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1章 带人看项目

作者:玉溪不是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6月初了。


    这天,儿童公园附近,田向南带了一大帮人过来看现场。


    早在前几天,他就已经正式跟市里签订了服装厂的投资建设项目,今天,就是带人过来看一下现场。


    他带过来的人当中,有市委的丁书记和几位市里的同志,有陶莹莹,有住友集团的参会团队,为首的是住友晴子。


    还有一些被市里邀请来的,提前过来准备参会的各单位代表,和个企投资商。


    就连周海洋和他那几个学弟学妹组成的调研团队都过来了,不过他们却跟那些个体投资商在一起,随行的还有高成。


    儿童公园的这片住宅区,眼下房屋已经处于拆迁阶段,老房子基本上都已经被推倒了。


    原本这里住的那些人,都被田向南安排到了中央大街那边拆迁后的安置区小楼了。


    因此,在拆迁问题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就连服装厂的大体建设图纸都出来了,今天,就是市里丁书记组织人过来,看一下现场的情况。


    “田先生,这个服装厂真的不需要我们集团的投资吗?”


    在丁书记主动为那些参会人员介绍这个服装项目的时候,住友晴子却又主动找到了田向南,提出了想顺带投资他们服装厂的事情。


    “不用了,晴子小姐,这座服装厂的先期投资并不大,就是一个民生产业,我们自己能负担下来。”


    田向南知道,住有晴子也并不是多看好这个项目,只是想加深一下跟青山大队的合作而已。


    但在他看来没必要。


    而且这次住友集团过来,还真不是田向南邀请的,而是他们市里这边,向岛国那边发出的邀请。


    可能是以前跟市里合作的时候,有住友那边的联系方式,所以这次招商会,他们也向对方发出了邀请。


    而且,住友集团的团队来的也是非常快,还是提前过来的。


    “就是我说的那些缝纫机械,还需要麻烦晴子小姐,尽快让人运送过来。”


    这个服装厂,田向南不打算用国内传统的缝纫机,准备全部采购电动机械,比如电动平车,锁边车,双针车,链条车,等等。


    比起传统的缝纫机,电动的缝纫机在熟练操作之下,效率差不多能达到三倍以上。


    既然要搞产业,那肯定得弄出当前最好的。


    “田先生请放心,我一定尽快让人把设备送过来,并且保证是最优惠的采购价格。”


    住友晴子笑着道。


    跟在旁边的陶莹莹翻了个白眼。


    不知道为啥,她就看着这个岛国女人,在田向的面前巧笑嫣然腻腻歪歪的样子,心里就莫名别扭的很。


    虽然她跟田向南也没什么关系。


    而陶莹莹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其实也是有些原因的。


    按照田向南原本的想法,他是想把陶家坝的纺织厂,服装厂,包括牛仔布技术给直接收购的,准备以后就让这两个厂子都改为纺织,专门给他们生产后勤布料。


    结果陶莹莹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竟然搞出了一个骚操作。


    她先是让田向南帮她做担保,让她从市里这边银行贷了300多万。


    随后,她利用贷来的钱,直接把他们大队的纺织厂和服装厂都给收购了。


    最后,陶莹莹以这两家厂子,包括牛仔布技术为资本,直接并入了青山大队的这个服装厂项目里,换取了市里这个服装厂10%的股份。


    反正这整套操作下来,看的田向南都有些目瞪口呆。


    看来,这女人在粮食局的两年也真不是白混的,多少也让她学到了一点。


    最起码空手套白狼的这一套,用的也算挺溜的。


    不过,田向南最后也是答应了她。


    难为她的脑子能想出这样的操作了,就哪怕看在小楠楠的面子上,就当是给他们母女留下一点过日子的本钱了。


    他打算让陶莹莹先管着陶家坝的纺织厂,真要是管的不错的话,以后把市里的这个服装厂交给她都行。


    只要她有这个能力。


    再看前面的丁书记,这会儿在那些来参会的工作人员包括那些投资商的吹捧中,那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当然,丁书记自然也不会忘记今天过来的目的。


    一路上都在不停的给他们介绍着,现在他们哈城各方面的资源情况,政策,基础设施,还有投资待遇等等。


    这边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田向南却没注意到,在后面跟着随行的人群里,有一双阴鹜的目光,总是时不时的盯着他。


    高成最近这几天也没闲着。


    自从知道这块地易主之后,他这几天又跑了不少地方,把这次招商会标明的那些免土地金的工业区域差不多都逛了一圈。


    可他确实越看越来气,越看越憋屈。


    那些地方都在城外不说,而且大多数都可以说就是郊区的荒野地,根本就没有任何配套基础设施。


    按照这次省里的招商情况与政策,如果在那些工业用地上投资的话,市里这边可以负责是帮你把路平整一下,把电线扯过去。


    但,仅此而已。


    别的也就是免土地金,免几年税,包括在各方面建设审批之类的绿灯。


    可这些对于高成来说,根本就没什么用。


    简单来说,这要是在外面建个化工厂的话,最起码,场地总得改造平整一下吧?


    厂里离市区这么远,为了方便工人上班加班的话,宿舍你得修一个吧?


    有了宿舍,食堂你也得建一个吧?


    而且距离市区远的话,原材料过来,包括生产的产品出去,总得买几辆车吧,再建个运输班。


    高成真的是越想越气,越想越头疼。


    这要是在市中心的话,这些差不多都能省略。


    土地都是平整好的,而且这些房屋拆迁了以后,用的那些旧砖就可以直接拿来盖厂房。


    不用弄宿舍,也不用弄食堂,甚至出货进货,都可以直接组织工人找几辆板车去车站拉。


    甚至这块地要是换成他来操作的话,说不定土地金都不要出。


    光是想想他们青山大队为了在这建厂,出的那笔500万的土地金,高成都忍不住在心里暗骂田向南是个傻子。


    赶上这个时候,又赶上了招商大会,还是这种为城市做贡献的民生项目。


    这要是换成他来搞,说不定一毛钱的土地金都不要出,市里还得给他倒贴点呢。


    有了这500万,他差不多能搞一小套落后一些的化工生产设备了。


    心里面各种腹诽着,高成强压住心底的思绪,却又将目光定向了那些前来投资的各个单位的代表,还有那些个体投资者。


    以及,住友晴子的身上。


    可,有些事情说起来也挺有意思。


    就像田向南没有注意到高成一直在背后盯着他一样。


    此时的高成也没有注意到,在他的身旁,同样有一道目光,也总是若有若无的在盯着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