,绝无不胜之理。”


    “再说了,凡事无绝对,逢此数百年未有之机遇,何须瞻前顾后。”


    “一个字,干他娘的……”


    尉迟迥不乐意了。


    作为战场上的猛人,他最见不得婆婆妈妈那一套。


    “蜀国公,你那是四个字!”


    乐运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却是没和他争辩。


    “你甭管几个字,两个字也是干他娘的……”


    两人对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一扫而空。


    “郧国公,申国公,你们意下如何?”


    宇文衍一脸笑意,征询二人的意见。


    他们德高望重,真正的国之柱梁,小皇帝想要出兵必须得到两人的支持。


    “回陛下,臣盼这天久矣,若得偿所愿,死而无憾!”


    韦孝宽作为正统汉臣,对于国家统一,再现强汉,有着非同一般的执念。


    “老臣亦是如此,能实现武帝遗志,九泉之下有颜觐见先帝了……”


    两人已是七十五六岁的高龄,对此早已迫不急待。


    “好,既然诸位均无异议,那便定下来了!”


    “接下来,咱好好商议出兵事宜……”


    宇文衍龙颜大悦!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休养生息,操练兵马。


    终于到了结束神州大地分裂数百年局面的历史时刻。


    经过几个时辰的讨论谋划,定下基调。


    随即传召六部大佬,继续商议具体细节。


    如此重要的统一战事。


    必定是举全国之力,朝中各部须通力配合,容不得半点差错。


    吏部尚书宇文贞,户部尚书于翼,礼部尚书宇文善,刑部尚书宇文椿,工部尚书宇文贤。


    五人初闻出兵决定,当即亢奋起来。


    自从宇文衍挫败杨坚矫诏夺权阴谋,强势亲政以来,统一之事便成了朝堂共识。


    大周以武立国,以战发展壮大。


    对于战前准备,有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准则。


    经商议,一致决定秋收之后发兵。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正好用于战前动员,以及粮草、战备的运输。


    至于出兵策略,拟定以西、中、东三路大军同时进发。


    “陛下,出征将领您可有决断?”


    王轨立于疆域图下,讲完兵部推演的战略战术,望向小皇帝问道。


    平陈统一之战,谁都希望能披甲上阵,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在座的知道他们是基本无望,能放几个族中后辈随军就知足了。


    帝王的权力制衡术,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何况。


    兵部开始战事推演后,宇文衍就让王鹰,元氏兄弟,李药师他们全程参与。


    皇帝心中所想不言自明。


    “西路军以杨素为行军元帅,下设两路大军,率水军从永安下水。”


    宇文衍早在天元元年(581年)就派遣杨素于长江上游永安三峡段打造战船,训练水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四年已过,利刃出鞘就在当下。


    朝中大佬也是后来才知晓,皇帝这么早就开始布局平陈之事了。


    要知道,那时候的小皇帝才九岁,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实在过于妖孽。


    不过,亲近的大佬们早已见怪不怪,内心还多了几分崇敬。


    “杨素六年前曾随郧国公南征,勇猛善战,足智多谋,此路元帅他是当得……”


    “嗯,陛下慧眼识珠,杨小子和贺若小子都成长起来了,已经能独当一面!”


    王轨和韦孝宽都非常认可二人的能力,其他人也点头称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四人是中生代将领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历史上,他们都是平陈之战的绝对主力。


    贺若弼和韩擒虎还因抢首功一事,在杨坚面前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拔剑相向。


    杨坚为了制衡两位悍将,厚此薄彼。


    重赏贺若弼,恩遇有加,对于最先攻入建康城,生擒陈叔宝的韩擒虎却轻拿轻放,一笔带过。


    使得贺若弼恃宠而骄,目空一切,口无遮拦,最后祸从口出,被杨广赐死,不得善终。


    如今,两人分别为河北道和辽宁道总管,镇守一方,平陈大业和他们无缘了。


    “中路军以郯国公王轨为行军元帅,元胄为行军总管,下设三路大军,屯兵江陵,随时渡江南下。”


    宇文衍此话一出,连王轨自己都没有想到皇帝竟然点他的将。


    其他人也是一愣,随即一想,也就释然了。


    小皇帝这是为以后做打算,故意给王轨刷一波军功和威望。


    毕竟。


    韦孝宽,李穆,尉迟迥年纪都不小了。


    一旦三人离世,需要一个能镇住场子的朝臣顶上来。


    目前来看。


    满朝文武,也就只有王轨资格最老,威望最高。


    作为武帝近臣,陪同先帝东征西讨,能征善战。


    为人刚正不阿,忠君爱国,待人以诚,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宇文衍居正阳宫时,便利用肥皂营生向宣帝开口把他要了过来。


    和颜之仪,乐运一起,是最早追随他的朝臣,深受其信任。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