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19章 陶莹莹给的启发

作者:玉溪不是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来找田书记商量点事........”


    陶莹莹笑着说了一句,说话的同时,还看了看其他人。


    得.......


    大家一看她这意思,随时都很识趣的起身出去了,只留下他们俩在屋里说话。


    “说吧,啥事?不是小楠楠咋的了吧?”


    “没,不是孩子的事。”


    陶莹莹也扯了张椅子坐在田向南对面,先是有些犹豫,又踌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了一句。


    “我.......准备粮食局的工作辞了.......”


    “嗯?”


    田向南拧眉看着她,不过也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等待着她的下文。


    陶莹莹又抿了一下唇,随后轻叹了一口气。


    “体制里的工作,还是跟我想的不一样。”


    “以前在陶家坝的时候,只需要怎么考虑怎么做事,怎么把陶家坝带的更好就行,天天脑子里想的都是这样那样的事该怎么处理。”


    “可是真的坐上了领导的位置,进到了体制内,我发现狗屁倒灶的事太多,做事情,远远没有与人相处的重要。”


    “或者说,想做点啥事,还真的挺麻烦的,得看人家愿不愿意让你做成。”


    “没意思,太没意思了,跟我以前想的领导工作完全不同。”


    “呵.......”


    听到陶莹莹的话,田向南也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那你打算好了,辞掉工作以后做什么呢?”


    陶莹莹笑了笑,用手捋了一下头发才道,


    “我们一大队的陶老叔,想请我帮他管电线厂,二大队的刘叔也是想让我帮他们管制衣厂。”


    “不过我都还在考虑,想先休息一段时间,或者回头看看自己能不能弄家小厂子。”


    “呃.......”


    这下子,田向南也不知道该咋说了。


    劝?


    没那必要,打一开始他就看出来,陶莹莹不适合在体制里混。


    一开始建议她去粮食局,也是因为那里是县里一个油水足的单位,同时也是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地方,就是想让她适应一下,学习一下。


    她自己适应不了,那就代表她不适合走这条路。


    而且在当前这个环境下,下海经商,也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路。


    只不过........


    听完陶莹莹的一番话,田向南脑中忽然有了个想法,就是关于接下来招商会上,青山大队要准备的项目。


    搞什么呢?


    既然他决定了是帮市里提升经济发展,或者是搞民生的,那所能选择的项目无非也就那几种。


    衣食住行。


    住,他们已经有青山大酒店了。


    食品方面,田向南暂时不考虑,投资小了没意义,投资大的话,品控方面是个麻烦事,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毕竟是入口的东西。


    那就只有衣和行了。


    行,田向南暂时也不考虑,主要是目前国内的普遍经济环境达不到。


    生产自行车吧,肯定比不过永久飞鸽凤凰那样的老厂商牌子,没必要在进入到划分好的市场内厮杀。


    生产摩托车和汽车吧,那即便就是产出来了,估计也卖不出去。


    一是国内经济水平和购买力达不到的问题,二是这年月,人的认知问题。


    国内的汽车厂商真正崛起,那得到2010年以后了。


    在此之前,大伙的普遍看法都是,进口的车肯定比国产的好。


    你就哪怕到了2020年,你手里有个50万预算要买车的话,那大多数人还是选择bba,只有少部分人才会选择50万的国产。


    至于摩托车,那就更不要说了,2030年之前,国产摩托车都不会被人看好。


    或者说,以后等国家扶持汽车类产业的时候,他们青山大队或许才会入场,搞一个国产的汽车厂,走平民销售路线。


    而且这东西压根就没有门槛,也不需要提前准备查的,田向南要想搞的话,随时都能搞。


    因为啥呢?因为他有这个自信。


    就那个以转子发动机出名的,开起来容易塞车的马自达车厂,都知道吧,那就是住友家族旗下的产业。


    田向南要想跟他们合作的话,那边巴巴的就得送扶持,送技术过来。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搞这个的时机。


    那就只剩下衣了。


    他们青山大队虽然在三里公社那边也投了一家服装厂,不过规模比较小,也是属于扶持性产业。


    而且要搞个服装厂的话,规模一开始就可以搞大一点。


    这东西只要操作得当,不怕没有单子,或者卖不出去。


    而且要说提升经济水平,那就首先要提升普通工人的收入水平,这样操作起来,也没有比制衣厂更合适的了。


    像是制衣厂,电子厂,纺织厂,这类需要用到大量人工的企业,绝对是眼下省里最受欢迎的招商目标。


    而且也不用投入太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最重要的是,搞制衣也是有优势的。


    他还记得,陶家坝那边小制衣厂成立的时候,当时投资不小,从国外收购了设备不说,还收购了牛仔布的技术专利。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了吧。


    只不过一开始他们厂子里没订单,还是田向南让田庆华帮他们联系了几个老大哥那边的单子,这才让他们开工到了现在。


    所以他们的牛仔裤布技术,到现在压根就没有利用上,连生产都没生产过。


    田向南越盘算,越觉得可行。


    牛仔类服装,在国内从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一直到2030年都经久不衰。


    衍生出了各类服装品牌与衣饰潮流。


    要搞,就得搞出个名堂。


    田向南甚至想着,真要搞的话,他应该先把陶家坝的那个小制衣厂给收购了,把牛仔布技术也给收购了。


    回头,把厂里的设备都转移到市里新开的大制衣厂,然后再给他们开一家纺织厂。


    以后,就让陶家坝的两家纺织厂专门给他们厂做后勤,给他们纺织牛仔布。


    市里的大制衣厂,就专门做牛仔类衣服。


    还记得前世的时候,国内做牛仔类的加工厂,光上万人规模的有很多家,证明哪怕是光做牛仔,都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最好回头他再拿这个牛仔布技术,在国内申请个专利,在反垄断法出来之前,先狠狠的赚上一波。


    虽然以国内的制造风气,就算有专利,也阻止不了其他人模仿,但总归能阻止一些大厂崛起。


    小厂家做山寨无所谓,只要那些上规模的大厂做不了,那在牛仔服装的这一块大蛋糕上面,他们的厂子绝对能先霸占一个大头。


    田向南越想,就越觉得可行,脸上的神色也变得轻松起来。


    “你......觉得怎么样?”


    见他许久都没有出声,陶莹莹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呃,还行吧.......”


    田向南点点头,抬头看着她。


    “你要真不想干的话,那就算了,先休息一段时间,自己好好考虑一下。”


    “行........”


    陶莹莹的脸上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主要当初去粮食局,也是田向南给她的建议,而且她也知道,在形势方面,她肯定也不如田向南看的透彻,看的远。


    所以,陶莹莹一听说田向南回来了,看似是过来打招呼,其实就是想以这事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当然,她之所以会有这么干脆放弃体制内工作的想法,同样也是受到一些田向南辞去青山大队书记职位的影响。


    喜欢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请大家收藏:()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