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章 过年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人相互打趣,气氛很是融洽。


    和几个信任的臣子私下聚一起,宇文衍从来不摆皇帝的谱。


    他们也慢慢接受了这种在陛下面前“放肆”的行为。


    “前辈可是大周栋梁,小言子,明日你去太医署取些人参鹿茸送府上去……”


    像这种千年难出一个的科技人才,宇文衍是真心希望他能健康长寿。


    “谢陛下隆恩!”


    之前,綦毋怀文向他禀报了这两个月来作坊的状况。


    高炉炼铁和灌钢法的整套流程已试验完毕。


    已经炼制了数炉,每炉出铁量达到4万斤(25吨)。


    和他一开始预估的差不多。


    綦毋怀文改进的灌钢法,使人们摆脱了“百炼钢”一钢难求的困境。


    现在有了大量优质的生铁,加上后世更为先进的灌钢法,实现钢材自由指日可待。


    经过不断地尝试,用新型钢铁铸造兵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五把兵器都有样品出来。


    但是为了能够达到宇文衍描述的终极性能。


    还得通过大量的性能测试,最终确定打造用料、方法、工序及蘸火介质等。


    据綦毋怀文讲。


    在武器铸造方面,他儿子和孙子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在这五把兵器的铸造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老人很是欣慰,没有辜负他当初为他们取名干将,冶子这样的名字。


    小皇帝也表态了,武器铸造不用着急,务必做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便是要考虑将来量产的可能性。


    一把两把没什么用,小皇帝要的是能够大批量生产。


    这样才能广泛装备于军队之中。


    特别像唐横刀和倭刀这种作为副武器的制式刀。


    争取所有的将士,甚至是衙役、捕快都能人手一刀。


    如此一来,单单是制式刀的需求量就得百万计。


    大周的府兵制还没像隋唐时一样,完全兵农合一。


    兵源大都还是官员贵族子弟,地主、富农家的男丁,少量自耕农男子。


    至于佃农和奴婢,根本没有成为府兵的资格。


    当下和隋唐时相同的是,府兵所用的马匹、武器甲胄等都要自行准备。


    所以,到时军队就算装备制式刀,也是要军士花钱买的。


    不过,府兵大多数都是有钱人的子弟,让他们花点钱小皇帝也不会心疼。


    单单是装备自行解决这一条,就把穷人从军的路给堵死了。


    随便一把兵器,一套铠甲,一匹战马的支出。


    对于底层那些成天为了温饱而苦苦挣扎的人来说,那都是高不可攀的数字。


    ……


    除夕前一天。


    毕王宇文贤到正阳宫参见小皇帝。


    “臣参见陛下!”


    “王叔快快免礼,一家人不用见外。”


    宇文衍上前拉住他的手拍了拍,以示亲近。


    “王叔高升,朕还没向你道贺呢。”


    落座后小皇帝示意毕王喝茶,一边满面春风地笑道。


    毕王大司空先是被宣帝任命为上柱国,授雍州牧,后又拜为太师。


    已然成了权位最高的皇室成员。


    “托陛下洪福,承蒙天元皇帝器重,臣定当为大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话说宇文贤作为大周明帝宇文毓的长子,能够认清形势,摆正心态,本身就需具备高超的智慧。


    他并不是那种地主家的“傻儿子”。


    这就使得宣帝重用毕王宇文贤之举,更加让人看不透了。


    难道他就不怕宇文贤成为第二宇文护吗?


    其中原委,除了宇文赟本人,恐怕无人知晓。


    君臣叔侄二人小坐了盏茶功夫。


    毕王此行是来给宇文衍送东西的。


    之前。


    小皇帝让冬官府的工匠染了些红纸,以及缝制一些红色香囊。


    香囊即荷包,用来盛放零碎细物的小袋。


    宇文衍打算当作红包用。


    另外,还打造了数十副五子棋和麻将。


    五子棋用黑、白玉石磨制,棋盘是紫檀木雕刻而成。


    麻将选用上好象牙,冬官府雕刻大匠亲自操刀,大小与后世一般无二。


    装于百年黄花梨打造的木盒之内。


    除夕。


    皇宫内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


    驱邪避祸,祈福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本来。


    年前朝廷是要举行大朝会,总结一年的工作,皇帝发一拨赏赐下去。


    但太上皇懒得上朝,而且也确实比较抠门,也就把这道程序给省了。


    而宇文衍这个名义上的皇帝,就更加不用操心这些事情,也没多少人把他当回事。


    天宫内。


    丝竹管乐声声,歌女舞伎翩翩起舞,热闹非凡。


    宣帝破天荒地大摆家宴,一家人齐聚一堂,共度除夕。


    宇文衍带着小皇后司马令姬先行参见太上皇及四位皇后。


    “免礼,今天多和诸位皇叔亲近亲近,和弟弟妹妹们好好玩……”


    宇文赟兴致很高,一直乐呵呵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难得地在小皇帝身上露出了宠溺的眼神。


    两位太皇太后看着行礼的一对妙人,也是笑容满面。


    最后,一众嫔妃,皇叔及弟、妹向小皇帝、小皇后见礼。


    这些皇叔都是武帝的儿子,宇文赟的弟弟。


    次子:汉王宇文赞。


    三子:秦王宇文贽。


    四子:曹王宇文允。


    五子:道王宇文充。


    六子:蔡王宇文兑。


    七子:荆王宇文元。


    另外还有两位妹妹,清都公主和义阳公主。


    这些皇叔都是十多岁的年纪,历史上全被杨坚给杀了。


    两位公主也是十二三岁,只比宇文衍稍长几岁,是他的亲姑姑。


    这个清都公主历史上还颇有名气。


    因为她下嫁石保县公阎毗, 生了两个大名鼎鼎的儿子——阎立德和阎立本。


    兄长阎立德是唐朝大臣、建筑家、画家。


    弟弟阎立本却是名声更显,做过唐朝宰相,是有名的大画家。


    其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更是闻名后世。


    太上皇宇文赟名下,有三子一女。


    长子便是小皇帝宇文衍。


    次子宇文衎(kàn),生母王姬。


    三子宇文术,生母皇甫姬。


    都是五岁,不是皇后所生,属于庶出。


    公主宇文娥英是天元皇后杨丽华所生。


    “哼,不喜欢皇帝哥哥了,那么久不来看娥英……”


    四岁的小公主嘟着小嘴,气呼呼地盯着小皇帝。


    “小气鬼,你皇嫂不是每天都到弘圣宫陪你玩么。”


    “来,皇兄教你玩五子棋。”


    宇文衍拿出一副五子棋在小公主面前晃了晃。


    “皇嫂早就教过娥英了,我和皇嫂下棋去,不和你玩。”


    小丫头还生着闷气呢!


    一把抢过小皇帝手中的棋盒,拉着小皇后咯咯笑着跑开了。


    宇文衍笑笑,对这个妹妹有莫名的亲切感。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