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9章 苏威拜年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每次小皇帝和鹦鹉斗嘴,一旁的宫女就忍俊不禁。


    吃完蛋蛋大餐的鹦鹉依偎在宇文衍怀里,眼睛微眯,任由他撸着自己光滑的羽毛。


    “陛下,苏大人来了。”


    这时,墨言上前禀报。


    “宣!”


    小皇帝让鹦鹉飞走,竹竹端来温水让其洗手。


    “臣参见陛下,恭贺新春万福!”


    “无畏来啦,同贺同贺。”


    宇文衍一边泡着茶,示意其茶台前入座。


    “谢陛下。”


    苏威拱手谢恩后坐了下来。


    “商业司设立以来,你辛苦了。”


    “商税成功落实,你当属首功!”


    商业司专门负责一切商贸活动,以及商税的征收。


    宇文衍当初只是提出了设想,实际事务全是苏威一点点去完成的。


    其父苏绰辅佐太祖宇文泰治国,创立大周国祚根基。


    不愧是名臣之后,苏威自小以父亲为榜样,家学尚好。


    商业司在他的经营下,从无到有,慢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体系。


    不论是国内商贸活动,还是对外贸易,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促进了商业繁荣,同时也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不敢当!”


    “臣自小熟读盐铁论,对桑弘羊的商道学说甚感兴趣,每每读到都有新的收获。”


    “商业一途,学无止境,接触越多,愈感自身不足。”


    “陛下有关商道之言,臣以为远在桑公之上……”


    当初宇文衍接见苏威,和他聊到有关商业之事。


    其实他在理论方面也知之甚少,只是把后世一些商业模式说了一通。


    苏威从这些碎片化的言语中,敏锐地捕捉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


    自己尝试着去理解,运用,并取得不俗的效果。


    “朕那就是随口之言,你觉有用便取之。”


    “泱泱大国,无农不稳,无商不富,二者皆重,绝不可以轻重其一。”


    “没有桑弘羊,就没有汉武帝的开疆拓土,打仗归根结底打的就是钱……”


    宇文衍一边说着,倒上两杯茶水,示意苏威用茶。


    “臣一定再接再厉……”


    看来皇帝这是希望自己成为桑弘羊一样的人物啊。


    苏威一脸激动,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据初步统计。


    天元四年全年,商税总额将达到一千二百万贯以上。


    已经远远超过租调赋税的八百万贯。


    直接让国库收入翻了一倍不止,朝中一些原本反对商税的大臣也乖乖闭嘴了。


    “听说你还到算术馆学习珠算去了?”


    宇文衍品了一口茶,笑着看了苏威一眼,问道。


    到目前为止,对他的工作还是相当满意的。


    “是的,陛下!”


    “珠算妙用无穷,真的是伟大的开创之举。”


    “臣要求商业司的所有人员必须精通珠算,尤其是统计人员……”


    利用天元数字及相关符号表达的新算术,得到广大数论爱好者的推崇。


    特别是珠算和新兴统计方法,被各级官府主簿、记事,以及商行掌柜们视若珍宝。


    宇文衍让算术馆的甄族开设培训学堂。


    使得算术馆从一个兴趣小组转变成可盈利的机构。


    新算术走上正轨后,小皇帝又把他记忆中的几何内容写给了甄族。


    让他和算术馆的同仁好好研习,编纂一部“几何原本”出来。


    其中涉及到平面、立体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等。


    这些知识都是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应用到的。


    “嗯,你做得很对!”


    “计算和统计都是一门学问,要求精准,细致!”


    “精确的统计数据不仅能对某项工作知根知底,同时也是朝廷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


    君臣二人就商业司相关事项进行了深入交谈。


    到目前为止,大周把铜铁金银几种重要的矿山开采权收归中央。


    由朝廷统一探测,开采,不允许私自开矿。


    而盐和茶叶这两种重要的贸易商品,却没有实施专营。


    民间可以自行晒盐,贩盐,经营茶山,制茶等。


    朝廷掌握了最先进的食盐提纯技术,所产高品质雪花盐由华夏商行专卖。


    能够有效控制盐价。


    同时,不禁止民间晒盐贩盐,也是让利于民,让一部分百姓能以此谋生。


    至于茶叶,也是朝廷让利的产业。


    华夏商行会定一个相对合适的收购价格,保证底层茶农的利益。


    其他茶商想要串通一气,低买高卖,就行不通了。


    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华夏商行,自行定价。


    让利于民,藏富于民,正是宇文衍所主张的。


    国富,不一定民富。


    民富,国才能真正富强!


    “苏卿,让少数人富起来的商道算不得什么。”


    “唯有让大周子民都富起来,那才是正道之光……”


    说着,小皇帝不禁感慨了一句。


    “陛下爱民如子,胸怀广大,臣受教了!”


    苏威深深地看了眼前的少年天子一眼,起身长揖,正色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宇文衍点了点头,给茶杯续上热茶。


    “陛下,玻璃制品工坊产量上来后,臣准备先在各城开设珍品楼分号。”


    “至于那些胡商,先吊一下他们的胃口,等过上几年再说……”


    说起华夏商行旗下的营生,苏威也是颇为自豪。


    有着国字号的背书,不论做什么生意,那都是只赚不赔。


    若是进行垄断专营,那更是赚钱如流水。


    当然,其中需要杜绝内部人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因而,一开始,就针对华夏商行商贸活动制定了详细、严格的规章制度。


    一些情节严重的情况还写进了大周律。


    轻则丢官流放,重则抄家掉脑袋,家人受牵连。


    宇文衍可不希望好好的国字号商行,到头来年年亏空,却养肥了一大批蛀虫。


    “嗯,这个可以!”


    “好东西自然是自己人先用了再说。”


    “让胡商馋上些年月,等产能过剩了再向他们发售……”


    小皇帝深以为然。


    这段时间正好让胡商们把少量玻璃制品带回去,事先宣传一波。


    数万名胡商长期居于长安城,大多是西域商人。


    就可以想像途经河西走廊的这条商路有多繁荣。


    若是西行,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往来的商队。


    驼队,马队铃铛声声,川流不息。


    看到鲜艳的周字龙旗和汉字商行旗帜,铁定就是中原的商队。


    这是一条凶险重重的征途,同时也是财富之路。


    在裴矩的经营下,大周境内河西走廊这段路途算是最安全的。


    随时都能看到沿途巡逻的骑兵小队。


    当下突厥内乱,无暇南顾。


    加上大周边境严防死守,小股部队想要南下抢掠无疑痴人说梦。


    而且两国和亲,双方处于和平时期。


    祈连山南面的吐谷浑被大周警告过了,胆敢抢劫往来商队,就行灭国之举。


    同时。


    大周也加强了双方的贸易往来,还允许他们的商队经河西走廊前往西域。


    能平平安安,和和气气挣钱,吐谷浑也犯不上和大周过不去。


    因而。


    当下河西走廊,各族商队往来如梭,呈现一团和气,繁荣的景象。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