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0章 混不吝欲试危炮

作者:天心不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崔韬将人带到靶场,与崔尧说了几句闲话,便告辞离去。


    也不是崔大郎不想在外浪荡摸鱼,与自家兄弟笑闹,实在是三郎背后那人实在太过眼熟,以至于崔大郎摸鱼摸的很是不畅快,故而匆匆离去。


    临行前,崔大郎轻声将赠药一事说与崔尧耳边。


    崔尧没有太多反应,只是轻轻颔首,表明已知晓。


    此举令崔大郎很是惊讶,三郎不是一向很紧张这等禁药吗?怎么这番却显得很是无所谓呢?


    崔大郎想不明白,却也知道没捅了篓子,便畅快离去。


    “诸位随我来,火炮、标靶都已经准备好了,几位若有兴趣,待会可以自行上手试试。”


    崔尧将众人领到靶场一侧,指着十门早已摆好的火炮说道。


    约瑟夫自是见过的,这十门火炮与在倭国时见到的一模一样!


    见到这几门火炮,约瑟夫的呼吸似乎都粗重了一些,彷佛又回到了那个不堪的无月之夜。


    他忍着战栗,上手触碰着离自己最近的一门火炮,残留的硝烟似乎还弥漫在鼻息之中。


    约翰好奇的看着这些火炮,那种怪异的感觉又浮现在心头。


    两个相隔万里的地域,在没有接触过的情况下,却接连前后,几乎同时发明了极为类似的同一种东西。


    这……有可能吗?


    父亲是绝对没有游历过东方的!这点约翰可以肯定,远航帆船是在五年前才得以下海的,在此之前,父亲的一切关于海洋的设想都只存在于教廷书房里,那纷乱的简笔画里。


    而约翰在诸多粗陋的画作里,凭着过人的才智,也只能看懂那艘三桅帆船的原理!


    所以,在昂撒联盟主导的西方世界里,帆船大行其道。


    对了,那艘帆船,父亲的命名是黑珍珠号,也就是如今的圣凯尔特人号。


    至于父亲画作里的那种冒着黑烟,却没有一片风帆的古怪船只,约翰一直以为是父亲的臆想。


    直到他在地中海亲眼见到东方的官方货船……不,应该是战舰才对!


    他才得知,父亲拙劣的画作,想表达的并不是磕大了以后的臆想,而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而经过与船上商贾的交流之后,他意外的得知,这种没有风帆的古怪战船竟是诞生于父亲身故的十年之后!


    ……


    太多古怪萦绕在约翰的心头,故而此次东方之行,并非是一次莽撞的临时起意,或是全部来自于约瑟夫的请求。


    萦绕在约翰心头的迷雾,或许才是真正的原因!


    “啊哈,真是了不起的杰作,看这流畅的曲线,看这扎实的工艺,真是太美了!不知道这火炮到底是哪位大贤者的发明呢?


    真想和这位大贤者当面请教一番呢!”


    约翰还没有试炮,便蹦出来一串马匹,吹捧的崔尧等人莫名其妙。


    你们不是也有吗?除了射程近一点,威力差一点,外形不是差不多吗?用的着这么吹捧吗?


    二者所差的地方是创意吗?不应该是工艺吗?


    崔尧于是答道:“却是某家的一位长辈所制,不过若是请教的话,只怕不太现实,我那位长辈已经仙逝了。”


    约翰略带歉意的说道:“是吗?那还真是遗憾呢,很抱歉。”


    崔尧摇头:“无妨,他老人家乃是寿终正寝,他本人也没什么遗憾。”


    盖乌斯看这两位拉起了家常,偏偏他还听不懂,若不是身旁的通译紧着翻译,他都怕是二人在编排他。


    于是借着翻译催促道:“二位说的热闹,在下也是眼热的紧,不如先让我等开开眼再说?”


    崔尧自无不允,本来就是商品展销,哪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于是亲自上前,从怀里掏出一枚打火机说道:“诸位且看,这门火炮严格来说,应该称之为臼炮。


    是一种短身、射角大、初速低的滑膛火炮,其主要是用于破坏坚固工事的。


    因其炮身短粗,外形类似我大唐的石臼,因此在被我们称为‘臼炮’!


    这也是我大唐工部的第一代产品,也是唯一经过战火考验的可靠产品。”


    在场众人皆听懂了话外之音,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短身、射角大、初速低的滑膛火炮’呢?


    那么是不是还有长身、射角不那么大,初速很高的不是滑膛的火炮呢?


    滑膛又是个什么意思?


    盖乌斯对此很在意,因为在通译口中,这个名词翻译的很是莫名其妙,光滑的炮膛?难道光滑不是代表优秀的意思吗?


    如果炮膛不够光滑,万一把石弹卡住了岂不是要糟糕?


    这就是人无法想象出超出自己想象之外的物事了。


    约翰却十分明白,在大唐厮混了多日,他从多方面收集的情报表明,大唐应该是有更好的火器的。


    线膛枪他见过,没理由更大、更容易操作的炮膛不能‘雕刻’膛线的道理。


    他没见过,但他笃定一定有!


    崔尧解释完毕,径直点燃了引线,连射击诸元都没有调整,一声巨响之后,一里之外的一处画着石灰线的矮小山坡便震起了无数砂石。


    开玩笑,这等展示哪里还会用崔尧自己校准,布置场地的炮兵若是连这点事都不懂,也别在大唐士卒圈混了。


    “诸位且看,这是一里的靶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过后,基本上可以十发九中,误差不超过十步。”


    说罢,又走到第二门火炮跟前,说道:“接下来,向诸位展示的是二里的标靶,也就是这类火炮的标准射程。”


    同样一声轰鸣,标靶不出意外的又是命中。众人遥遥看去,距离靶心点,也不过误差了不到十余步,算是十分精准了。


    ”接下来,是三里的标靶,也就是臼炮的极限射程,不过我不建议诸位将此距离纳入考量之中。


    装药量实在太大,若是因此炸膛,某家概不负责!


    此次展示,只是为了向大家说明,在极限情况下,臼炮有能力发挥出超常的能力。”


    说罢,崔尧走到第三台火炮之后,在场众人能明显看到,那引线就足有三丈远,充分体现了这种射距的不确定性。


    崔尧正准备怂恿尉迟宝琪去点这个大“炮仗”。


    谁知李承乾像没听懂人话似的,十分“僭越”的夺过崔尧的打火机,信步走了过去。


    “接下来,就由在下给诸位展示……”


    约翰疑惑的看着这个一身灰黑的小吏,这声音听着耳熟啊?虽然唐人大多长的一般模样,可这人也眼熟的过分!


    在哪见过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