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8章 永安三峡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辽河平原。


    西北方向。


    在西部燕山山脉,和东南、西北走向的大兴安岭之间。


    有一个天然的豁口。


    那就潢水河谷(西拉木伦河)。


    潢水河与发源于燕山山脉的土河(老哈河)交汇,注入西辽河。


    在两河交汇处,及其上游地区。


    形成了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那就是——科尔沁草原!


    这个豁口,是从东北通往突厥草原,漠东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通道的另一端。


    便是大兴安岭西麓的锡林郭勒草原,以及燕山山脉北麓的坝上草原。


    历史上。


    草原游牧势力南侵的一条线路,便是经此豁口进入辽西,再往南进犯幽州地区。


    宇文衍交给贺若弼的任务。


    便是紧守此处豁口,把科尔沁草原牢牢控制在大周手里。


    在此秣马厉兵,训练出一支铁骑来。


    隋唐时期,这里被契丹控制。


    正是凭借此处水草丰美之地。


    契丹不断发展壮大,占据北方大量土地,成了与宋朝对峙的辽国。


    趁大周掌控辽西之际,宇文衍自然不会放过此等要地!


    等到训练出一支威武的马上之师。


    出豁口后。


    往西能够袭击坝上草原的突厥部落。


    往北顺着狭长的锡林郭勒草原带,可以一直杀到大漠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这里可是突厥的东部重地。


    也是后世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的龙兴之地。


    因而,立足辽西,控制潢水河谷这处通道。


    随时都可以让突厥,也尝尝被大周铁骑捅腚眼的滋味!


    如此重地。


    突厥为何没有把辽西纳入他们的统治版图呢?


    一是在此之前。


    中原王朝在辽西的存在感不强,突厥也就没有多大的危机感。


    二来,东北属渔猎文明,与突厥的游牧文明有些格格不入。


    说直白点,就是突厥没怎么看上这块地方。


    三是这里人口混杂。


    中原汉人,突厥人,高句丽,以及库莫奚、契丹、室韦、靺鞨各部杂居,管辖成本高,不划算。


    四是实力不够。


    比起匈奴和后来的蒙古,突厥实力要弱不少。


    总而言之。


    就算突厥不直接统治辽西,来自东北的威胁也少之又少。


    因而,突厥可汗放弃了此地的争夺。


    后来。


    阴寿扫灭突厥扶持的伪齐高宝宁残部,把高句丽势力赶回辽东。


    大周朝廷实际控制了辽西之地。


    此时。


    库莫奚、契丹、室韦、靺鞨四部的实力还相对弱小。


    这么好的时机,小皇帝怎么可能放过?


    所以说。


    让贺若弼任营州总管,绝对不是种水稻,防高句丽那么简单!


    ……


    七月底。


    巴东郡,永安县(重庆奉节)。


    一间破败的泥坯房内,传出一声长叹。


    “你个死鬼,叹个锤子气!”


    “不就是一个月么,想想办法就撑过去了撒……”


    “啷个撑嘛?”


    “老汉儿和娘年纪大喽,娃儿还小,我又被杨将军征调造船去了。”


    “就你一妇道人家,能有啥子办法哟?”


    “啷个撑?”


    “老娘既然嫁到你张家,哪怕是讨饭,也不会让老人孩子挨饿!”


    “你小声点,不要让老汉他们听着了……”


    房内窸窸窣窣间,传出一阵低声窃语。


    “死鬼,要不咱也去县上钱庄借点吧,隔壁陈婶都借了五贯钱。”


    妇人沉吟一会,对其男人说道。


    “那是朝廷借给百姓购买农具种子用的,用作其他的话要算利钱。”


    “算就算嘛,反正咱家开垦了百来亩田,一个月后收了谷子便能还上。”


    妇人显然比他男人更有主见。


    “那你明天去一趟县城看看吧!”


    男人也没其他办法,也就勉强答应了。


    “那行。”


    “睡吧,今晚你可得把老娘喂饱喽!”


    ……


    第二天。


    妇人分别去邻长,保长,村正那里,开具了文书。


    而后,赶往永安县城。


    当下。


    在乡间实行四家为一邻,五邻为一保,五保为一里(村),五里为一乡。


    一里百户人家,一乡五百户人家。


    到了县城。


    妇人远远便看到一座二层楼阁,屋檐飘扬着一个大大的“钱”字。


    走到近前,已经有不少百姓在排队了。


    门头牌匾上,“大周钱庄”四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


    钱庄门口,以及四周都有岗哨和巡逻的县兵。


    进到钱庄。


    长长的柜台上,设有九个开放式窗口。


    妇人被指引到一个窗口前,把准备好的文书交给柜台人员。


    “大人,张家村嘞,借五贯钱。”


    妇人露出和善的笑容,轻声说道。


    柜台人员从后面架子上找出张家村户籍资料,以及村正、保长、邻长的签名留底。


    与妇人交上去的文书一一校对,并询问一些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比如,说出与她为邻的另外三户家主的姓名。


    文书相当于后世的证明,有签名和指印。


    最大限度地防止有人假冒骗贷。


    校对无误后,填写一张借贷凭证,一式两份。


    把凭证和五贯钱一同交到给妇人。


    前后也就一盏茶的功夫。


    拿到钱的妇人,整个人都是懵懵的。


    作为一介平民百姓,竟然从官府借到了五贯铜钱。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半晌。


    在钱庄人员的提醒下,妇人连忙拿出个麻袋子,把五贯钱装了进去。


    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走出钱庄。


    五贯钱,小三十余斤,沉甸甸的。


    张家村就在县城边上,妇人抱着铜钱快速返回家中。


    到了家里,这才放心地拿出一贯钱来。


    这是朝廷新发行的“天元通宝”。


    铜钱表面光滑,字体飘逸。


    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铜钱都要精美。


    妇人年近七旬的婆婆看到这么些钱。


    着急忙慌地抱进房间,揭开床底的一块木板,露出一个坑窖。


    把其余四贯钱放进去后,盖回木板。


    还往上面铺了一层稻草。


    “娘,不用那么小心!”


    看着婆婆谨慎的样子,妇人不由笑了。


    “那可不行,财不外露,小心使得万年船。”


    “行,行,那您好生看着,我再进城买些粮食回来。”


    妇人说完,拿了个米袋再次出门了。


    长江永安段,正处于三峡位置。


    闻名遐迩的白帝城便是位于瞿塘峡北岸。


    唐代诗仙李白,在此留下传扬千古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段水流平缓的江岸边。


    此时呈现一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两个长约百米,宽五十米的船坞之中,正如火如荼地建造两艘战船。


    这里,正是杨素选择造船、训练水军的地方。


    按照小皇帝给的图纸,建造了两个船坞。


    经过造船工匠数月的研究,实验。


    终于掌握了宇文衍所说的“水密隔舱”技术。


    这些具有数十载造船经验的工匠,看到这个技术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打小生活在大江边的他们,对于沉船已经司空见惯了。


    一直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


    “水密隔舱”技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杨素告诉他们,这是皇上想出来的方法。


    希望他们能够掌握,发展这门技术。


    以后用来建造更高,更大的海上战舰。


    工匠们惊为天人,对于素未谋面的皇帝产生了崇拜之情。


    就连平时干活都更加有劲了。


    五牙战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几年后。


    将有一支大周水军由此扬帆启航,开始他们的使命征程。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