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章 大明之强,可有外敌乎?

作者:哟吼吼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的京城一如往常。


    朱祁钰从温柔乡中苏醒,打了下哈欠,伸了个懒腰。


    动静惊醒了身边的美娇娘。


    毯子遮掩着胴体,却露出雪白的大长腿。


    见夫君起床了,汪招娣打着哈欠,从一旁捞来一件外衣,披在身上后,就打算起床了。


    “不再睡一会儿?”


    朱祁钰关心问道。


    “不用了,妾身服侍夫君更衣。”


    汪招娣笑了一笑,起身拉着朱祁钰走到梳妆台前,开始为夫君整理打扮了起来。


    走出卧房,朱祁钰已经是容光焕发。


    可刚出郕王府,就看到两双眼睛皆泛着血丝的目光看向自己。


    “卧槽!”


    朱祁钰看着卢忠和兴安,两人的脸色充满了疲惫,肩膀都有些挺不直了。


    被郕王殿下的声音吓了一跳,卢忠和兴安都清醒了几分。


    “大清早的,孤还以为有人吊死在王府门前,为了报复孤呢!”


    想来也是昨晚彻夜未眠,朱祁钰也就调侃了一句。


    卢忠上前,从怀中掏出一大叠纸,用双手递给郕王殿下,道:“禀殿下,这是昨夜审讯结果。”


    说完,卢忠还偷偷看了兴安一眼。


    没办法,这些东西,换哪个人看了,都会对内廷宫宦产生怀疑。


    朱祁钰挑了下眉,接过之后,翻看了起来。


    大明从什么时候太监开始接触外廷权力的?答案是宣宗时期。


    也就是朱祁钰那蛐蛐老爹。


    司礼监是明初就有的,但其职权一直被牢牢限制在内廷。


    就算永乐帝完善了内阁制度,就算是建立东缉事厂,权力也还没有外溢。


    内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但当时的奏章仍然主要由皇帝一人批阅。


    到了明宣宗开始令内阁杨士奇等人参与批阅,并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与奏章一起呈送皇帝,最后由皇帝御批。


    票拟制度的出现,无疑极大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虽然使得内阁有了更重的议政权,但这时的决策权仍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但是到了正统,也就是咱们伟大的朱祁镇开始,由于其当时年幼太皇太后张氏又不能直接与内阁面议。


    张氏可不像孙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可是很尊祖宗之法的。


    就只能令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根据旨意进行批红,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司礼监太监开始为皇帝处理政务了。


    掌印和秉笔其实已经有了内相的雏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部便更加重视起了这些内臣。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契机,其实是在外戚的身上。


    皇宫里,除了皇帝,最有权势的,莫过于那群女人。


    而外戚在大明除了俸禄,是不曾有过实权的职位的,想要攫取更大更多的利益,那么就需要和宫里面那自己的亲戚沟通交流。


    怎么做呢?


    那当然是腐化宫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大明的宫廷,就像打水用竹篮,特么的四处漏水!


    外戚所用的方法,成效之后,一些文臣自然是有样学样,所以王振的地位才水涨船高。


    朱祁钰捏着厚厚的纸叠,若是窥宫者髌,那么京师不用保了,大家一起挖膝盖吧。


    从其中抽出几张,朱祁钰拿给兴安,道:“将这些呈与太后,毕竟是她们的外戚,窥宫勾结内臣,让她们自己看着办。”


    随后,朱祁钰就转头看向卢忠,说道:“放出消息,朝中有人勾结内臣,里通外国,置大明于水火之中,锦衣卫正在探查,还有,这些东西可有备份?”


    闻言,卢忠摇了摇头,这种东西,他哪里敢备份。


    “愚蠢!”


    朱祁钰骂了一句,随后再对兴安说道:“给你的那些,交给太后之前,记得备份,还有,马上让人抄录,找几个信得过的人,马上!”


    得令,两人立刻让身边人去将昨晚加班的记录员给找了过来。


    而朱祁钰直接带人回王府,屏退了其他人,在书房中开始奋笔直书了起来。


    宫城,午门内的汉白玉已经清洗干净,丝毫都看不出这里昨日有人断过肠。


    众文官站在午门外,等候着郕王殿下。


    “殿下这就开始犯懒了?”


    王直对着身旁的于谦轻声问道。


    “殿下不是那种人,或许是有事情耽搁了。”


    于谦皱眉,思虑之后回道。


    其他人也是如此想的,毕竟昨天发生的事情,民间没有动静,但是他们都知道。


    许久之后,郕王才出现在屋门前。


    众人只看到这位郕王殿下阴沉着脸,快步踏入午门,然后转身拐入文华殿。


    明眼人都能看出,郕王殿下今天心情十分不好,或许是因为昨日的事情并不顺利?


    这位郕王殿下还是年轻,又怎能斗得过孙太后呢。


    文官武将在朱祁钰之后鱼贯而入。


    文华殿中,少了些熟悉的身影,比如金英。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年轻的太监,当他要扯着嗓子喊:“上!…”


    后面朝字还没拉出来,上首的郕王殿下就起身道:“免了!”


    扯着嗓子,伸长脖子的太监差点被一口气憋着,但极大的毅力忍住了咳嗽声。


    啪!


    朱祁钰从怀中掏出一叠纸,直接拍在桌上。


    “金濂!”


    “臣在!”


    “私窥宫门,勾结内臣,该当何罪?”


    金濂被朱祁钰的言语吓了一跳,连忙下跪道:“臣冤枉!”


    “什么冤枉不冤枉的,孤问你,私窥宫门,勾结内臣,该当何罪?”


    朱祁钰看着金濂想笑,但他有偷偷练习,可以忍得住。


    闻言,金濂才反应了过来,起身有些尴尬道:“窥宫者髌,奸党、交结近侍官员者,斩;其大臣小官巧言减免,暗邀人心者,亦斩;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其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金濂说出了一大堆刑法,这都是太祖留下来,防止官员结党营私用的。


    法就在那里,就看你用与不用。


    但是很多时候,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朱祁钰也杀不得这么多人。


    “好!好!好!”


    朱祁钰一连说出了三个好字,然后拍手说道:“现在,这里有诸君勾结内臣的罪证,各位真是好样的!”


    说完,朱祁钰一拳重重捶在桌面上,道:“大明之强,可有外敌乎?蝇营狗苟,下作!”


    叱骂声让众多大臣心惊胆战。


    “取铜盆来。”


    谁知道,郕王马上一个变脸,让内侍取来铜盆,道:“收起你们那些下作的想法,孤当初饶过武将,自然不会偏颇,但事不过三,这是最后一次。”


    说着,朱祁钰将纸点燃,扔进铜盆之中。


    伴随着铜盆里燃烧的火焰,同时燃烧起来的是大臣心中对于明主的圣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