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五章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为刚刚殿里,太过喧哗热闹的原因。


    传信兵的马蹄声,众人都未曾听到。


    “陛下,右武候大将军牛俊达,押送一万石粮食,已抵达长安城外十里处!”


    “好!”


    没有比这个消息,再让李世民高兴的了。


    房相,杜相,长孙无忌等人,也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玄龄,克明,辅机,粮仓没有问题了吧?”


    “陛下放心,粮仓上个月已经修缮好了,臣等专门前去查勘,储存粮食,绝无问题。”


    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齐齐施礼说道。


    李世民带领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等人,亲自出城去迎接归来的将士们!


    看到又黑又瘦的牛俊达,还有士兵们布满血丝的眼睛。


    李世民忍不住眼眶红润起来。


    “将士们,一路辛苦了。”


    “朕,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稍事休息几日,朕为你们论功行赏,大摆庆功酒!”


    “陛下,陛下!”


    “陛下,陛下!”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在长安城外,久久回荡。


    汪汪汪,汪汪汪……


    庄园里,四只小狗跑到门口,对着东南方向,狂吠不停。


    李根放下手中的书籍。


    刚刚他也隐约听到,陛下,陛下的声音。


    李根以为自己看书久,耳鸣了。


    如今看四个小家伙的表现,不是自己耳鸣产生的幻觉。


    “赵四,冯五,外面发生何事?”


    李根还未走到门口,便看到赵四和冯五,已经在门口张望了。


    “少主,距离咱们比较远,根本看不到。”


    李根走到门口,举目望去。


    前方一片空旷的土地,再远处便被外郭城百姓们的房屋所阻挡。


    最起码,目及所处,是没有任何动静的。


    “走吧,跟我回家!”


    李根一招手。


    四只小狗,便摇头晃脑的跟在李根身后。


    时不时,还打个滚,卖个萌。


    让李根的心情非常愉悦。


    这样的欢乐,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赵四和冯五按照李根的吩咐。


    几日时间购买了六头耕牛。


    将耕牛去官府报备以后,赵四才带到庄园里去。


    李根也知道,现如今耕牛的重要性。


    买来的耕牛,李根叮嘱下人,一定要好好呵护。


    先养几日膘,让它们恢复恢复体力再说。


    终于等到一个合适的天气。


    南风吹了整整一天一夜,天空也布满了乌云。


    李根赶紧让有光,有亮,有黑,有暗,有金,有银,有财,有宝等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


    立即牵上耕牛去犁地!


    李渊就在一旁看着,李根呼唤众人。


    对李根给这些人取的名字,李渊真是自叹不如啊!


    这些仆人的名字,好听还好记,而且除了有黑和有暗以外,其他人的名字,寓意还挺美好。


    这千余亩土地,想要全部翻耕一遍,就现在的六头耕牛,至少也得俩月时间。


    李根让有光和有亮,带着众人,先从靠近河边的地方开始耕地。


    李根已经粗略计算过了。


    庄园南北距离,比东西距离要长不少。


    也就是说,靠近河边的土地面积,相对比较多。


    从岸边一直耕到住所附近,算下来,也有四五百亩田了。


    其它空旷的土地,李根另有打算。


    鸡舍,羊舍,猪舍,鸭舍,庄园里所有生灵,都要给圈养一段时间。


    否则,自己种下去的物种。


    保准被它们给霍霍干净。


    在李根的吩咐下,庄园里所有生灵,都在被圈养了起来。


    第二日,正是二十四节气里的谷雨。


    天空也开始飘起了小雨。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长安城外,处处都是老百姓播种的身影。


    庄园里面。


    李根也开始行动了。


    十几位丫鬟,也被李根召唤过来。


    有些丫鬟是后面补充的,不过经过一段时间观察。


    李根觉得,都是可靠之人。


    “大孙子,这是何物?”


    李渊看到李根带领丫鬟们,从一个暖棚里,搬出许多绿莹莹的枝叶。


    李渊瞪大眼睛,好奇的开口询问道。


    “爷爷,这是红薯,孙儿为了它,准备了老长时间了。”


    “能吃吗?”


    听了爷爷的询问,李根哭笑不得。


    自从爷爷来到庄园以后,明显胖了一圈。


    竟然还一心惦记着吃的。


    “爷爷,不仅能吃,而且还非常香甜可口。”


    “就连这叶子,都是可以吃的,不过,现在可不能吃,先让它们在田里扎根再说!”


    李渊闻言,更加好奇了。


    这物种,他没见过啊!


    竟然连叶子都能吃。


    “大孙子,这物种叫啥名字?产量几何?”


    “爷爷,这叫红薯,产量一般在三十石以上!”


    李根话音落地。


    李渊一个踉跄,直接就坐在了地上。


    吓得李根赶紧把爷爷给扶了起来。


    “爷爷,您没事吧?”


    李根乖巧的,给爷爷拍拍身上的尘土。


    李渊嘴角抽搐一下。


    老子没事才怪。


    亩产三十石,这是要吓死人的节奏。


    即便是李世民听到,也绝对狠狠的摔个跟头。


    “大孙子,爷爷没事,你给爷爷说说,这物种,红薯,真能亩产三十石?”


    “嗯!”


    李根郑重的点点头。


    其实他已经是保守估计了。


    若是管理得当,产量绝对嗷嗷的往上蹦!


    “大孙子,那这红薯能当饭吃?”


    这才是李渊最为关心的问题。


    产量如此之高,若是还能当做主食,那对于大唐的百姓来说。


    简直就是天降祥瑞!


    “爷爷,自然可以当饭吃,也可当做主食,而且很抗饿。”


    “不过,若是天天食用,时间久了对肠胃有些不好,只要跟粮食搭配着食用,那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李渊闻言,彻底来了精神。


    尽管李根极力劝阻。


    李渊还是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里。


    李根手把手,教导众人如何插苗。


    包括行与行的距离,株与株的距离。


    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至于后世先起垅,后插苗的种植方法。


    眼下是非常不适宜的。


    不仅仅是因为土壤的原因,更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大旱。


    若是起垅种植的话。


    尽管就在河道附近,李根也知道,绝对不会有太好的收成。


    刚刚翻耕过的土地,非常的松软。


    将培育好的红薯苗,插进去以后。


    在其根部四周堆一个小圆圈。


    然后舀一瓢水,将水倒进圆圈里即可。


    众人分工协作,齐心合力!


    午膳前,竟然栽种了三亩多地。


    李根看着绿莹莹的红薯苗,连成一片!


    脸上挂满了甜甜的微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