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6章 商业司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上善殿。


    小皇帝正悠闲地泡着茶。


    墨言领着一个精干的中年人走进大殿。


    “臣苏威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


    宇文衍抬了下手,指着茶台前的椅子,示意其入坐。


    洗了一个茶杯放在他面前,倒了个七分满。


    “谢陛下!”


    苏葳有些惶恐地坐下,诧异地看着小皇帝亲自为自己甄茶。


    他虽然是朝廷的官员,但却一直没有当值。


    而是躲在深山中隐居。


    说起他的出身,也是大有来头,属于关陇贵族。


    父亲苏绰。


    是太祖身边的肱股之士,深受宇文泰的重用。


    襄助其改革制度,创立计账法,户籍法等。


    他把汉族统治阶级的经验总结为六条,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称为——"六条诏书"。


    西魏时期,很多制度都是出自苏绰之手。


    为发展壮大当时羸弱的西魏做出了突出贡献。


    使得西魏在同北齐的较量中,逐渐从劣势转化为胜势。


    546年。


    苏绰因积劳成疾病逝,时年四十九岁。


    没有等到北周取代西魏。


    苏威五岁丧父,少年老成,好学,有贤名。


    后来北周代魏,被权臣宇文护礼遇,死皮赖脸把自己女儿嫁给他。


    苏威见宇文护专权跋扈,恐怕灾祸连累自己,便跑到深山中隐居,整日以读书为乐。


    却遭其叔父逼迫,最终还是做了官。


    周武帝诛杀宇文护后,没有为难他,还准备给他封官授爵。


    他却以生病为由推脱了。


    宣帝宇文赟登基后,拜授他为开府。


    历史上。


    杨坚掌权,篡位前要封他官,他也一样拒绝了。


    等到他成功以隋代周,把宇文皇室杀得干干净净,再请其出山,便欣然答应了。


    一直做到了隋朝宰相。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小皇帝也没有因为这个对他另眼相看。


    “令尊博学多才,乃开国重臣。”


    “朕每每读到其与太祖创业之初种种,仍是感慨不已……”


    “如今大周蒸蒸日上,百业待兴,无畏颇有乃父遗风,赋闲在家岂不是浪费?”


    宇文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苏威缓缓说道。


    无畏是苏威的字,既然是人才,那就不能让其闲着。


    “陛下谬赞了!”


    “臣虽隐于山林,但却一直关注朝中之事。”


    “陛下实行三省六部制,修立大周律,改造驿路,设大周钱庄,推广先进农具,开荒垦田……”


    “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开创之举,臣拜服!”


    苏威说话时,神情有几分亢奋,眼中闪着亮光。


    “那爱卿是否愿意入朝,帮朕排忧解难呢?”


    宇文衍帮其续上一杯热茶,很是随意地问道。


    “臣愿意为陛下,为大周鞠躬尽瘁!”


    苏威起身,对着小皇帝作了个长揖。


    一直隐居不出的他,竟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出山。


    “很好,这是朕的一些想法,你先看看……”


    宇文衍也不奇怪。


    如今朝堂稳固,天下安定,再端着,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他苏威精着呢!


    小皇帝说着。


    让墨言取了一本册子出来,交到他手上。


    这是宇文衍关于发展商品经济,鼓励贸易,征收商税的设想。


    从各行各业的手工业生产,到商品流通,市场贸易,以及商税征收方式,前景等方面着手。


    详细地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商业模型。


    苏威越往下看,心里的震撼越是强烈。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对他思想观念的一次冲击。


    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商业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如此巨大的积极影响。


    自古以来。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是每个朝代都奉行的国策。


    在生产力低下,社会资源少的古代社会。


    粮食的确是统治者眼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不能保证地里产出足够的粮食,就算有再多的财富也一样要闹饥荒。


    从商的人多了,种地产粮的人就会减少。


    这是重农抑商的最根本原因。


    另外,商业放开容易造就富贾,不利于国家统治。


    商而富则仕,一旦有钱人进入官场,金钱就能左右朝权。


    这是每个统治者都不愿见到的。


    最典型的就是吕不韦。


    从一介商贾做到秦国丞相,把持朝政,为所欲为。


    还有明朝的沈万三,私人出资帮国家修城墙。


    但皇帝朱元璋却容不下他这样的巨贾。


    朝廷主导下的商业行为。


    只要把商税严格执行下来,便能对商贾巨富起到抑制的作用。


    当下从事商业活动的群体,很多都是贵族地主。


    收取商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两极分化。


    不过。


    小皇帝后面还要面临一个政商分离的难题。


    政商一体,必然会滋生腐败。


    届时,贪腐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峻。


    但宇文衍绝不会因为害怕出现贪腐就放弃商业贸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陛下,农商并进,把握得当,对国家利大于弊……”


    “您准备从何处着手?”


    苏威看完,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情绪有些激动。


    “朕准备设立一个商业司,由你来做郎中……”


    宇文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单独设立商业司,不隶属于任何一部。


    管理大周商业活动,负责国家商品贸易以及商税的征收。


    这是小皇帝在商业领域的一次尝试。


    让苏威做商业司郎中,首先成立——“华夏商行”。


    组建商队,与西域及周边各国进行商品贸易。


    “华夏商行”,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国有企业。


    “商业司的用人准则:唯才是用,不拘一格!”


    “哪怕是胡商,只要有这方面的才能,都可以接收作用。”


    “臣遵命!”


    苏威跃跃欲试,有些迫不及待了。


    临走。


    宇文衍赏赐了一把横刀,两个番邦小娘子。


    苏威拱手谢恩,离开了皇宫。


    ……


    随着西域而来的商队越来越多。


    每天,都有胡商的队伍抵达长安城。


    河西走廊驿路上的商驿一下子热闹起来。


    京城客栈,坊市,青楼的生意也好了许多。


    坊市和街道上,随时能看到胡商的身影。


    大多操着一嘴浓重口音的瘪脚官话。


    也有极个别胡商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各种交流完全没有阻碍。


    这些胡商头子个个都是大款。


    妥妥的钻石王老五,放在后世的话,中原妹子随便泡。


    可在当下大周,他们也就只能去青楼买买春。


    良家小娘子可是没人会上竿子往他们身上凑。


    宇文衍也明令严禁超国民待遇出现。


    胡商精通商贸。


    会依据长安,洛阳两地价格的差异,把不同商品拿到价格更高的地方出售。


    比如有的琉璃饰品,长安卖一贯钱,但在洛阳却能多卖五百文。


    这都是他们熟悉大周市场环境后。


    在贸易中总结摸索出来的经验。


    以此,将手上的商品利益最大化……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