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章 天伦之乐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能让大周第一武将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


    宇文衍相信,当杨坚找上他的时候,或许就是另一番结果了。


    四月朝中之事,便是宣帝下诏毕王宇文贤进位上柱国,执雍州牧。


    这是自齐王宇文宪之后,再次出现真正掌有一定实权的皇室成员。


    从宇文赟的这个决定来看,宣帝还真不是史书上所说的身无长物,一无是处。


    都说史书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看来历史上隋文帝杨坚给北周的史书抹了不少胭脂水粉。


    其实那时做皇帝也是个高危的职业,既要防着外臣,又得小心家贼。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蹦出一人,给你来上一刀。


    他在排挤直系皇室诸王的同时,又把没有多少根基的宇文贤推出来。


    就是为了制衡朝中杨坚等关陇勋贵。


    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一招好棋。


    只可惜宇文贤以及另外五王比起齐王宇文宪来,才华和能力上都差那么点意思。


    历史上。


    六王联合在赵王府摆下“鸿门宴”,而且成功请君入瓫了,已然成必死之局。


    到最后还能让杨坚成功脱身。


    这哪是什么时也,命也,这特么就是没卵用,活该被人给灭族。


    太祖宇文泰和高祖宇文邕要是知道他们这么无能地丢了江山,定要被气得再死上一回。


    这样的桥段,小皇帝严重怀疑不过是杨坚为其诛杀诸王编纂出来的故事罢了。


    宇文衍在给大周战神韦孝宽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后,心情大好。


    如同春天里的旭日阳光,对谁都是满脸笑容。


    连续数天。


    看谁顺眼便有赏赐,要么番邦女奴,要么成贯的大钱,出手极为大方。


    与其铁公鸡父皇宇文赟形成鲜明对比。


    据说,宣帝对朝臣极为苛刻,却又小气吝啬,几乎没有赏赐。


    这天。


    宇文衍从亲军驻地回宫后,让光禄寺卿易太仲传膳火锅到弘圣宫。


    并把他的生母天大皇后朱满月也请了过来。


    天元皇后杨丽华性格柔顺,不妒忌,宫中妃嫔、侍者都喜爱并敬重她。


    因而朱皇后和她的关系也相当融洽。


    在宣帝纵情声色的后宫,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衍儿,听说这火锅是你想出来的?”


    杨丽华给小皇帝碗里夹了一块带黄膘的牛肉。


    “瞧你孩子,慢点吃,又没人和你抢,都做皇帝的人了……”


    两位太后眼中尽显溺爱,慈爱地看着狼吞虎咽的小皇帝。


    “回二位母后,确实是皇儿偶有所想,就让光禄寺尝试了一下……”


    宇文衍几口就把黄膘肉塞进嘴里,嘟嚷地回答道。


    “姐姐,还别说,上次光禄寺把火锅传上来,说是衍儿所创,本宫还纳闷呢。”


    “不曾想尝过后,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本宫还不是同妹妹一样,后来又让光禄寺了传了几次……”


    两位太后不时把烫好的肉片夹到小皇帝碗里,一边愉快地聊着天。


    “母后,别光顾着说话,这野兔肉可好吃了,你们尝尝看……”


    小皇帝说着,分别给她们碗里夹了一筷子。


    “皇帝哥哥,我也要,我也要……”


    四岁的宇文娥英坐在朱满月的怀里,奶声奶气地叫唤着。


    她是北周公主,杨丽华和宣帝宇文赟唯一的孩子。


    历史上被她的亲舅舅隋炀帝给赐死了。


    “好,你个小馋猫,皇兄这就给你夹……”


    小皇帝捏了一把她那肥嘟嘟的小脸蛋,给她夹了些肉片。


    宇文衍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倍感亲切。


    或许也是同情她历史上的遭遇。


    “咦,姐姐,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火锅似乎比之前吃的味道要好上许多……”


    杨丽华尝了一口野兔肉,看向朱皇后说道。


    “妹妹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母后,那是因为有皇儿陪你们一起吃,加上皇儿亲自调配的蘸料,能不好吃么……”


    小皇帝拉近关系的同时,还不忘了自夸一下。


    “是,是,是,咱们陛下英明神武,七艺精通……”


    杨丽华拿小皇帝打趣了一句,朱满月听了也是咯咯直笑起来。


    古有六艺之说,即指:礼、乐、射、御、书、数。


    又称为君子六艺,是古代男子行走天下,治国齐家,安身立命之本。


    包括了后世所谓的德、智、体三方面,涵盖文、理两科。


    礼即道德、礼仪,是为六艺之首。


    乐即音乐、舞蹈。


    据说原北齐后主高纬便对音律情有独钟。


    经常在宫内听曲,摇头晃脑地敲着不着调的节拍,兴致来了还会五音不全地嚎上几嗓子。


    射即是射箭,泛指习武。


    北周尚武,大多丁男都善骑射,有的贵族子弟更是能文能武。


    御即骑马、驾驶马车的技术,相当于后世开车。


    书即书法,泛指读书学习。


    数,是理数、气数,指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行规律,即技术、方法、技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可以理解为后世的“数、理、化”。


    这可是从几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便已经出现的教育体系。


    虽然在很长时间内,只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但也说明华夏先人的智慧睥睨天下,引领世界。


    随便拉一个精通六艺的古人放到后世,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给他提鞋都不配。


    杨皇后说七艺精通,就是指比六艺还多一艺,以此来打趣小皇帝。


    “哇哦……皇帝哥哥七艺精通,好棒棒,嘻嘻……”


    宇文娥英啥事不懂,还以为她母后真的在夸自己兄长呢。


    弘圣宫内欢声笑语,热气腾腾,空气中肉香弥漫。


    呈现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


    两位皇后久居深宫,难能可贵地从小皇帝这获得一丝心灵上的慰藉。


    此时此刻,任谁都不会去提那个或许正躺在美人堆里的男人。


    一顿和美、香甜的火锅吃下来,母子皆欢,尽享天伦。


    “皇帝哥哥,你要多来看娥英哦……”


    小公主看到小皇帝要走,扯着他的衣襟摇晃着,依依不舍地说道。


    “好的,你要乖,听母后的话……”


    宇文衍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又刮了下鼻梁。


    “娥英最乖了……”


    宇文衍在小公主奶声奶气的话语声中离开弘圣宫。


    回到正阳宫。


    暖阁内灯火通明,宇文衍在睡前还有功课。


    那就是跟随王轨学习儒家经典,帝王之道。


    胡汉融合,重视儒学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从北魏孝文帝改革,到北周提倡汉化,都体现出了儒学治国的先进性。


    这方面对于宇文衍来说,还得花大量时间去学习。


    当然,他现在学习儒家典籍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而是汲取精华,理论联系实际,探寻一些合理的治国之道!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