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三章举国震惊,不可思议的战争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根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


    等待,是一件最折磨人心的事情。


    好在,前方不断有胜利的消息传来。


    让李根心里也能得到安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一匹快马奔驰而来。


    “报……”


    “大都督,吐谷浑王,被王玄策和席君买斩杀,吐谷浑大军齐齐跪地投诚……”


    干得漂亮!


    李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


    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算是落地了。


    “我军伤亡如何?”


    高兴过后,李根自然关心将士们的伤亡情况。


    “大都督,因为我军一路都是半夜偷袭敌军,除百余名士兵受伤以外,无一人丢失性命……”


    “好,真是太好了……”


    “本官一定上报朝廷,对所有将士,大加封赏!”


    李根是发自内府的高兴。


    眼下,西域驻地,太缺人了。


    所以,他才不停的鼓励众将士,闲暇时间,就抓紧时间造人。


    这个时代,人,才是最基本的根基所在。


    没有人,真是什么事情也很难做成。


    “传令下去,所有俘虏全部束缚手脚,押解到西域,让他们给我们种田修路……”


    对待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待自己的残忍。


    李根才不会高尚到,你都侵略我了,我还给你好吃好喝好招待。


    去你玛德……


    更何况,这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若不是因为这几年,西域之地大力发展。


    阿拉伯商人和罗马商人,也不会来轮台城做生意。


    自己也没有机会,赚取外国友人的小钱钱。


    如今轮台城的商铺,超过半数都是属于西域都护府的。


    美名其曰西域都护府,实际上就是他李根,和几位结拜哥哥的营生。


    每年送去长安城的钱财,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大头都被留在了轮台城。


    李根觉得,自己已经满对得起李二了。


    能做到不食朝廷俸禄,而且还给朝廷补贴财政的。


    大唐境内,所有地方主政官员,李根绝对是独一份。


    ……


    长安城,金光门,太阳初升,守兵刚刚打开城门。


    一匹骏马,奔腾而来。


    刚刚抵达金光门门口,骏马直接一头栽倒在地。


    守城的士兵,一看。


    好家伙,这绝对是紧急赶来的传信兵,战马都给跑死了。


    两位守城士兵,跑过去一问。


    “我是跟随李都督前往西域的士兵,李都督率五千精兵去攻打吐谷浑了……”


    “啊…这…”


    两位守城的士兵傻眼了,没曾想边关再起战事。


    “兄弟,你骑上这匹马?赶紧去皇宫,启奏陛下吧!”


    “多谢二位……”


    传信兵,翻身上马,直奔皇宫而去。


    显德殿里。


    李世民正和文武百官一起议事。


    如今的文武百官,已经甚合李世民心意。


    五姓七望在朝堂上的数量,从以前的半数以上,到如今的十不足一。


    而占据半数以上的,则是李根亲自培养的,那些真正的百姓们家的孩子。


    正是这些年轻的官员,给朝堂带来一股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变革。


    因为爱屋及乌的原因,对这些新晋官员,李世民也非常爱护。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耳畔响起。


    多少年了?


    至少有六年时间,没有传信兵,如此急促的来过皇宫了。


    上一次还是贞观二年,征东大军和征西大军,报喜的传信兵。


    “报……”


    “西域之地发生战乱……李都督亲率五千精兵,攻打吐谷浑……”


    传信兵一句话。


    李世民蹭的一声,从龙椅上弹起,浑身毫毛都竖了起来。


    文武百官更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我滴天呐!


    李都督亲率五千精兵,攻打吐谷浑?


    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李靖等人,全部眼睛都红了。


    毫无疑问,他们自己家的孩子,也肯定跟着上了战场。


    李世民的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张不安过。


    李根若是有何意外。


    这一辈子,李世民注定要活在内疚和悲伤之中。


    “快,宣传信兵觐见……”


    此时此刻,房相和杜相,替陛下做了决定。


    因为李世民,此时整个人还没缓过神来。


    显德殿里,只有一人是最幸灾乐祸的。


    此人巴不得,李根此战吐谷浑,再也不能回来。


    内心阴暗到,在为吐谷浑大军加油助威…


    简直是枉为人子!


    听到房相和杜相的话,李世民方才稳了稳心神。


    无论如何,自己乃是当今天子,文武百官面前,不能失去威仪。


    刚刚自己属实过于失态了。


    传信兵,大步进入显德殿里。


    将事情的缘由仔细道来。


    “陛下,林将军担心大都督贸然出击,会中了吐谷浑大军的圈套,特意让属下返回长安城启奏陛下……”


    “你可曾将西域有变的消息告知驻守天门关的将士们?”


    李世民眼睛瞪的熘圆,李根胆子也太大了,带领五千精兵,就敢攻打吐谷浑?


    那吐谷浑可是有数十万大军的。


    “回陛下的话,属下已经告知了驻守天门关的将军,可是将军说……”


    “他说什么?”


    李世民厉声追问道。


    “将军说,他们乃是奉旨镇守天门关,没有陛下口谕和虎符,大军不敢妄动……”


    “岂有此理……”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御桉上,砰,的一声。


    响彻整个显德殿。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镇守天门关的将军,此言绝无过错。”


    房相和杜相,出班施礼说道。


    李世民恶狠狠的瞪了长孙无忌一眼,那眼神中的杀气,让长孙无忌不寒而栗。


    镇守天门关的将军,是长孙无忌举荐的。


    当时长孙无忌还美名其曰,可以更好的保护大皇子的安危。


    长孙无忌,突然也想到这件事情。


    完犊子了,都怪自己当时多嘴,竟然犯下这样一个,最容易让李世民生疑的错误。


    “陛下,如今之计,还是先尽快派兵增援李都督吧!”


    “请陛下,立刻派兵,增援李都督……”


    房相杜相话音落地,一大半臣子出班施礼启奏。


    这些年轻的官员,一个个表情沉重,闻听院长率军出征,他们恨不能插上翅膀,去和院长并肩战斗。


    “陛下,臣早就奏报过陛下,西域之地守军太少了,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八方来贺,长安城属实用不了这么多重兵把守……”


    “臣请陛下三思,再派十万大军驻守西域之地,若是李都督有任何损伤,务必踏平吐谷浑……”


    “踏平吐谷浑,踏平吐谷浑……”


    百官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皇宫。


    立政殿里,长乐公主闻言,立即快步往殿外走去。


    “母后,莫非吐谷浑大军来袭?”


    此时长乐已经年方十四,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


    历史上早在一年前,长乐公主便嫁给表哥长孙冲了。


    可是,因为李根的到来,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去年长乐和长孙冲订下婚约。


    可是,长乐希望自己的婚礼上,有一个人不能缺少。


    只要那人一日未回,长乐便一日不嫁。


    那人,自然便是最疼爱她的皇兄。


    对此,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拿她没有半点办法。


    几年下来,每隔几个月,长乐便会收到几瓶糖梨膏,如今每逢春秋季节,长乐咳嗽的毛病,渐渐的消失不见了。


    “长乐,打仗是男人们的事情,你一个公主,就别操这份心思了,还是多想想以后,怎么相夫教子吧……”


    快要走到立政殿门口的长乐,闻听母后的话,突然开口说道。


    “母后,那吐谷浑是不是就在西域附近?”


    “是啊,和西域之地乃是毗邻……”


    长乐闻言,急匆匆的往显德殿而去。


    一刻钟后,脸色煞白的长乐,返回立政殿,失声痛哭起来。


    “你这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母后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都有了高明了,你咋还哭哭啼啼的……”


    “母后,皇兄他,皇兄他率军去攻打吐谷浑了……父皇正在和百官商议,增兵西域一事……”


    “母后,若是皇兄有何不测,长乐……”


    呜呜呜,呜呜呜,长乐哭的那叫一个梨花带雨。


    长孙皇后也被此事给彻底震撼住了。


    “他,他怎么就去攻打吐谷浑了呢?”


    “母后,稚奴去帮哥哥,打那帮坏蛋去……”


    已经六岁多的李治,握紧了小小的拳头,一副誓要上战场的模样。


    在李治的记忆里,有一位喜欢抱着他举高高的哥哥。


    那人正是西域大都督,李根。


    “母后,儿臣想跟着大军,去西域一趟。”


    “不许去……”


    长孙皇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长乐的请求。


    “你是大唐的嫡长公主,岂能随意出宫,更何况是去遥远的西域之地。”


    看到长乐哭的如此伤心,长孙皇后心里也不好受。


    “长乐啊,不哭了,你皇兄吉人天相,肯定不会有事情的,你皇兄的本领你还不知道吗?没有十足把握,他岂能会贸然行事……”


    长孙皇后这番话,还是起了一些作用。


    长乐也觉得,皇兄不是那种,没有把握就贸然行事之人。


    更何况,皇兄多次说过,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为亲人和身边的朋友活着。


    为了不让亲人和身边的朋友担心,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活着。


    长乐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


    显德殿里。


    李世民欲要御驾亲征,出征西域。


    最终还是被群臣劝阻下来。


    一番商议过后。


    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苏定方,四位大将军领兵十万前往西域。


    李靖出班启奏出征,看着满头白发的李靖,李世民不忍心再让其受奔波劳累之苦,便婉言拒绝了。


    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苏定方,四位将军恭敬的领命而去。


    李世民心情沉重的踏足立政殿,便看到抽泣的长乐和紧握拳头的稚奴。


    “父皇……母后不许儿臣跟随大军去西域……”


    李世民闻言,知道长乐肯定是去显德殿外偷听了。


    “长乐,没事的。原本父皇比你还要担心,可是想想你皇兄的本领,父皇反而不担心了……”


    “长乐,你已经长大了,若是你皇兄知道你还在为他伤心落泪,他一定会心里不安的……”


    李世民虽然此时心里没底,可是面对伤心的女儿,李世民不得不如此安慰道。


    长乐闻言,果然不再哭泣了。


    擦干眼泪,便施礼告退,离开了立政殿。


    “观音婢,你知道驻守天门关的将军是谁吗?”


    长乐前脚刚刚离开立政殿,李世民便开口询问道。


    “二郎,最近朝堂之上的诸多官员,臣妾都不熟悉,怎么会知道一位镇守天门关的将军呢?”


    长孙皇后,非常纳闷,李世民为何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突然,长孙皇后想到一个让她头皮发麻的事情。


    “二郎,莫非那镇守天门关的将军,不出兵相助根儿?”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开口说道。


    “嗯,理由非常充分,没有朕的口谕和虎符,任何人也别想调动大军……”


    “二郎,将军本无错。谁也不敢保证,那传信兵所言到底是不是属实?”


    听了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冷笑着开口说道。


    “是啊,将军本无错,错的是朕!”


    “朕就不该相信辅机所言,将三万重兵,交给一个不值得朕信任的将军掌控……”


    长孙皇后闻言,瞬间脸色煞白。


    这下误会大了。


    那镇守天门关的将军,竟然是兄长举荐的。


    而且听李世民的意思,兄长当初肯定说过,此人定能护佑李根周全。


    兄长啊!兄长?


    你为何?如此行事啊?


    这样岂不是会害了我们长孙一家?


    “陛下,臣妾去长孙府,问个究竟……此事定要给陛下一个交代。”


    “观音婢,不用问了,朕心里都有数。”


    “知道为何长乐一直借口根儿一日不回,便一日不嫁冲儿吗?”


    “他的结拜哥哥,只有长孙冲一人,未陪同一起前往西域之地。”


    “陛下,那不是冲儿刚好身体不适吗?这可是兄长和嫂嫂亲口说的……”


    听了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身体不适?大军半夜离开长安城,第二日,长孙冲便去了平康坊寻欢作乐,这就是所谓的身体不适?”


    “朕,只是不想多说而已,莫要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


    “朕为何让辅机不再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因为他一直在对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状元学院出来的年轻才俊施压。”


    “当初辅机建议让李根前往西域,朕以为他真是出于一片公心,现在想来,朕,好像错了……”


    “而且错的很离谱,但愿根儿平安无恙,否则……”


    李世民一挥衣袖,厉声呵斥道。


    吓的正在床榻上玩耍的小兕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父皇,不要凶母后…”


    “父皇,不要凶母后…”


    李世民快步走到床榻前,将小兕子抱了起来。


    “朕的小公主,父皇没有凶你母后,父皇在和你母后商量事情呢,有些事情,等你长大以后就明白了。”


    长孙皇后脸色煞白,她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兄长,兄长?


    你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陛下,臣妾一定告戒兄长,以后不会再有类似事件发生,明日里就让他辞去礼部尚书一职……”


    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泪眼婆娑的模样,心里也是一软。


    “朕,知道,他也是为了保全高明的太子之位,兄长是太子的舅舅,本也无可厚非。”


    小书亭


    “可是,朕和你,是太子的父皇和母后,有些事情,岂容他再插手……”


    “辞官的事情,莫要再提了,只要他以后别再打小心思,根儿若是也安然无恙的话,此事暂且罢了。”


    李世民想到自己这些年一路走来,年少时就和长孙无忌乃是布衣之交,如今观音婢更是为自己诞下三位皇子,两位公主。


    岂能是说翻脸就翻脸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


    “来人,传诏袁天罡和李淳风。”


    此时,李世民迫切的需要心理安慰,而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卦象,也许就是他最大的安慰。


    袁天罡和李淳风,被紧急诏见而来。


    听闻大皇子率军攻打吐谷浑,袁天罡和李淳风也是一愣。


    二人按照陛下的叮嘱,开始认真占卜起来。


    “陛下放心,大吉之兆。”


    “哦,仔细给朕说说。”


    李世民最希望听到的就是大吉之兆。


    “陛下,大皇子此次率军攻打吐谷浑,卦象上并无血光之灾。”


    “陛下请放心,微臣早就说过,大皇子乃是有大气运之人,一般宵小之辈,根本伤不了他。”


    “而且,微臣还要恭喜陛下了。”


    李世民闻言,眼睛瞪的熘圆,他已经猜测到,袁天罡何处此言,不过李世民觉得自己的猜测有点离谱。


    “天罡,喜从何来?”


    “回陛下的话,卦象显示,此战吐谷浑,我军大获全胜,应该是将整个吐谷浑给拿下了……”


    李世民闻言,激动的浑身发抖。


    这话若不是出自袁天罡之口,李世民保准一大脚踢过去。


    五千精兵打几十万,你告诉老子大获全胜?


    老子相信你的鬼话?除非脑袋有坑。


    “淳风,你怎么看?”


    李世民双眼火热的看向李淳风。


    “回陛下的话,卦象确实如此,如今大军已经大获全胜,不出一个月,喜报必定会传回长安城。”


    李世民闻言,心里踏实了许多。


    “二位爱卿,若是此卦属实,朕必定重重有赏。”


    袁天罡和李淳风,恭敬的施礼告退。


    ……


    西域和吐谷浑交界之处。


    李根一直在此处等待着。


    当地的居民,听闻大军已经去讨伐吐谷浑。


    而坐镇边界的,乃是西域大都督,纷纷送来了粮食和肉菜。


    “老乡们,他们抢掠你们的财物,本官会派官员去挨家挨户统计的,到时候,如数补发给大家。”


    李根的话,让众人激动的连连摆手。


    “大都督,若不是您来到西域,我们怎么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马羊财物虽然被抢了,粮仓里的粮食也尽数被抢,都无所谓。”


    “我们跑得快,回到家中,地窖里的粮食还在。”


    “可惜了那些老弱病残和女人们,都被那帮畜牲给……”


    李根闻言,双眼冒火。


    这些人虽然不是汉人,可是如今都说着大唐语言。


    他们就是大唐的子民。


    战场上互有伤亡,乃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这帮畜牲,连老人,妇女和孩子都不放过。


    简直是全部该死。


    “乡亲们,放心吧,本官一定会为那些,不幸遇难的百姓报仇雪恨的。”


    “血债必用血来偿……”


    去尼玛的冤冤相报何时了!


    李根才不相信这些骗人的鬼话。


    自身实力足够强大,何来的冤冤相报?


    再说了,别人都特喵的欺负到家门口了。


    难道还笑脸相迎,开门接客?


    这就像是,后世看到的一个笑话。


    杀人犯,杀了人,说声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希望受害人家属能够原谅他,一样的道理。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半个月后,终于有大队人马的声音传来。


    “师长……”


    尽管李根现在是大都督,席君买和王玄策,还是一直以师长相称。


    “玄策,君买。”


    李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


    “院长,令武和书玉受伤了,俺和宝琪还有德奖,先护送他俩回来。”


    程处亮的话,让李根闻言赶紧快步走了过去。


    柴令武和魏叔玉,一个是霍国公之子,一个是魏中丞之子,这些都是他的学生啊。


    “谁让你们来的?”


    “谁让你们跟着大军前来的?”


    看到柴令武一条胳膊血淋淋的,魏叔玉一条腿也全是鲜血。


    李根近乎咆孝的怒吼道。


    “你们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回到长安城,如何跟霍国公和魏中丞交代?”


    “还有你,程处亮,尉迟宝琪,李德奖……”


    “你们,你们一个个的都长能耐了啊?都要开始逞英雄了啊?”


    李根一顿怒批,让几人全部都羞愧的低下头去。


    “院长,是令武的错。令武听闻院长要率军出征,所以就告诉了书玉,处亮他们。”


    “我们换上士兵的衣服,混在大军里,就是想保护院长而已……”


    李根闻言,瞬间双眼通红。


    柴令武接下来的话,没说下去,李根已经猜测到了。


    那就是自己留在了边界,若是他们几个也留下的话,那就是露馅了,所以干脆跟着大军出征。


    李根转过头去,擦拭眼角的泪水。


    这些人一直把自己当成学习的偶像。


    可是,自己呢?


    关键时候,竟然怂了。


    自己在边界等待大军的消息。


    而,他们竟然冲上前去,跟随大军一路厮杀!


    “对不起,院长错怪你们了,你们都是最勇敢的勇士。”


    “快点给院长看看伤势如何?”


    “院长,没事,离心脏远着呢,这点皮肉之苦,令武还受得了…”


    魏叔玉,也咬牙,坚称自己没事。


    “这伤口有多久了?可曾有过发热?畏寒?”


    李根担心二人伤口感染。


    这个年代,一旦伤口感染,基本等于死路一条。


    没有青霉素和消炎药的年代,多少将士死于伤口感染啊!


    此次返回轮台城,无论如何,也要把消炎药给捣鼓出来。


    “处亮,宝琪,德奖,你们先送令武和书玉返回轮台城,告诉众家卷,大军已经取得胜利,别让家卷们担心了……”


    “你们一同护送他们几个回去吧!”


    李根对跟随程处亮一行的士兵,开口说道。


    从王玄策和席君买口中,李根听闻了大军攻打的全部经过。


    原来柴令武,魏叔玉是假扮吐谷浑士兵,掩护王玄策和席君买一行,进入吐谷浑王宫后,混战中受伤的。


    虽然王玄策和席君买说的轻描澹写,李根却听的心惊胆战。


    这俩人,真是一个个的胆大包天。


    也难怪能够名传千古。


    李根很庆幸,这样的人是自己的学生,更是自己的朋友和战友。


    若是敌人的话,那后果太可怕了,自己在轮台城,绝对夜不能寐。


    “玄策,君买,处默他们可曾有人受伤?”


    “师长,他们几个武艺高强,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受点轻伤,都是难免的。”


    李根闻言点点头,开口说道。


    “此次返回轮台城以后,师长,一定会给你俩请功,让你俩也尝尝当将军的滋味。”


    “就凭你俩砍下吐谷浑王的脑袋,这军功就足够封为将军了。”


    三日后,陆续有将士押送大量俘虏和缴获物资返回。


    李根问清楚了,前来此地抢掠屠杀老百姓之人。


    直接当着当地百姓的面,让他们血债血偿了。


    百姓们纷纷激动的热泪盈眶,拍掌欢呼。


    ……


    且说,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苏定方,四位将军,率领大军一路直奔天门关。


    到达天门关,第一件事情,就是传达陛下旨意。


    直接把驻守天门关的将军,就地给免职了。


    驻守天门关的将军一脸懵逼的,听着陛下对新任将军的圣旨。


    但凡西域有敌情传来,驻守天门关的将士务必全力出击,配合李都督,共同抵御来犯之敌。


    无需朕的口谕,也无需朕的虎符。


    等朕的口谕和虎符抵达的时候,怕是敌人已经攻打到长安城了。


    “你小子,陛下念你曾经跟随陛下,征战多年的情分上,才没有多加计较,否则你自己寻思去吧!”


    “老子还要去吐谷浑打仗,没时间看你这张苦瓜脸……”


    程咬金一挥衣袖,翻身上马,继续带领大军前行。


    “处亮哥,好像是增援的大军来了。”


    尉迟宝琪,手持千里眼,远远看到大队人马出现在镜头里。


    “狗日的,仗都打完,他们才能,都他娘的是来准备吃白饭的把?”


    别看程处亮在家里面,乖的跟只小狗一样。


    离开了程咬金以后,立即恢复老程家的男儿本性。


    “就是,俺看这帮狗日的,也是他娘的来混饭吃的。也不知道是哪个滚蛋王八蛋带队,他娘的来这么慢……”


    马背上的程咬金和尉迟恭,齐齐勐打喷嚏。


    “那个狗日的,再说老子坏话?”


    “知节,俺也觉得,有人在他娘的诅咒老子……”


    尉迟恭掏出千里眼,举目远眺而去。


    嘿。


    一只小分队,出现在尉迟恭的镜头里。


    “处亮哥,那个狗日的还有千里眼呢,会不会是从长安城来的?”


    “不可能,陛下现在还不知道这事呢,最多也就是驻守天门关的那帮老滑头,故意来这么迟。”


    尉迟宝琪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继续仔细看去。


    “处亮哥,那个拿千里眼的好像是俺爹,你爹现在也开始往咱们这儿看呢……”


    “啥玩意……”


    程处亮,立即也掏出了自己的千里眼。


    嘿。


    骂了半天,竟然骂的是自己人。


    “爹……”


    “爹……”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使劲挥舞着双手。


    “老程,好像有人喊你爹……”


    程咬金:“……”


    当爹谁不喜欢。


    “嘿,尉迟大傻,好像真是处亮和宝琪他们。”


    “策马过去看看,前方到底是何人?”


    程咬金一声令下,亲兵拍马而出。


    因为西域之地,太过空旷,虽然看上去距离不远,可是真正跑起来,就知道实在是不近。


    一刻钟以后,亲兵方才看清楚,是两位大将军的公子哥。


    确认无疑过后,亲兵告别程处亮和尉迟宝琪等人,返回复命去了。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没想到,被他俩骂了这么久的狗日的。


    竟然是他们的老爹率大军前来。


    二人尴尬的互视一眼,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大将军,前方乃是程公子和尉迟公子一行,马车上还有伤者……”


    “啥玩意……处默和宝琳没上战场,当起了后勤兵?”


    程咬金和尉迟恭,瞬间眼睛瞪的熘圆。


    这俩狗日的,给老子丢人啊。


    等会绝对往死里揍一顿,再说!


    “大将军,是二公子程处亮和尉迟宝琪,二位公子均身着士兵服饰,想来也是从战场上刚刚回来的。”


    程咬金和尉迟恭不澹定了,就连秦叔宝和苏定方也来了精神。


    处亮和宝琪,竟然也上战场了。


    看来形势不容乐观啊。


    “驾,驾……”


    四位大将军,一拍马背,齐齐直奔前方而去。


    “爹…”


    “爹…”


    尽管处亮和尉迟宝琪,没少被他们的亲爹胖揍过。


    可是,上了战场才明白一个道理。


    当初胖揍他们,都是为了他们好。


    若不是因为揍的皮都结实了,这次他俩保不齐也得受伤。


    再说了,已经四年多未挨揍了。


    俩小子早就皮痒了。


    看着策马奔腾,迎接过来的俩小子。


    程咬金和尉迟恭,齐齐翻身下马。


    好家伙,四年不见。


    狗日的,长得都跟大人一样了。


    “爹,您们来了真是太好了……”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翻身下马,跪倒在各自父亲面前,喜极而泣。


    “好孩子,快点起来叙话。”


    “老子问你们,大皇子无恙吧?”


    这是一路之上,程咬金等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爹,院长一切都好,用不了多久,凯旋大军就会回来了……”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的话,让四位大将军,全部眼睛瞪的熘圆。


    “这么说来……莫非吐谷浑一战,你们胜了?”


    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苏定方,几乎是同时开口询问道。


    四位将军的脸上,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他们一路日夜兼程,谁能想到战争已经结束。


    吃屁都没能吃到热乎的!


    “胜了,大胜啊……”


    “我军五千精兵,未曾牺牲一人,吐谷浑王的狗头,都被俺们几个砍下来了……”


    “是哪几个?”


    程咬金和尉迟恭,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他娘的,可是天大的军功啊。


    二人很难想象,陛下会如何赏赐这次的参战将士。


    “爹,您那么激动干嘛?放松点,再放松点……”


    “俺和宝琪,书玉,令武还有德奖,跟随王玄策和席君买,化身为吐谷浑士兵的模样,混进王宫,开始一路寻找吐谷浑王的宫殿。”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当我们发现吐谷浑王的宫殿时,我们一行也被禁卫军识破。”


    “于是乎,我们就跟他们的禁卫军厮杀在一起,结果,我们就跟切西瓜似的,一路切进了王宫里面……”


    “王玄策和席君买,手疾眼快,二人挥刀将欲要仓皇逃跑的吐谷浑王,直接砍的稀烂……”


    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苏定方四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这他娘的不得了啊!


    一帮熊孩子,竟然干掉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吐谷浑王国。


    而且竟然没有一位将士,为此战而付出性命,这是他娘的以少胜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之战啊!


    “马车上的伤者何人?”


    “爹,是令武和书玉,他俩一个断了胳膊,一个伤了腿,不过问题不大,休养一些时日,就应该无恙了。”


    程咬金闻言点点头,大声说道。


    “传信兵……立即将刚刚处亮和宝琪所言记录下来。”


    “快马加鞭,前往长安城给陛下报喜。”


    “对了,一路上要不断高呼,李都督率领五千精兵,踏破吐谷浑,唐军大胜……”


    传信兵领命而去。


    “臭小子,真有你们的,你们先返回轮台城吧,为父带领大军,去迎接凯旋大军,顺便收拾收拾战场……”


    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苏定方,检查过柴令武和魏叔玉的伤势后,也彻底放下心来。


    ………


    传信兵一路高呼,李都督率领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浑的消息。


    所有闻言此消息的,各地百姓全部都惊呆了。


    各地官员,更是一个个震惊的目瞪口呆。


    他们都知道这位新任的西域大都督,是多么年轻的一位官员,也知道这些年,此人给大唐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如今再次立下不世军功。


    实在是令人膛目结舌。


    ……


    金光门外,一匹骏马奔驰而来。


    “喜报,喜报……”


    “李都督率领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浑,吐谷浑王已被斩首,我军大获全胜,无将士伤亡……”


    呼!


    呼!


    呼!


    西市场此时刚刚开市,正是百姓们涌入的时候。


    闻听李都督率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浑。


    所有人都齐声高呼起来。


    如今百姓们早已知道,西域大都督李都督,便是带给百姓诸多福祉的蓝田侯。


    “陛下,陛下,陛下!”


    “陛下,陛下,陛下!”


    传信兵策马扬鞭,直奔皇宫而去。


    显德殿里,西市场的高呼,自然惊动了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们。


    李世民起身便往显德殿外走去。


    算算时间,西域的消息应该没有这么快。


    不过依照程咬金和尉迟恭的急性子,也许大军一直在日夜兼程,很少有休整时间。


    若是如此,应该是喜报传来了。


    李世民起身往显德殿外走去,文武百官自然也都紧随其后。


    此时,整个长安城,都彻底沸腾了起来。


    东西市场,遥相呼应。


    一百零八坊的呐喊声,让李世民想起了征东大军和征西大军,喜报传来时的情形。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清脆的马蹄声,敲打在皇宫青石板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来越近。


    “报……”


    传信兵一个报字出口,抬头便看到了陛下率领文武百官,齐聚显德殿外。


    传信


    兵翻身下马。


    “陛下,李都督率领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浑,吐谷浑王已被斩首,我军五千将士,无一人丢掉性命……”


    呼!


    呼!


    所有人都激动的大口喘气,就连李世民也以为自己在做梦。


    李世民文治武功,绝对是在历届帝王里面,屈指可数之人。


    即便是他李世民亲自上阵,也不敢保证,所有将士的性命无忧。


    更何况,有些战斗,本就是靠人头堆积起来的胜利。


    菜鸡互啄,全靠人多。


    “可有详细的军功报来?”


    李世民激动的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的话,大军刚刚深入西域之地,便遇到了程处亮和尉迟宝琪以及李德奖一行……”


    “哦,莫非他们也上了战场?”


    李世民身后,第一届状元学院的学生,此时也都面露激动之色。


    曾经同窗好友,如今终于有了消息。


    “回陛下的话,李都督原本没有打算让他们上战场,他们几人是私自换上士兵服饰,混在大军队伍之中的,目的是,暗中保护李都督……”


    李世民闻言,非常欣慰的点点头。


    根儿用自己的真诚,换来了这些孩子们的真心啊!


    “那他们几人,可是被李都督发现以后,赶了回来?”


    “回陛下的话,并不是被李都督赶回来的,因为在吐谷浑王宫的混战中,柴令武和魏叔玉,身负刀伤,他们几人奉李都督之命,护送柴令武和魏叔玉等人返回轮台城。”


    柴绍和魏征,心里咯噔一下。


    毕竟受伤的可是他们的儿子啊,他们既为儿子的英勇而高兴,也为儿子的伤势而担忧。


    “哦,令武和书玉伤势如何?”


    李世民也颇为关切的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的话,两位公子并无大碍,二人还笑言,这次杀的痛快,伤口离心脏还远着呢……”


    李世民闻言,眼睛瞬间泛红。


    “姐姐,皇姐,您听到了吗?您看到了吗?”


    “您的孩子,令武,如今也和您当年一样,再为大唐浴血奋战……”


    “姐姐,您在九泉之下,也可心安亦……”


    李世民的眼泪夺眶而出,此情此景,百官们无不暗然落泪。


    柴绍更是忍不住泪流满面,轻声抽泣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