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50章 卿沉夫妇日常番外(73)

作者:君如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沉已经通过特殊的密道,将密信送往京城。


    这是一条直达天听的加急通道。


    虽然这里距离京城遥远,约莫三千多里地,但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还有一些辅助工具。


    人力,物力,财力尽数搭进去。


    所以,顾沉的信,也就两日的功夫,就出现在顾时的书案上。


    顾时飞速的阅览后,眉宇间全都是兴奋。


    “温石,立刻传召宁王叔,郭太师,林国公,燕国公。”


    温石有些发懵的看了看外面漆黑的夜色,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皇上,现在已经是深夜。”


    顾时立刻瞪了温石一眼,语气森然:“你想教朕做事?”


    温石立刻跪下:“奴才不敢,奴才马上派人通传。”


    顾时的手指,轻轻敲着说面:“快点儿。”


    温石忙的应声:“是。”


    而后躬身退下,立刻安排了腿脚利索的小太监前去传召。


    这个时间,宁王等人早已经入睡。


    硬生生的被薅了起来。


    一个两个的,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忙的收拾收拾跟着小太监入宫。


    宫门口,几人碰了面。


    本想着打听一二,结果谁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四人无奈一笑,而后飞快入宫。


    养心殿内,灯火通明。


    顾时正坐在书案前,埋头疾书。


    温石上前一步:“皇上,四位大人已经到了。”


    顾时头也不抬:“请进来吧。”


    温石点点头:“是。”


    很快,以宁王为首的四个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齐声道:“老臣/臣参见皇上。”


    顾时这才放下手中的笔:“爱卿免礼。”


    “按理来说,这大半夜的,不该将诸位爱卿传召入宫。”


    “但是,有一件急事。”


    “必须尽快落实。”


    “所以,只能劳累诸位爱卿了。”


    宁王立刻拱手道:“皇上言重了。不知是何急事?”


    “是关于苗人的。”顾时说着,将顾沉的密信直接递了过去:“这是朕刚收到的,你们看看。”


    一旁的温石立刻上前一步,接过密信,递给了宁王。


    宁王翻看过后,又立刻递给了一旁的郭太师。


    等到四人传阅完毕,顾时这才开口问道:“爱卿们觉得,此事该有个什么样的章程?”


    “朕要如何配合皇兄才能达到最稳妥的效果?”


    四人闻言,便知道顾时这是已经认可了逍遥王的提议。


    确实,逍遥王的这番提议,极好。


    只是卫天明这个人……


    从未听过。


    想来,应该是民间志士了。


    宁王抿了抿唇:“逍遥王所提到的办法,确实不错,但是,并不能短时间内见成效。”


    “更不是一蹴而就。”


    “初步推测,如果靠这种办法,将四支苗人全部控制,最少也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毕竟,苗人不会主动配合的,咱们的进度肯定快不了。”


    “苗人,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


    “若是真的能控制住,别说几十年上百年了,就是时间再久点儿的,也是值得的。”顾时说道。


    “皇上说的是。”郭太师点点头:“若能彻底控制,确实是值得的。”


    “但是,万事开头难。”


    “而且,此事一旦开始,就需要有我们的人,时刻盯在那里,随时掌控进度才行。”


    “老臣觉得,需要几个信得过的心腹,轮流常驻在此。”


    “再者,还要再调兵过去。”


    “既然要建立卫所,营寨,隔离带,人手就一定要够。”


    “毕竟,苗人手段诡谲,防不胜防。”


    “蛊毒之术更是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除了足够的兵将之外,还需要一些大夫,最好是再能招募到一些苗医。”


    林国公对此表示赞同:“郭太师言之有理。”


    “老臣以为,除了这些外,我们还要进行有意的分化。”


    “让他们四支苗人之间,绝对没办法团结合作。


    “就目前来看。”


    “朝廷与腊尔山的苗人算是比较亲近的,我们可以从这边入手。”


    “毕竟之前,腊尔山这一支就与朝廷有过合作。”


    “也有过约定。”


    燕国公是四人当众,最年轻的一个。


    皇权交替,受燕皇后的拖累,燕家一步步下滑。


    甚至,一度连国公位都保不住。


    但是,燕铭学是个厉害的。


    他及时站队,挽救燕家于大厦将倾。


    又辅助新皇登基。


    功不可没。


    故而,新皇登基后,便又赐下国公之位,只是由燕铭学担任。


    算起来,燕铭学是朝中年纪最小的国公了。


    燕铭学上前一步:“皇上,臣愿带人前往,一定办好此事。”


    顾时蹙起眉头:“此番前往苗疆,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回来的,短则数年,长则可能几十年。”


    燕铭学恭声道:“臣愿意为了北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顾时心里很满意,但是……


    “你的忠心,朕看到了。”


    “只不过,以你的才华,困在那里几年,甚至几十年,是朝廷的损失。”


    “你还是留在京城,才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郭太师点点头:“皇上所言极是。”


    “但是,燕国公的才学,有目共睹,能力也极强。”


    “老臣觉得,可以让燕国公打头阵。”


    “先和逍遥王去对接。”


    “然后负责此事的大面上的安排。”


    “带些可靠的人出来。”


    “等章程步入正轨之后,再将事情全盘交给那些人来盯着。”


    “届时,燕国公再返回朝堂。”


    “皇上觉得如何?”


    顾时眼睛一亮:“此法,倒是可行。”


    燕铭学立刻道:“臣愿意。”


    前期有逍遥王在,就相当于有定海神针,他可以省却很多的事情呢。


    他粗略估计,三五年应该就能步入正轨了。


    届时,他再回京城。


    做得好的话,这就是大功一件,将来也会为国公府的众人再添几分保证。


    顾时很满意:“那就继续讨论一下吧。”


    “看看该带何人。”


    “带多少人。”


    “还有,若是拉拢腊尔山的苗人,咱们北梁要制定个什么样的谈判章程。”


    漫漫长夜,就在五人的激烈讨论中过去了。


    东方的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


    五人终于讨论出一个大致框架。


    顾沉满意的放下笔,这才惊觉,已经过去一夜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