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9章 再征辽东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辽西,科尔沁草原。


    蓝天白云下。


    绿草茵茵,野花竞放,马牛羊成群。


    在西辽河中游,这片无垠的大草原上。


    也呈现出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宇文衍卡住历史发展的节点。


    把此地收归大周统辖。


    从此。


    朝廷有了河西走廊焉支山,朔方郡后套平原,辽西科尔沁三处养马场。


    辽西驯养的战马。


    除了满足营州府兵所用,还能给幽州提供一部分。


    历史上,隋唐时期。


    契丹倚靠此地,养得兵强马壮,一举走上历史大舞台。


    在随后几百年间,给中原王朝带来巨大的影响。


    潢水河谷连通坝上草原。


    贺若弼在此修建数座小型堡垒关塞,以城墙相连。


    构建了一套坚固的立体防御体系。


    直接断绝了突厥染指辽西的通道,保证科尔沁马场的安全。


    辽西郡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


    安定,便利的生活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少数民族百姓到此定居。


    中原地区也有一些自发性移民,来到此地。


    辽西的人口,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辽东郡。


    五万户移民被妥善安置。


    每家都获得官府分配的足量田地。


    加上自己开荒的土地,远超了他们的预期。


    开军府,办官学,设市建坊,高炉炼铁,完善驿站……


    辽东在贺若弼和太守的主持下站稳了脚跟。


    春播后。


    府兵集结,展开训练。


    辽东府兵达到四万余,与辽西相当。


    也就是说,短短两年多时间。


    营州总管贺若弼在朝廷的授权下,能够调派的军队已达八万之众。


    这就是兵农合一的好处。


    只要有根据地,只要有大周百姓。


    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抵御外敌,守护家园!


    长此以往。


    疆土就能打上国家的情结,民族的烙印。


    六月。


    辽西,辽东两地集结四万府兵成军。


    靺鞨、室韦、契丹、库莫奚各出兵五千。


    按计划。


    大周联合东北四部,准备再次清剿辽东高句丽势力。


    六万联军,统一归贺若弼指挥。


    东风起,战鼓擂。


    明枪亮甲,军容齐整,气势高昂,霸气非凡。


    看着大周的威武之师。


    四个领兵的少数民族将军,不由地回头看了下自己的士卒。


    心中震撼不已。


    不愧是中原王朝,兵强马壮,远不是他们所能比的。


    贺若弼全副甲胄,手持陌刀,高站点将台上。


    用大喇叭进行战前动员。


    靺鞨作为其中实力最强的部落,也只派出了五千人马。


    其主力和上次一样。


    在东部对高句丽东北面的丸都城,国内城施压。


    牵制高句丽留守辽东的主力军队。


    贺若弼所率大军的目标,则是辽河下游沿线,以及整个辽东半岛。


    进一步压缩高句丽在辽东的生存空间。


    最好是一举肃清辽东所有残余,将其赶到鸭绿江以南去。


    面对拥有就近大后方,不用为补给操心的大周军队。


    辽东的高句丽势力就是秋后蚂蚱,蹦哒不了几时!


    所有抵抗,不过是垂死前的挣扎而已。


    高句丽平原王高阳成,也是深得祖宗保命之术。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投降称臣。


    此举数百年来屡试不爽。


    他们自认为把住了中原王朝统治者的脉搏。


    当贺若弼打下辽东城后,高阳成立马就派出了使者。


    向大周称臣纳贡,表示归附,并承诺不再侵犯辽西。


    可是。


    他如今面对穿越来的后世灵魂。


    小皇帝怎么可能放任高句丽再使出这样的招数?


    使者直接被贺若弼赏了二十军威棍。


    刮成大光头后,轰出辽东城。


    声称让高阳成在平壤洗干净脖子,等着大周军队前去取他项上狗头。


    使者连滚带爬,返回给平原王通报。


    这下,高阳成心里有点慌了。


    备下数倍于前的方物,再次派使者前往辽东城。


    结果,东西是收下了。


    使者还是一瘸一拐,光着个脑袋回去的。


    这次带回去的话是:


    撤走辽东所有军队,否则杀无赦!


    高句丽朝中一片大乱,似乎闻到了亡国的气息。


    有人要求平阳王马上撤走辽东军队。


    也有人力主死战到底。


    高阳成心里很清楚。


    与中原王朝硬碰硬,那就是自取灭亡。


    不甘心祖宗之法失灵的他,直接派遣使者前往长安。


    可是。


    根本就没见到大周皇帝。


    被鸿胪寺剃成了大光头,给平原王带回去的话是:


    让高阳成亲自到大周皇帝面前磕头谢罪!


    得到消息的高句丽王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算给他一百个狗胆,也不敢到长安去啊。


    在大周方面毫不松口的前提下,主战派和撤军派争得不可开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高阳成也不敢以身犯险。


    放弃辽东撤军心有不甘,开战又没有必胜把握。


    不过。


    大周军队在攻陷辽东城后,就停止了军事活动。


    除去那几支小股军队,不断地骚扰之外。


    似乎没有继续开战的迹象,这让高阳成稍微松了口气。


    不过。


    这一年,他老小子日子过得是提心吊胆。


    晚上睡觉都经常从噩梦中惊醒。


    辽东城。


    联军在贺若弼统领下开拔。


    大军直指安市城,建安城。


    ……


    京城长安。


    突厥使者送上国书,面见大周皇帝。


    请求和亲,延续两国秦晋之好。


    小皇帝在一众大佬的陪同下,接见了突厥使者。


    宇文衍表示,原则上同意和亲。


    回复国书,并让礼部备下聘礼,派使者一同前往突厥王庭。


    同时,任命长孙晟为迎亲大使。


    由出使突厥的使团,负责将新娘子接回长安。


    长孙晟一行滞留突厥两年多。


    已经达到既定目标,也该返回京城了。


    与此同时。


    朝廷下诏,解除对突厥的贸易封锁。


    恢复给前往塞外的商队办理出关文书。


    据突厥国书所示。


    和亲的是沙钵略与其可贺敦所生的嫡长女。


    可贺敦就是突厥大可汗的正妻,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后。


    此女名叫阿史那木兰,年芳二七。


    容貌犹如天仙一般,美得不可方物,是草原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反正国书上是这么形容的。


    极尽华丽辞藻,把人给夸上了天。


    事实上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长孙晟也没向小皇帝提及。


    不过。


    这可是关乎两国和平相处的大事。


    小皇帝相信沙钵略不至于给他送来一个丑八怪。


    而且。


    从太皇太后阿史那氏貌美的容颜来看。


    她的侄女应该不会差到哪去!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