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6章 本官将它命名为追风

作者:漫步风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言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荒谬。


    让别人花了钱,还觉得是自己占了便宜?


    这……这怎么可能?


    这已经不是经商之法,而是神仙之术了!


    就在百官议论纷纷,几乎已经给林尘判了死刑之时。


    “陛下驾到——!”


    一声悠扬的唱喏,自远处的御道上传来。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官员纷纷整理衣冠,转身面向御道,躬身行礼。


    只见一队威武雄壮的禁军护卫之下,一架由八匹神骏白马拉着的、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权威的巨大龙辇,缓缓驶来。


    龙辇之旁,一身白衣的林尘,正与身着太子常服的任泽鹏并辔而行。林尘神色自若,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而太子任泽鹏,则显得有些激动,眼中闪烁着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无限期待。


    在他们身后,朱能骑着高头大马,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龙辇在东门外早已搭建好的高台前停下。


    皇帝任天鼎,身着一身便于行动的龙纹常服,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下龙辇,步履稳健地登上了高台。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台下黑压压的文武百官,最终,落在了工部侍郎郑坤的身上。


    郑坤心中一凛,连忙深深地低下了头。


    与此同时,在高台的不远处,早已被禁军隔离开来的区域,成千上万的京师百姓,正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朝着这边张望。对他们来说,这等百官齐聚,天子亲临的大场面,一辈子也难得一见。


    而在人群的最前方,一群手持纸笔,身背画板的特殊人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正是《大奉日报》的记者和画师。他们奋笔疾书,将眼前这历史性的一幕,忠实地记录下来。准备在明日的报纸上,以头版头条的形式,昭告天下!


    待一切准备就绪。


    林尘才不紧不慢地从皇帝身后走出,来到了高台的最前方。


    他没有看台下的任何官员,目光却如同利剑一般,精准地锁定在了人群前列、脸色有些发白的郑坤身上。


    那眼神,平静淡然,却又带着一丝猫戏老鼠般的玩味。


    “诸位同僚,想必都还记得,一个月前,本官与工部郑侍郎,立下的赌约。”


    “今日,便是这京津水泥路,正式竣工之日。”


    “同时,也是我们这场赌局,分出胜负之时。”


    他话音一顿,目光扫过郑坤身旁那几个面色不善的御史,嘴角微微上扬。


    “不过,在揭晓本官如何让这条路盈利之前……”


    “本官,想先请大家,看一样新东西。”


    他轻轻地拍了拍手。


    “带上来!”


    随着他一声令下。


    后方的人群,忽然分开了一条道路。


    两名禁军士兵,牵引着一辆造型极其古怪的“马车”,缓缓地走了上来。


    之所以说它古怪,是因为这辆马车,与时下所有的马车,都截然不同!


    它的车厢,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流线型,车头尖,车尾略宽,通体由一种不知名的黑色金属打造,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而又神秘的光泽。车厢两侧,没有传统的木质车窗,而是镶嵌着两块巨大而又透明的……琉璃?


    不!比琉璃还要通透百倍!简直就像是透明的水晶!


    最让人震惊的,是它的轮子。


    不再是那种笨重的、实心的木轮,而是由四根纤细的金属辐条连接着一个金属轮毂,轮毂之外,更是包裹着一层厚厚的、黑色的、不知是何材质的胶状物!


    整个马车,看起来轻盈、矫健,充满了力量感与未来感!


    这……这还是马车吗?


    这简直就是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钢铁怪兽!


    台下的百官,瞬间炸开了锅!


    “这是何物?这也是马车?”


    “闻所未闻!”


    “哼!哗众取宠!”郑坤看着那辆古怪的马车,心中没来由地升起一丝不安,但嘴上却依旧强硬地冷笑道,“林大人,我们今日是来看你如何让官道盈利的,不是来看你这些不入流的工匠把戏的!”


    他身后的几名御史也立刻附和。


    “就是!堂堂国公,竟沉迷于此等玩物丧志的东西,简直斯文扫地!”


    “莫非林大人是知道自己必输无疑,所以拿出这么个怪物来,想转移视线,蒙混过关不成?”


    面对众人的嘲讽和质疑,林尘却是不紧不慢,神色没有丝毫的波动。


    他仿佛没有听到那些刺耳的声音,只是自顾自地,如同一个骄傲的工匠,在向世人介绍自己最完美的作品。


    “本官,将它命名为——‘追风’。”


    他轻轻地抚摸着马车冰冷光滑的外壳。


    “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


    “快!”


    “极致的快!”


    “来人!”林尘朗声道,“取日晷、滴漏、燃香!请钦天监的官员,负责记时!”


    很快,几名钦天监的官员,便在高台一侧,摆好了各种古代最精密的计时工具。


    林尘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了百官之中,吏部尚书王奎的身上。


    “王尚书。”


    王奎出列,躬身道:“臣在。”


    “本官想请教尚书大人。”林尘的声音不疾不徐,“以大人之见,从我京师东门出发,前往津州码头。若是乘坐寻常的百姓马车,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


    王奎略一思索,沉声回答道:“回林大人。京津两地,相距约莫一百八十里。若是寻常百姓的载货马车,车身沉重,走走停停,一天能到,便算是快的了。”


    林尘点了点头,又问:“那若是换成咱们官员乘坐的,由良马拉拽的轻便马车呢?”


    王奎道:“那便快上许多。不计途中歇息,大约需要四个半到五个时辰。”


    “若是八百里加急的驿站快马,一人一骑,中途换马不换人呢?”


    “那乃是极限之速。”王奎的眉头皱了皱,似乎不明白林尘为何问得如此仔细,“即便是最精锐的信使,也少说需要三个多时辰。且对马力与骑士的体力,都是巨大的考验。若是遇到下雨湿滑等天气,道路泥泞,马失前蹄乃是常有之事。届时,可能要四个时辰,甚至五个时辰,都未必能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