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章 化解党争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043章 化解党争


    三日后,奉天殿。


    朝会已经进行了半个时辰,龙椅上的朱祁镇依旧是平静如水,静静的听着大臣们的奏报,却始终没有发一言,甚至连个肯定的眼神都没有。


    直到吏部左侍郎王直出班准备奏报时,朱祁镇却轻轻咳嗽了一声,他缓缓站起身,拿起龙案上的一本奏折放在手里颠了颠道:“王卿,七月份山东十三名官员的去职升迁的奏报你们吏部可否审议过了?”


    他的这一问,不光让王直有些错愕,就连马愉也是心中一紧,马愉不仅是内阁首辅,还是吏部尚书,这事儿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吏部只要依例走流程批复后上报内阁,再由内阁呈报给皇帝批复就可一了,可坏就坏在他马愉在皇帝离京的这两个月内,这件事并没见上报给皇帝。


    这些天朱祁镇翻看内阁批复的奏疏中,隐隐感觉到自己似乎正慢慢被架空,以前很多可报可不报的朝政,内阁都会呈报,可现在他却发现很多事情内阁做了批复,他朱祁镇居然都不知道,比如山东十几名官员的去职升迁。


    朝政,其实就是一手官帽子,一手钱袋子,也就是所谓的人事权和财政权,再加上一个军权,只要把这三样牢牢掌控在手中,那你这个皇帝就差不了。


    历史上的大明皇帝,如朱棣,之所以可以五征漠北、六下西洋,除了国力强大外,还不就是因为军、政、财三权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所以才能可以如此任性吗?


    而明末的几个皇帝之所以被文官们忽悠瘸了,还不就是因为军队不听皇命、朝政被文官集团把控、财权被地主豪绅所把持吗?


    所以朱祁镇这才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同时他还感觉到最近朝堂上北方的大臣和南方大臣在暗地里似乎正暗暗较劲。


    这个问题的根子其实还要追溯到明初南北榜一事上,当初大明刚刚立国南京,而北方因为久经战乱,文风凋敝,而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因为少经战乱,所以文风昌盛,学子们的基础扎实,所以考中的全是南方学子,而北方学子无一人上榜。


    北方学子一看录取的全是南方学子,这里面肯定是考官舞弊啊,于是一众北方学子急眼了,闹腾了起来,最后没办法,朱元璋不得不命宋濂等人在举行一次北试,还得要求录取的进士要比南方多才行,最后,一众才华横溢的阅卷大臣们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强行从瘸子里面选将军一般的选出了几十名北方学子为进士。


    也正是因为此,从此南北学子结下了仇。


    朝堂上南方的大臣认为北方的大臣粗鄙不堪,写的文章狗屁不通,北方的大臣认为南方的大臣只会卖弄文章帅嘴皮子,屁用没有。


    “回陛下,这十三名官员中有六人升迁,吏部经过考察其历年政绩考语皆为上佳,所以吏部认为符合升迁条件,所以就呈报了内阁,内阁批复后臣这才回文地方。”王直出班奏道。


    “历年政绩考语?”朱祁镇冷笑,“你们吏部还真是省事!”


    王直大惊,心道难道这六人中有人出了问题?不应该啊,这几人的历年履历他是亲自审阅过的,在地方上也是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都是忠正耿直之人,就算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啊。


    “臣不知陛下是何意?”王直硬着头皮说道。


    “哼,徐恭!”朱祁镇突然怒道。


    锦衣卫指挥使徐恭出班,躬身行礼后朗声道:“查,莒县县令宋时,宣德二年授官治莒县,其人贪得无厌,在任十三年,勾结恶霸豪绅,贪污受贿,强娶民女数人,逼死百姓三人。”


    “查沂州府教授(府学的最高教官,负责管理生员、组织科举考试)马继祖,在历次乡试中收受当地学子钱财共计五千余两……”


    “查济南府通判刘明瑾收受当地豪绅肖左两千两白银、地一百二十亩,为其子强奸杀人一案脱罪,并将苦主一家五口逼死……”


    “查德州……”


    徐恭一连念了五个人的名字,每念一个,王直就哆嗦一下,一旁的马愉更是心惊胆颤。


    吏部推荐的这六人居然有五人品行低劣,贪污纳贿,往小了说这是失察,往大了说这是渎职大罪。


    “皇……皇上,臣臣有罪……”王直额头冷汗直流,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不料朱祁镇却走下玉阶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皇上,臣身为吏部侍郎,居然……”


    “王爱卿,这怎么怪能你呢,”朱祁镇一笑,“你也只是依例行事罢了。”


    说着,朱祁镇如刀的目光从吏部几个官员身上一一扫过,一挥手,门口几个如狼似虎的禁军走了进来。


    朱祁镇指了指其中两人,那两个吏部官员瞬间面如土色,瘫软在地。


    “带去诏狱,一个时辰后,朕要知道所有。”


    一听诏狱,二人瞬间屎尿横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祁镇厌恶的挥了挥手,转身走上玉阶坐好,端起茶盏喝了口水又道:“马爱卿,你是吏部尚书,你说说吧。”


    马愉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刚才带走的那两个人都是他举荐提拔上来的,这两个人的底细他是知道的,能力肯定没的说。


    突然,他心中一颤,难道皇帝这是对自己不满了?


    “陛下,臣有罪!”马愉跪下请罪道。


    “你有何罪?”朱祁镇面无表情的问道。


    “此二人是臣举荐提拔的,臣用人不查,是臣失职!”马愉道。


    “不查,失职!”朱祁镇心中冷笑,“你还真会拈轻避重。”


    “起来吧。”朱祁镇故意拉长音调说道。


    马愉刚站起来,就听皇帝又道:“马爱卿,朕看内阁的事已经够繁复艰巨了,吏部的事儿你就先不要管了。”


    马愉身子一抖,没了吏部尚书这个实权官位,他马愉就是一个空桶子内阁首辅,以后下面那些人谁还听他的?


    “王直、王崇古听旨!”朱祁镇又道。


    二人出班,躬身而立。


    “原吏部左侍郎王直,清德正学、端谨持重,廉慎自守,着即升为吏部尚书,兼任内阁次辅。”


    “臣……谢陛下隆恩。”王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才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那五名官员的事儿而丢官罢爵时,却没想到皇帝不仅没有怪罪自己,还直接给自己连升两级,当了内阁次辅,这惊喜,来的太突然了。


    “原教化部尚书王崇古,勤勉任事,深得朕心,着即升为内阁大臣。”


    “臣……谢陛下隆恩啊!”王崇古激动的大喊,铛铛铛的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额头都磕破了。


    喜欢大明,我来了!请大家收藏:()大明,我来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