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六章科举开始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二郎,你真以为那诗,真是处默妙手偶得之?”


    午宴过后,当程咬金父子离开。


    长孙皇后开口说道。


    “观音婢,处默自然没有这样的才华,二郎觉得,定是根儿所做。”


    “根儿和处默交好,定是他写诗送给处默,还不让处默透露是他所写。”


    “咱们做大人的,岂能再为难一个孩子。”


    “观音婢,你没有看到,处默脸都绿了。”


    长孙皇后闻言,开心的笑道。


    “二郎,臣妾早就发现处默不对劲了,那歌声响起的时候,处默就紧张的使劲搓手。”


    “或许这小子,是用一首诗,换取了平康坊里的春宵一度吧?”


    长孙皇后的话,让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


    这点,李世民也猜测到了。


    也许,还真有可能。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


    “年轻人吗,实属正常。”


    “不过,这首诗赋,让二郎对根儿的科举之路,倒是充满了信心。”


    李世民的话,让长孙皇后莞尔一笑。


    “二郎,说起科举,日子也所剩不多了吧?”


    “嗯,还有十日时间,便会在尚书省开考了。”


    “各省道的考试早已结束,优秀的考生,已经开始送往长安了。”


    ………


    “少主,孔大师,让您抽时间过去一趟。”


    赵四从酒楼回来以后,将口信带给了李根。


    “赵四,准备马车,咱们现在就去。”


    赵四答应一声,很快套好了马车。


    李根登上马车,四只狗狗直接跳到了马车上。


    “都给我下去,在家里乖乖等着。”


    李根板着脸一顿呵斥!


    它们四个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委屈巴巴的跳下马车。


    看着马车走远,它们对着远处汪汪汪一阵狂吠。


    好像在说,主人您早点回家啊!


    马车在国子监门口停下。


    赵四对守门的坊使,已经非常熟悉了。


    毕竟他每日里,都要来此给孔大师送饭菜。


    二人畅通无阻,直奔孔颖达的房间而去。


    “晚辈李根,见过孔大师!”


    李根推门而入,赵四则留在了门外。


    “小友,快,快来老朽身边坐下。”


    孔颖达红光满面的,微笑着招招手。


    “大师气色真好!”


    李根坐下之后,微笑着开口说道。


    “那还不是托小友的福,每日里好酒好菜的款待老夫。”


    “小友,今日叫你前来,因为五月初一,科举便要开始了,也不知小友准备的如何?”


    “大师,晚辈感觉差不多了,就等着科举开始呢!”


    听了李根的话,孔颖达满意的点点头。


    “小友如此有信心,老夫也很期待,你会考出怎样的成绩。”


    “这些物件,你收回去吧,老夫实在不敢收留。”


    孔颖达将一对琉璃杯,还有六颗琉璃球,小心翼翼的从抽屉里取了出来。


    “大师,都是晚辈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以后用这琉璃杯沏茶水喝,看上去就心情愉悦!”


    听了李根的话,孔颖达正色说道。


    “小友,使不得,使不得。老夫昨日里才听闻,这琉璃杯一对就要几千两黄金,这琉璃球,一颗就卖出了两万两黄金的天价。”


    “老夫一晚上都睡不着觉啊,如此贵重之物,让老夫寝食难安。”


    孔颖达确实睡不着。


    当他得知这些琉璃的价格以后,整个人都懵了近一刻钟的时间。


    “大师,实不相瞒,这些物件,其实真没什么可让大师寝食难安的,不过是几样材料融合在一起,材料也是普通之物。”


    “晚辈平日里喜欢瞎捣鼓,不曾想竟然捣鼓出这些物件。”


    “至于天价吗?晚辈也没有想到,会卖出那样的价格。不过做生意,讲究一个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既然买家愿意出高价,俺也不能不要啊?”


    “大师,晚辈送与大师这物件,那是感恩大师对晚辈的帮助,在晚辈眼里,大师送的那些书籍和考卷,比这些琉璃贵重万倍。”


    “若是大师还执意退给晚辈,那晚辈回去以后,也会寝食难安的。”


    “哎,你这孩子,还真是难为老夫了,既然如此,老夫便收下了。”


    二人相对而坐,聊了许久。


    临走前,李根说道。


    “大师,若是闲暇时间,可去晚辈庄园做客,晚辈的爷爷如今住在庄园里,他和大师年纪相当,只是没甚学识。”


    “好!”


    孔颖达愉快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不过听闻李根,将他爷爷的名字李圆改成李留的时候。


    孔颖达算是明白,庄园里住的是谁了!


    李根告别孔颖达,带上赵四离开了国子监。


    回到庄园以后,李根又开始重温以前的科举考卷。


    七日时间里。


    李根足不出庄园。


    那份学习劲头,让李渊看了都心疼。


    他多想告诉李根。


    大孙子,你不用如此用功,即便科举不中,你也是人中龙凤!


    不过,想到李世民的叮嘱,李渊终究是什么都不能说。


    五月初一。


    李世民登基以后,第一次举办的科举考试。


    终于到了最后的阶段。


    所有通过各州府和省道考试的学子们。


    齐聚长安城!


    因为孔颖达的照顾,李根直接通过了国子监的考核,从而一步踏足尚书省的进士科,科举。


    对于此次科举考试。


    李世民非常非常的重视。


    毕竟这是他登基以后的首次科举。


    求贤若渴的李世民,希望有更多的,更年轻,更优秀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的朝廷命官。


    为了体现公平公正,杜绝徇私舞弊。


    李世民选派自己信得过的官员,巡视考场。


    批阅考卷的十人。


    更是李世民,以前秦王府的嫡系。


    唯一的例外,便是魏征。


    敢于进谏直言的魏征,被任命为十位阅卷考官之一。


    ………


    “大孙子,好好考,千万别紧张,爷爷听说,有些人平日里满腹经纶,一进考场就满脑子浆糊。”


    庄园门口,李渊握住李根的手,不停的叮嘱着。


    “爷爷,您放心吧,在家等俺的好消息就行!”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六匹骏马,并驾齐驱而来。


    李根举目望去,那是长孙冲,程处默他们六人。


    李根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


    还不错,这些结拜兄弟,还知道今日是他这个七弟,参加科举考试的日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