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7章 有关商税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这还商议个嘚儿啊,娶了便是……”


    尉迟迥一句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就是,就是。”


    “国事重要,陛下为皇室开枝散叶一样重要。”


    “没错,等突厥国书一到,当即回复,让沙钵略那老小子立马把新娘送长安来!”


    ……


    众臣好一番闹腾后,这才平复心中的激动。


    北方的突厥,就像悬在大周头顶的一把利剑。


    现在。


    这个隐患终于出现了一道裂痕。


    对于大周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拜服!”


    王轨,颜之仪,乐运三人感触是最深的。


    他们第一次面圣时,小皇帝便说了突厥不足为患。


    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宇文衍吹过牛逼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这些大佬也是后来才知道。


    派长孙晟出使突厥,便是陛下有意布置的一手妙棋。


    和亲之事无须再商议了。


    小皇帝要是敢说不同意,大佬们说不定会跪死在他面前。


    接下来。


    众人针对以后如何应对分裂后的东西突厥做了深入探讨。


    宇文衍把他和长孙晟当初商议的策略简单说了一下。


    把基调定下来。


    具体细节便依据实际发展再做对策。


    众臣对于小皇帝两年前便做出如此长远的规划震惊不已。


    他们承认陛下早慧。


    但事实还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原本。


    有些人认为挫败杨坚夺权阴谋,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但若是有心考究的话,就会发现。


    自从宣帝禅位后,小皇帝就已经在做相应的准备了。


    “诸位爱卿,丝绸之路重开,西域胡商纷至沓来,大周商品贸易愈加繁盛……”


    “朕欲大力发展商业活动,开征商税,大家认为如何?”


    宇文衍成立商业司,有和他们通过气。


    但开征商税之事却是一直没说。


    当下的商贾,大多都有贵族官员的背景。


    要么是依附。


    要么直接是他们的部曲改头换面。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末流。


    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老爷不愿因此降低自家身份。


    但又眼热商品贸易带来的巨大利润。


    于是就搞起了“曲线经商,迂回捞钱”的策略。


    收罗一些有实力的商人做小弟,暗中为其商业活动提供便利。


    官商勾结,从中牟利。


    另一种就更为大胆。


    直接让族中部曲改头换面,从事商业贸易。


    小皇帝相信。


    在座的十一位大佬,肯定也有各自的商业获利来源。


    只是明面上,有身份地位的家族,会做出与商业活动保持距离的假象。


    宇文衍当然不会去戳穿。


    只要这些人还顾及这份脸面。


    就算开征商税,有损他们的利益,也只能哑巴吃黄莲。


    暂时。


    官商勾结的现象无法杜绝。


    但朝廷必须严格死守商人不能为官这一条令。


    一旦松开这道口子。


    官商完全一体,说不定就真的动摇国本了。


    资本不是洪荒猛兽。


    就如小皇帝设立的华夏商行,所得之利皆入国库。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或是赚他国之钱,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此乃良性可取的国有资本。


    但若是不受国家掌控,沦为私人谋利的工具。


    这样的官僚资本,对于国家的危害就是致命的。


    你想啊。


    要是华夏商行进行商贸活动,只是养肥了商行一众工作人员。


    以苏威为首的大小官员,更是个个腰缠万贯。


    商行账面上却年年亏损,国库分文未进。


    这种情况。


    对于国家的损害有多大,那是显而易见的。


    但宇文衍不能因为存在这样的风险,就不去做。


    只不过,得在朝廷主持下,尽力约束官僚资本,不断完善监察机制。


    当下丝绸之路上利润,大部分都被西域各国商人赚取了。


    他们吃肉,东方连汤都没喝上几口。


    这也体现出中原王朝控制西域的重要性。


    若是掌控了绝对的话语权。


    单单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利润,就能让大周起飞。


    这就是小皇帝设商业司,组建华夏商行的因由。


    丝路上的商贸活动,大周必须积极地参与进去。


    而且,要不断增加在西域的影响力。


    商业司刚刚设立时,有些朝臣是反对的。


    认为朝廷公然进行商业活动,多少有点离经叛道,不务正业。


    甚至。


    有个别腐儒认为此举有伤国体,给泱泱大周蒙羞。


    当初大朝会上。


    十一位中枢大佬,超过半数明确支持他。


    其他几人则表示不懂商业,不发表意见。


    有了决策层的支持。


    小皇帝直接无视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丢给大佬们去搞定。


    随着华夏商行顺利运转。


    各种商业贸易开始陆续带来利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半年时间,就给国库带来一百多万贯的收入。


    要知道。


    哪怕是统一北方后。


    朝廷全年的税收,折算下来也就六七百万贯。


    作为掌管大周钱袋子的大管家。


    户部尚书于翼开始旗帜鲜明地为商业司站台。


    朝堂上但凡出现反对的声音。


    他就会直接跳脚,而后狠狠的反击回去。


    读书人之间。


    哪怕争得面红耳赤,骂街都散发出夫子的儒雅,不带一个脏字。


    诸如竖子、老匹夫、厚颜无耻、卑鄙小人之类的用词。


    就已经算是达到水火不容,誓不两立的地步了。


    ……


    如今。


    宇文衍提出开征商税。


    于翼率先表示支持。


    “陛下,国之治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臣力主发展各种手工业,进行商贸活动,开征商税。”


    对于为朝廷财政开源之事,于翼都是举双手赞成。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他可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只要能让国库充盈,他就认同。


    “陛下,一旦发展商业,开征商税,恐怕连带着商人的地位水涨船高……”


    申国公李穆抚须思虑,一边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老伙计,不至于吧,区区商贾还能上天不成?”


    尉迟迥显然低估了资本的力量。


    李穆担心的是朝廷沾染上商税后难以脱身,最后朝权被资本左右。


    历史上。


    吕不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申国公,若是由朝廷主导,有序生产,规范经营,加强监察管理,也不是不可行……”


    颜之仪放下手中的茶杯,略显轻松地说道。


    “子升言之有理,朝廷制定规则,商贾翻不起浪来。”


    “只要支柱商品由华夏商行专营或主营,则发展商业无忧矣!”


    王轨和乐运各自发表了意见。


    乐运之言让宇文衍不禁露出几许意外之色。


    不曾想,他竟能想到这方面。


    朝廷把最大的蛋糕揣怀里。


    剩下的,就让天下商贾在朝廷制定的准则下各显神通。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